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优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卷12期   作者:李望望
[导读]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逐渐涌现出各种现代电器
        李望望
        济南万达城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逐渐涌现出各种现代电器,用电需求不断增加,给供电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假设配电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则造成的损失难以预料。所以,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合理性和节能性显得至关重要。基于此,以下对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优化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优化研究
引言
        在如今国家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下,虽然电力系统也逐步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是不断向前进步的时代,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增长的人类生产生活的需求和各个企业多方位发展的要求,从而将如今科学的合理的势头旺盛的自动化技术融入到供配电系统中来,顺应着时代的发展,可以很大程度的增加整个供配电系统的效率以及它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推动整个电网的智能化的时代的到来。
1供配电系统内容概述
        高层建筑中有多种电气设施,如电气照明设施、排水设施、锅炉设施、厨房设施、送电设施以及消防设施等等,其中电气照明设施如室内照明、安全通道照明等;货运电梯、客梯等设施;排水设施如生活、消防水泵等;锅炉设施如引风、排风等;厨房设施如排气设施、冰箱;送电设施如空调送风、风机管盘等;消防设施如正压、排烟风机等。另外,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存在差异,因此所需功率也存在差异,但一般来说,所需功率很大,此外,高层建筑的消防、应急等用电都应有各自独立的电源,所以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应符合建筑电力系统的总体要求,以确保建筑机电工程整体使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在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中,一般使用功率单方向流动的模式,也就是说从供电端到用户端的流动方式,以利于电能的分配和降压,然后将外部电能转换成用户端可以直接使用的电能。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的电压一般不会>110kV。在供配电系统设计期间,设计人员需要与建筑物的具体需要相结合,然后再对用电量参数范围、系统负荷参数范围等进行科学地明确,对优化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考虑,在符合建筑基础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将系统的可扩展性增强。
2供配电系统设计原则
        2.1安全性
        在具体电气供配电系统设计时,安全性是设计时必然遵循的原则。在具体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对输送电能的实际需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根据需求来制定科学合理的输送方案,设计时将安全性作为设计的重点,这样在电气供配电系统投入使用后才能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电力事故和造成大面积的经济损失。
        2.2节能性原则
        科学、合理选择变压器。首先,所选择的变压器应具有一定的节能类型,如高工作效率和强抗冲击性等;其次,要对现有设备进行充分掌握和了解,之后有效利用现有设备,以协助变压器的运行效率和性能利用率的提升,从而有效提高变压器的管理效率。除此之外,实现变压器功能损耗最小化。应注意利用减少电线长度,以及由小损耗电线为起点的方法来进行设计建筑电气,以避免发生线路重叠交叉现象。
        2.3经济性
        在电气供配电系统设计过程中,经济性也是设计时需要遵循的原则,即要求在保证电气供配电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强调设计的经济性,实现成本的节约,进一步提高电气供配电系统的经济效益,确保整体工程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3供配电系统优化措施
        3.1成本优化
        随着行业的变迁,建筑朝着智能化、电气化发展的趋势越发明显。电气工程占建筑工程的成本也在持续提高。同一业态的建筑体,不同的供配电模式将产生不同的成本造价。首先,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对供配电安全要求不高的项目,应多采用树干式供电,少采用放射式供电。

铜作为传输电流的主要载体,其价格较高,占电气工程成本的比例较大,利用统一的电流回路,可降低设备成本。其次,在满足规范对各类负荷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少采用末端双切配电模式,非当地部门另有规定,尽量采用应急母线充当双电源始点,此双切点越靠近前端,电气工程成本越优化。最后,多留意市场上贵金属交易信息,对电缆电线等材料,采用期货采购方式购买低价金属,规避成本风险。
        3.2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将电气自动化的技术融入到供配电系统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无疑是核心以及关键。而配电工作,发电工作和输电工作在整个供配电系统中是最关键的几个部分,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主要是引入了一个把电网智能化的技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实现把这些重要的部分进行全面的覆盖,从而实现整个供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的发展。而其中十分重要的电网调度实现自动化可以实现一个十分大的跨越,这样一来可以连接国家电网和每个地区的小型电网,从而完成不同等级的电网的调动传输的任务。具体来说,大型电网与小型电网进行连接,从而解决小电网供电量不充足的情况,实现国家电网的资源的合理以及最大化的利用。
        3.3节能优化
        实际过程中,建筑项目电气成本不仅包含工程成本,还应同时考虑项目交付后的运营成本,但运营成本一般不属于开发商成本范畴,以致运营成本往往被忽视。开发商应从设计出发,充分了解产品特性及成本,全面分析各项能耗指标,用发展的眼光选择供配电系统设备。具体办法有以下几种:选择变压器台数及功率时,考虑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对负荷合理分配,选取容量与负荷相适应的变压器,使其运行在高效低耗区;根据项目性质,配备足够的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降低无功损耗;采用设备联动联控措施,缩短电动机轻载或空载的运行时间;使用智能方式控制电气设备,如采用光敏、声控元件控制照具;利用建筑剩余屋面建造外部能源系统,提升绿色能源占比。
        3.4完善并合理地调整供配电系统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融入到供配电系统中,可以通过计算机将各个地区的电能使用的情况进行监测和记录,从而在充分了解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后,及时进行调整和电力的合理分配,有效地改善资源不足和浪费的现象。并且计算机技术及时地对故障和问题的记录和分析,从而使相关的工作人员做到维修计划和方案的及时制定和调整,进而保证整体电网的正常运行。
        3.5严格按照标准配置供配电系统的配电设备
        根据标准的负荷配置系数来选择安装的配电变压器的容量,选择配电变压器容器时不宜过大,需要合理控制供电半径。在具体设计开始之前,需要针对用电范围的大小和地理位置进行详细调查,针对用电负荷进行准确统计,明确用电负荷的类别。制定整体供电方案,并基于不同情况来对分期开发的区域与规模进行合理划分,确保配电设备的规范性,进一步提高配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另外,对于房外建筑,宜采用全绝缘和全封闭配电设备,避免出现故障隐患。
结束语
        电力系统作为整栋建筑中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对于整栋建筑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其安全性和经济性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电力系统的建设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要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做好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的优化工作是前提,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优化方式,提高电气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电力系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张策.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施工技术与管理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4):193-194.
[2]任育.低压供配电系统在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可靠性[J].建材与装饰,2019(33):81-82.
[3]常雅婷.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的设计与保护[J].地产,2019(22):23.
[4]陈小龙.建筑项目电气供配电线路施工探讨[J].电子世界,2018(20):157-158.
[5]党涛.低压电气供配电及设备安全管理[J].河南科技,2018(28):118-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