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上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卷12期   作者:王威
[导读]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由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王威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宣城 242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由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以往的建筑行业因资源浪费率较高,产生污染较多一直被人们所“唾弃”,而装配式建筑由于有着污染少,现场施工工期短以及资源利用率高等优势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建筑模式。本文以当前我国对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为基础,结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现状,系統地分析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我国装配式建筑中的作用,点明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构件生产、实际施工过程以及施工后期的运营维护等一系列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研究数据表明,充分利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将之更好地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不但可显著提升设计效率,减少建筑设计过程中的误差,同时,还可起到优化生产流程,提升存储管理水平,协调质量管理与耗能管理等作用,对装配式建筑的生产、设计以及后期维护等工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应用价值
        到目前为止,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应运而生,高效率使得其收到这个社会的青睐装配式建筑就是将预制好的房屋构件成批量地运到建筑工地,然后将所有的零部件装配起来,最终形成建筑。BIM技术加强了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沟通交流,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虽然目前我国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方面的应用还不是非常广泛,但这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趋势。
二、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意义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显著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效率,提升预制构件设计的标准化程度,此外还可以降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误差。
        通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所形成的平台,可以使各设计人员快速、准确地传递各自的设计信息,从而实现设计方案的同时、同步修改。相关的设计人员可将各自的设计方案上传到云端,通过自动纠错等功能,自动筛选出各设计间的矛盾,并可在云端中实现对尺寸、样式等基本信息的整合,从而进一步精细重要参数的设计,减少设计误差。
三、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构建生产过程中的意义
(一)优化生产流程
        众所周知,构件生产过程不但是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还是关系到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尽可能提升构件生产过程中所需信息的准确程度,相关的预制构件生产商可直接在装配式建筑的建筑信息模型中查询所需构件的尺寸信息,更好地制定生产计划,同时在构件生产的过程中,向有关的施工单位提供构件的生产进度。
(二)提高建筑模型的试制效率
        为了尽可能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在完成设计方案后,相关的设计人员应该将装配式建筑的建筑信息模型和构件生产商共享,相应的预制构件生产商可直接通过该模型获取商品的尺寸信息,材料信息以及构建内部的钢筋数目等信息,一切数据和相关参数都可以条形码的形式转换成相应的加工参数,从而实现建筑信息模型中的构件设计信息和构建系统的良好对接,进而提升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意义
(一)提升预制构件库存管理和现场管理的水平
        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这个环节十分容易出错。通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及射频识别技术可在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中嵌入含有相关构件信息的射频识别芯片,这样一来,后续工序的检验人员便可以通过该芯片直接获取预制构件的相关信息,实现电子信息的直接对照,避免了在传统工作环境中人为检验过程中所出现的数据偏差,放置偏差,记录误差等问题,显著提升工作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二)提升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艺较为复杂,施工过程的机械化程度较高,对施工过程的安全措施要求也相对较高。在正式施工之前,相关的施工单位可通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相应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和仿真,模拟预制构件的吊装和相应的施工过程,并对其进行优化。与此同时,还可以模拟一些突发事件,从而进一步完善施工场地的安全管理方案,降低施工隐患,提高施工质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还可以对场地布置及车辆行驶路线等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减少了预制构件的使用,避免了材料的多次搬运,提高了吊装的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增强了施工质量,创造更大的效益。
五、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后续运营维护过程中的意义
(一)提升运维过程中的设备管理水平
        充分利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以及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建立起一个关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生产及运维的管理平台。由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有着很好的资料管理功能及应急管理功能,因此在突发如火灾等重大灾害时,相关的消防工作人员便可以通过该平台中的信息管理功能,确定火灾发生的具体位置,掌握火灾现场所用材料的情况,实现针对性的灭火工作。与此同时,相关的运营维护管理人员在对建筑设备进行维修管理时,可以直接在该系统中调取所需的构件,查看构件的型号、参数等信息,从而更好地提升运维的效率。
(二)提升运维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耗能管理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能够实现装配式建筑全寿命的信息化,相关的运营维护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射频识别芯片得到保存于该芯片中的信息,包括构件的生产产商、构件的安装人员信息以及构件的运输人员信息等。这样一来,一旦在后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都可以快速定位问题的发生阶段,明确责任归属。
        与此同时,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建筑物的运维水平。通过预先放置在构件中的射频识别芯片,建筑信息模型软件可以监测、分析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耗能情况,如此一来,相关的工作人员便可以通过该软件准确定位耗能较高的区域,从而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能够显著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水平,生产质量,施工水平等。除此之外,通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还可以显著提升装配式建筑库存管理水平,协调质量管理和耗能管理间的关系,减少设计误差,对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响应我国节能减排的号召起到了一定的表率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尚未能很好地与装配式建筑结合起来,在实际的建筑生产过程中,仍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不断摸索。
参考文献
[1]宋袭文.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J]住宅与房地产,2017(35):187.
[2]陈佳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3):16.
3方文烨探寻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20):29+33.

基金项目:宣城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质量工程项目(2019jcjys13)。
作者简介:王威(1986.01-),男,安徽蚌埠人,讲师、工程师,单位: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BIM装配式技术应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