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勤美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滨海镇人民政府 山东滨州 256600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技术也需要跟着时代向前发展,因此农业技术需要从传统模式中脱离出来,推进新型模式促进农民的有效增产,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动农业技术的发展,从而实现国民经济中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 技术 新模式
当前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在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同时,既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又能推进农业的持续发展。然而目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农业发展已由受资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使得农民增收问题更为严峻。因此我国应大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变革[1]。从而使得农业科技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民增收。
1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模式运用的主要模式还是多媒体,多媒体集声音、图像以及图形于一体,可以真实、直观以及生动的呈现在人们眼前,通俗易懂的模式使得农民也可以很快理解并运用。同时在农民学习互联网知识的同时,有关部门会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掌握,在学习互联网技术时,可以保证日后可以更快地建立农业技术的数据库,以不断学习的农业新技术推广模式的发展。
2农业技术运用风险
农业技术运用风险是指:在特定的空间条件和时间范围内,生产农业的过程中运用不确定性的农业科学技术,引起农业生产收入的不确定性,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无序性等。在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运用农业高新技术促进农业高产,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必要的手段,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比如具备多抗性功效的新型品种被利用之后,该作物的抗灾害能力得到大大提升;在生产周期内,生长的周期被明显缩短,农产品得到高产。这个过程能够减少很多不确定因素对农作物造成的影响。但是农业技术的广泛运用,其影响未必都是正面的,将会导致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如农业生产投入要素、数量、结构等要素。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诸多技术运用风险。
3农业技术运用的风险类型
3.1投入资产风险
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科技的投入,与资金、劳动力、物质投入之间密切联系。而且农业生产中科技投入的前提是资金与物质。比如农民在学习与掌握新的农业技术的过程中,这个阶段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在农作的时候更换作物品种,需要付出资金,那么所带来的资金和时间的大量投入对农业发展的期望也因此而提升,这就导致了农业风险的增加,而且农业发展还受限于自然环境,如风调雨顺的年景农业得到丰收,那么丰收就能够保证农民的收入;反之农业欠收,那么农民承担的风险与付出的时间、资金也就难以收回,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3.2选择新农业技术需要承担的风险
农业科技人员研究出多样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难以实现在农业发展中的融入,这是我国现有农业技术市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导致了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影响下,农业经济发展很难得到调整。受到特定区域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的影响,农业科技成果与最新的科技消息难以传递到农户的手中,很多农民得到的信息只是一部分,决策信息不全面不完整的情况下,农户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的技术本身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农业科技变成生产要素进入农业生产之后,对农业种植人员的专业要求也相对应提升。如果不具备较高的农业经济技术能力,农业种植者就难以发挥农业科技成果的真正价值和作用,难以提升农业经济产值,使农业种植者要承担更多的风险。
3.3市场风险
农民产业发展过程中以市场走向作为先决条件的,是以预期收益来选择技术项目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新技术运用的收益难以达到预期要求,还受到市场的限制,加上农业生产周期长,农业种植预期收益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变动都处于未知情况下。
如果市场变动不大,农民就能够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反之如果市场价格浮动大,农民也要承担或高收益或高损失的风险。而当某项农业技术被运用之后,该产品的运用人员增加,那么该农业的产量也增加,如果市场需求不变,农民还会承担出农产品难以出手的风险。
4农业技术应用产生的风险应对策略
4.1合理规避风险
农业新技术的运用都需要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这是必然因素,那么能够采取直接避免这种风险出现的方式,就是当出现新技术、新产品时,对于新技术不予使用。这样做有利有弊,好处是存在规避风险的可能性,农业收入在可控范围内;但是坏处在于有可能错过增收的机会,从而产生潜在的损失。从理论上而言农民是可以规避风险的,主要的原因是农户相对独立,有决定是否使用新技术的权利。从实际的角度上出发,农户完全有理由拒绝使用新技术。
4.2转移风险的措施
转移风险就是将可能存在的风险,转移给第三方,让第三者来承担风险。第三者可以是单位,或者是群体、以及个人。现阶段的农户并不具备承担风险的能力与心理素质,转移农业技术运用的风险有很大的必要性。可以通过几个方式来实现,如签订农业技术承包合同转移风险;如发展期货市场转移风险承担者;如农村当地集体承担农业技术运用的风险等。
4.3控制风险造成的损失
既然存在的风险是必然的,而且存在的风险是多方面的,那么就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控制好风险造成的损失。在风险造成的原因中,市场因素、人为因素都是必然的,因此就要注重对自然灾害风险的预防,降低自然风险所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达到对农业风险控制的目的,如做好对自然灾害发生的预防工作;做好农业技术配套服务工作;做好农业技术使用所需资料的配套供给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分散农户运用新技术成果需要承担的风险。从社会方面来说,也需要做好预防措施,做好宣传与防控等工作,相应提升农户的社会经营理念,降低农民在新技术使用中因为技术使用问题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
5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农业信息化管理模式
农民实现增收增产的方式除了依靠农产品自身的质量优势外,建立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平台可以把我们适销对路的产品送达用户手中,转化成真正看得见的效益。其中电子商务模式就可以实现这一目的。电子商务可以大大降低农产品的物流成本以及时间成本,在现代发达的物流业之中,电商可以为更多中小型企业或者农民服务,足不出户的将农产品销到全国各地。
其中农业电商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模式是一种由政府建立投入的,具有公平性和公用性的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平台体系。这个平台具有很强的服务功能,当双方出现矛盾的時候,可以通过这个第三方的服务平台得到公平公正的处理,同时在这个平台上,要明确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第二种模式就是农民或者农业合作社,将农产品在目前已经相对成熟的第三方交易平台上进行销售。这种销售方式要求农民或者农业合作社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技能,同时要懂得管理,有一定的市场开发能力。
第三种模式就是农企合作,这种合作方式仍然是借助目前已基本成熟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在具备一定的科学技术技能的,对农业生产发展具有一定的了解的企业,在互联网上进行农产品的销售。在农业的生产条件,对于农产品的生产类型以及生产数量进行一定的指导,使得农业和市场中有了一个稳妥的后方,实现农产品的产销一体化,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农业科技运用产生的风险,如果一味采取规避风险的方式,属于消极的选择。因此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预防风险的发生,避免新技术使用中造成经济损失情况的发生,才是农业科技发展的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 浅谈农业生物技术在农艺学中的应用[J].王玉.种子科技.2017(03).
[2] 农业生物技术治理工作研究[J].朱玲莉,曲道政,徐美玲.安徽农业科学. 2017(29).
[3] 创新农业科技助力现代农业发展[J].刘艺玮.吉林农业.201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