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韬、董万龙、马晓飞、杜焱恒、刘强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 乐山 614000
【摘要】针对建筑工程管理安全要求高、隐患多、科技含量低、各项管理松散督办难度高等问题,本文根据国家前沿智慧发展以及相关政策规定,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了基于BIM及大数据技术手段并融合各种监测与管理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工地系统,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建设全过程智慧信息管理。
【关键词】智慧工地、大数据分析、物联网、安全管理
前言:
智慧工地是“智慧信息城市”在工程建设领域中的实质性应用。是一种崭新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是对工程建设新的深度思考,是对工程管理方式的极大创新。智慧工地立足于“智慧AI”、底层管理数据和“互联网+”,采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手段,针对所收集的海量信息数据,结合不同的需求,构建出智能信息化的施工现场一体化管理解决方案。
通过引入智能信息化管理技术,能够极大的减少对人工的依赖,使工程管理更加便捷、智慧、高效。
本文将中建三局在乐山市奥林匹克中心项目应用的智慧工地进行梳理、归类,系统阐述智慧工地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创新应用、应用实践。
一、基于标准化流程的信息化管理
目前建设工程领域中传统以纸质书面档案资料为主,常有公司及项目进行电子化管理资料开发,但均受制于政府及主要管理部门对书面资料的要求导致无纸化办公应用无法得到大面积推广。乐山奥体中心项目智慧工地信息化建设以实现各部门业务活动的横向互动、审批处理的协同、资源管理的系统集成和项目管理的及时受控为目标。内容涵盖项目的党建、生产进度、技术、物资、商务、机械、劳务人员等各部门的工作内容。根据各部门业务综合调研结果,将各部门的标准化管理手册线上操作的清单、流程进行集成上传,在管理过程中通过电脑及移动端进行数据输入后可以同步打印为标准格式书面资料,避免了做两次管理资料的弊端,真正做到了科技降低劳动强度、助力施工生产的目的。
公司信息化管理通过收集日常生产管理的多维数据并结合大数据分析系统、远程监控系统、人员管理门禁系统、项目物资称重系统、危险预警系统等作为辅助,共同实现项目管理智能化。
二、基于大数据检测的安全管理。
乐山奥体项目智慧工地安全模块主要功能为通过对项目安全管理进行发现隐患、指定责任人限期整改、督办落实预警反馈机制、大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进行安全管理。
通过系统大数据的自动分析,能够很容易的统计到一段时间内出现的问题分类,根据数据呈现情况,就能很清晰的做相应的管理,并开展针对性的专项安全检查,从源头上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基于劳务实名制管理的智慧型应用
为避免用工风险,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保障工人在现场的施工安全,乐山奥体项目智慧工地在系统中设置人员实名制模块。进场的劳务人员均在三天内完成人员实名制登记,在系统内形成门禁劳务人员数据库,通过每天上下班打卡制度,形成工人的出勤记录,同时项目部联合银行为每位工人办理工资卡,根据人员打卡记录完成工人工资代付,保障了民工个人利益。
公司各项目之间通过智慧工地系统可以实现项目间的人员联动管理,每个劳务工人的年龄文化水平、特殊工种教育、违章行为记录、用工黑名单、安全教育交底等数据均可以实现互联互通,极大降低项目用工风险。
系统通过对劳务人员的属地来源、年龄构成、季节性影响、安全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提供人数数量预测及生产进度预测,为我们规划生产进度、人员调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每天的门禁打卡情况,项目管理人员可以了解到项目各工种的人员数量,现场作业人员与计划施工人数的差距,及时调整施工计划、提前做好人员补充。
四、基于传感器、物联网的智慧系统
乐山市政府、乐山市环保局等监督机构均非常重视施工现场的扬尘治理与施工安全,要求所有的工地安装扬尘噪音检测系统及视频监视系统,并且将数据上传至政府的集成平台。
为了有效控制施工噪音污染和扬尘污染,现场通过在重点区域设置扬尘设备和噪音监测设备,并将数据传送至智慧工地智能分析系统,当现场噪音值与扬尘数据超过标准时,就会自动开启雾炮进行喷雾降尘。
通过在现场施工的起重设备安装了智能传输系统,将每台设备的吊装重量、最大吊装重量、行进速度都传输至智慧工地系统中,管理人员可以实时对吊具的吊装安全实现全程把控。对于超吊现象,将会触发智能系统自动报警。
为保证体育场屋面钢桁架与索结构的安全施工,我们在节点位置的钢梁及索材料上安装了应力传感器,并将实时数据传输至智慧工地,实现了钢结构、索结构安装的全程监测。并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对钢结构与索结构的应力变化进行预测,对于可能出现的过载部位提前采取加固措施。
乐山奥体中心项目智慧工地实现施工管理数字化、网络化,实现了项目无纸化办公,各岗位人员交流更加准确、高效、智慧。通过集成智慧工地的建设将原有传统、单一的物联设备形成智慧物联管理网络,在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覆盖了管理的薄弱环节,实现了全天候、全周期、全覆盖的智慧工地管理目标。
五、应用前景
作为我国国民物质和支柱产业的建筑工程行业,必须转变传统的思维观念,加强施工管理现场安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加强施工管理现场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改进施工管理方式显得更加紧迫。在信息化时代、移动手段工具等现代化技术应用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智慧工地”的推广运用将成为未来建筑工程发展领域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福生. 智慧工地推动精益建造[J]. 施工企业管理, 2017(04):42.
[2]英自昱, 岳磊, 刘满玲. 打造智慧工地,助力智慧城市[J].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4(3):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