王法宝
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518000
摘要:为推进交通强省建设,目前城市高速公路已完成了全线改扩建工程建设,将原有四车道高速公路拓宽为八车道,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同时,省内陆续展开了多条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程建设,今后也将有更多高速公路实施改扩建,因此,认真探索高速公路边通行边拓宽施工技术,推进公路拓宽施工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建设,对全面提升高速公路发展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沥青路面拼接施工技术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沥青路面;拼接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改扩建项目逐步增多,目前已出现采取中分带内侧拼宽、路基外侧加宽等多种沥青路面拼宽形式。对沥青路面热拼接而言,其施工质量和工艺方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为达到预期的拼接质量效果,还需进一步对热拼接工艺工法进行深层次分析与探究,以取得最佳的质量控制效果。
1、改扩建方案的选择
在进行改扩建方案的选择时要根据以下两项原则确定:①通过对路网进行规划是否可以解决交通量的发展问题;②现有公路的运输能力是否可以满足经济发展以及交通源的需求。新建与加宽两种方案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区别,在进行改扩建方案的选择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择优选取。
1.1路线规划
虽然公路改扩建采用新建方案时,新建公路与原有公路的路线基本平行,但是仍然需要进行路线规划。由于原有公路的建设时间早,其设计标准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公路的设计要求,因此当采用新建方案时,需要对路线进行适当规划从而达到现行标准的要求。而采取加宽方案进行公路改扩建时则不会存在这种问题。
1.2对现有路网及通行能力的影响
采取新建方案时,对增大路网密度以及提高公路运输能力等方面都大有裨益,当公路发生紧急情况时,由于新旧道路之间互不影响,可以很便捷地进行交通分流以及疏导。但可能导致新建公路与原有公路的辐射区出现互相重复的现象。加宽方案在不增大路网密度的前提下,在提升路网结构以及增强通行能力方面有重要功效,能够避免重复建设。但是公路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对整条公路的通行能力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1.3对远景交通量的适应
新建方案旨在对交通量进行分流,因此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远景交通量的需求,在使用一定年限之后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加宽改造。而加宽方案在满足远景交通量需求方面则功效显著。
2、影响新旧路面拼接处平整度的主要因素
设计阶段:①前期旧路状况调查工作不细致,造成旧路高程失真;②新旧路面结构层设计厚度不一致,路面拼接位置形成凹凸面,难以控制施工质量;③拼接完成后路面形成一条纵缝,影响行车舒适性。施工阶段:①旧路外侧纵向位置清除不彻底,拼接部位的台阶留有夹层;②新旧路面拼接位置处碾压不密实,造成压实度不满设计要求。③使用老旧摊铺机,机身状况较差,摊铺效果不理想。④新旧路面拼接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不严格。
3、交通导行保障措施
3.1桥梁拼宽交通组织
(1)正常通车运营既有桥梁部分和双向四车道,对拼宽新建部分桥梁下部结构及预制上部结构梁板进行施工。(2)既有桥梁部分正常通车运营,A幅铺筑临时桥面铺装。施工过程为:①硬路肩铺设临时钢护栏,切除原桥边板悬臂及护栏;②吊装上部结构梁板(以A幅为主),对新建部分护栏、混凝土、桥面铺装进行施工,临时铺装路面沥青。(3)大车强制分流,横向交通调流,A幅双向四车道通车。施工B幅空心板吊装,新旧桥梁拼宽,完成桥面铺装等整体施工。(4)大车强制分流,横向交通调流,B幅双向四车道通车。
施工A幅新旧桥梁拼接:①拆除老桥部分桥面铺装及新建桥临时铺装;②完成整体桥面铺装施工。(5)进行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全线双向八车道通车。
3.2路面面层拼接
(1)对新旧面层的拼接部分,先清理接缝面,做到无灰尘、无污染,不能有松动抛散的集料,台阶面上不能存有上层留下的夹层和杂物,然后喷洒黏层油,洒布量为0.6kg/m2。(2)新旧面层接缝的黏结料采用SBS改性沥青,新旧面层接缝处理采用冷拼接方式,涂刷量按照0.3~0.5kg/m2进行。(3)采用跨缝碾压方法对拼接缝处进行碾压处理。
3.3试验检测
3.3.1压实度检测
经对ATB-25下面层新旧沥青面层接缝处取芯检测,检测频率为双车道每500m检测1处,测定芯样的毛体积密度与标准密度的比值压实度为98.5%、97.8%、98.2%,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40-2004)中规定沥青下面层压实度不小于实验室标准密度的97%的规定。
3.3.2粘结效果检查
经对ATB-25下面层新旧沥青面层接缝处取芯检测其粘结效果,检查沥青贴缝带新旧沥青面层粘结,通过芯样观测其粘结密贴,效果较好,可有效防止渗水。
3.3.3渗水试验
通过对新建车道下面层ATB-25与旧路沥青面层接缝处进行渗水系数试验检测,共检测5处,检测结果显示:冷、热接缝的实际渗水系数分别为45、50、32、54、48ml/min,平均渗水系数为46ml/min。通过对下面层拼接缝处的AC-20中面层进行渗水系数试验检测,共检测5处,检测结果显示:实际渗水系数分别为10、5、8、6、8ml/min,平均渗水系数为7ml/min。其试验结果满足《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沥青面层渗水系数的标准规定: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为300ml/min,SMA混合料为120ml/min。检测结果显示,在改扩建工程新旧沥青面层冷、热接缝处采用自粘式贴缝带及在下面层接缝顶面铺设自粘式精编聚酯玻纤布,其防水效果较好。根据以上试验检测结果可得,在路面改扩建过程新旧沥青面层接缝施工中采用热拼接技术,通过对其接缝处安装自粘式贴缝带等特殊材料,使其在沥青路面拼接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平整度技术控制
(1)高程控制:靠加宽部分外侧走滑靴或者铝合金导梁,靠中分带一侧走钢线;桥涵结构物处提前测量高程,保够结构物上油面厚度,新旧路沿纵向两端进行调平,调整坡率按1‰控制,调整坡率两侧均采用走钢线方式。(2)多层找平:当桥涵结构物高程偏低,或者旧路沉陷较大段落采用分层调平。(3)摊铺平整度控制。摊铺机应匀速前进,不停顿地连续实施,避免了因摊铺速度的变化会导致摊铺厚度变化。同时实现了运料车和摊铺机无缝对接,避免了停机等料的情况。为了保证厚度不变,调节厚度调节器以及捣固器和熨平板的激振力与振捣梁行程,摊铺机开工前烫平板提前进行预热,且认真检查了烫平板的平直度,使烫平板下表面同属一坡度,确保路面横向平整,摊铺完后采用直尺对新旧路面拼接处的沥青层进行平整度检测。
结束语
随着已建成公路使用年限的增加,公路改扩建工程已成为未来公路建设的主要方向。从新旧沥青路面拼接方面对公路改扩建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旨在为公路改扩建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彦华.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基路面拼宽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9(33):103-105.
[2]王林.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宽工程施工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9.
[3]赵国清.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新旧沥青路面拼接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9(29):60-61.
[4]方元伟.滨莱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稳定性及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9.
[5]郭聪.冷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18(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