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和配置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卷12期   作者:齐高超
[导读] 我国城镇化不断深化,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齐高超
        济宁市园林管理局   山东济宁  272113
        摘要:我国城镇化不断深化,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园林绿化建设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实际园林施工中植物选择和配置的重要性,合理的选择和配置植物不仅仅能够实现风景园林施工的目标,提升城市的整体风貌,同时合理的选择和配置植物也能够帮助风景园林施工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在未来的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如何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环境基础条件,针对性为风景园林施工选择不同的植物,就成为了现阶段风景园林施工设计工作者们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论述了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和配置。
关键词:园林施工;园林植物;选择和配置
1植物选择和配置的重要性
        城镇化不断加快背景下,风景园林工程逐渐成为城市建设重点配套项目,各类公共绿地、绿色廊道、节点绿化等构成了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的重要一环;同时城市绿化在城市生态圈建设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园林植物是构成园林生态的主要因素,因此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的园林的生态功能。不同地域因土壤环境和气候差异而存在较大不同,适合种植的植物也不同。相应的,不同类型的植物对环境的要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规范植物的选择并合理配置,能够保障植物的成活率,有效降低园林工程的建设成本;充分发挥园林的观赏功能,更好地满足当下人们对园林造景越来越高的审美需求,同时优化城市植物群落,发挥绿色生态效益。
2植物选择原则
        2.1多样化原则
        我国园林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设计人员在进行园林植物选择时,为保证园林设计效果,在确保植物存活率和正常生长的基础上,要尽可能选择更多种类的植物来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贯彻植物选择种类多样化原则。此外,在选择多种不同种类植物的基础上,设计人员还要充分了解每种植物的干、枝、叶、型等不同特点以及生长习性、植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等,在以便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做到科学合理地对植物进行搭配,根据植物的不同种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等差异性,在创造出吸人眼球的植物搭配方式的同时,还能保证植物的良好生长,并方便后期园林工作人员对植物的维护和修剪,满足居民观赏需求,呈现出风景园林的美感,最终实现其原有的生态功能。
        2.2综合效益原则
        风景园林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投入资金相对较大,同时园林工程还具有公益性功能,在实际建设施工过程当中要求相关专业技术人士既要充分考虑到美观性,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建设成本,虽然风景园林是一项公益性投资,但是也需要相关人士考虑综合效益,施工之前要做好成本预测工作,尽可能选择一些市场价格相对低廉的园林植物,稀有品种引进应当尽量减少,缩减成本。在对于植物进行选择过程当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避免植物购入过多,同时施工之后还需要加强养护工作,要综合分析财力、物力和人力,统筹考虑工程规模、施工现场情况,充分考虑植物实际状况,提升资金利用效率。
        2.3适应性原则
        与其他工程相比,风景园林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必须考虑到植物的成活率,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到植物的适应性。相对于其他施工设施来说,植物是具有生命性的,对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并且随着植物生长而发生改变。因此,在选择植物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源状况、土壤情况,确保栽种的植物能够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可以健康的成长。也就是说,要想保证风景园林的功能性,就要提升植物的成活率,顺应植物的生长规律,合理的进行规划,科学地进行栽种。举例子来说,对于温度较低的北方区域,也在进行风景园林施工中,要尽可能地选用耐寒植物,由于耐寒植物大部分对土质的要求较低,所以能够在土壤质量偏低,温度寒冷的地方生存。

而对于温度较高的南方地区,则应该选用耐热植物,由于耐热植物需要较高的含水量,所以适合在南方湿热的气候中生长。
3风景园林植物配置形式
        3.1植物配置要考虑季节变化
        之所以将园林植物选择和配置看作是一项难度比较大的工作,是因为人们对园林的观赏价值要求极高,要求园林一年四季的植物都要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这就意味着园林设计人员在进行植物配置工作时,要在一年四季时节变化的基础上,对园林植物进行科学灵活的配置形式,使园林植物能够在一年四季的不断变化中呈现出不同季节的园林风景。春天万物复苏,到处充满生机,技术人员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围绕“生机”一词,突出栽植一些富含“生机”元素的植物,如早樱、玉兰、海棠,使观赏者在进行园林观赏时感受到生机和温暖。夏季温度较高,气候炎热,人心燥热,要围绕“绿色清凉”一词,更适合栽植一些树形高达、宽叶绿叶树种,如法桐、女贞、朴树、国槐、清香木榕树等等;秋季硕果累累,天高气爽,要围绕“丰收”一词,重点栽植一些在视觉上能够给人们带来一些变化的园林植物,如石榴、柿树、胡桃、芒果、橄榄等,同时,春夏所种植植物,此季节已结果,可以为参观者营造出百花齐放和硕果累累的景象。
        3.2根据植物特性配置,突出园林特点
        对园林植被进行配置的过程当中,要切实保障整体性和协调性,要求结合城市建设因素以及当地环境因素进行合理及科学搭配。目前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要求通过对于园林不同分区形式和特点进行利用,例如流水假山充分展现园林的特色。竹林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当中,应当采取多种类型竹子,突出园林的整体性和观赏性,对于单植物群体进行配置过程当中切实保障彼此之间可以实现轻微重叠,在对于树木进行配置选择的过程当中,每一组植物不宜选择过多,避免植物配置过于单一,要让不同植物之间可以实现相互互补。植物布局完毕之后,也需要考虑到各植物之间群体关系,让植物组之间在视觉层面上实现良好衔接,这样才能够让风景园林景观具有统一性和协调性。
        3.3突出地域性特征
        在植物配置过程中,相关单位需要积极践行地域性特征,即根据园林工程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特征等多种因素,对植物品种选择和配置方法进行优化与创新。首先,在进行具体配置之前需要做好环境全面调查。在了解具体的环境参数之后,规范选择植物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对空间布局进行优化设置。同时,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人文特征,保证所构建的园林生态在人文内涵方面更加丰富,彰显城市的特色与魅力。以山东济宁为例,在选择植物与配置的过程中,对济宁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全面调查,加强对国槐、银杏、法桐、红叶石楠、海棠类等乡土树种以及乌桕、黄栌、白皮松等色叶树种等植物资源的选择,根据植物类型、特性和价值进行优化配置,确定种植区域,提高园林工程的整体生态价值,突出美观地位。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风景园林施工在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不断实践,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对于整个园林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愈发彰显。对园林植物合理的选择、配置,不仅能够在根本意义上推动人们对于风景园林的接受程度,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人们赖以生存的城市环境。所以,在未来的城市建设过程中,要结合不同的施工区域特色,植物选择、植物配置特色化、丰富化,打破目前城市绿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植物品种单一、植物配置千篇一律的怪现象,更好的突出时代发展对于风景园林施工更高的要求和人民对于城市园林绿化功能的相应需求,在本质上帮助人们获得更好的观赏体验,同时构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环境。
参考文献
[1]牛敏.基于风景园林施工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探讨[J].科技视界,2019(20):196-197.
[2]李颖.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J].山东工业技术,2019(11):112.
[3]胡雨逸.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233.
[4]陈心德.基于风景园林施工设计工艺探析植物选择和配置方式[J].现代园艺,2018(24):190-191.
[5]薛志勇.风景园林施工设计工艺探析植物选择和配置方式[J].建材与装饰,2018(38):6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