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卷12期   作者:郭守洪 董延江
[导读] 在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深基坑支护除了与主体结构有关外,
        郭守洪  董延江
        鞍山市铁东区政务服务中心,辽宁 鞍山 ,114001
        鞍山市铁东区城市建设服务中心,辽宁 鞍山 ,114001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深基坑支护除了与主体结构有关外,还与很多自然因素相连。通过优化管理深基坑支护,能避免施工环节带给建筑质量威胁。所以,建筑企业应注意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并且及时改进技术管理系统,促进施工企业针对深基坑支护,加强技术管理工作。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经济发展的加速推动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高层建筑的规模日益扩大,经济基础也刺激了人们对建筑物的需求。在当代社会中,由于我国人口急剧增多,居民的住房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再加上城市化建设的日益复杂,土地资源的利用成为了建筑行业的首要任务。尤其是地下工程和地下室的开发,受到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地下工程决定着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地下室的开发不仅可以节省空间,还可以使土地资源最大化。深基坑支护是地下工程的核心环节,必须要确保其施工质量,避免出现坍塌、侧滑等现象。
1深基坑支护工程技术特点
        深基坑的支护技术在建设过程中,不但能够有效地提升建筑水平,从而保障施工质量,而且也可以给之后的建筑物使用提高安全率,使其更加稳定,最后也可以降低其可能产生隐患的概率。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深基坑支护技术往往具有比较显著的特征。首先,深基坑支护施工很容易会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施工的环境复杂多样,就施工现场岩土体来说,不同地点的土壤的结构等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使用深基坑施工技术的时候,应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地层环境选用合适的支护方法。一旦选择并不十分合理,那么很容易会影响到施工的效果,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施工过程当中产生塌方现象,从而耽搁施工的进度。现场周边的道路、房屋等建筑环境,所处的水文地质环境,都会影响深基坑支护。其次,深基坑支护的施工风险也比较大,其中既包括人员安全风险,亦包括支护施工质量风险。因此在使用的时候,对于这些问题施工人员采取一些防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避免在建设的时候造成人员安全隐患。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分析
        2.1重力式支护施工技术
        重力式支护结构是在重力式挡土墙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良的,重力是支护结构,通过加固基坑侧壁进而形成,有一定厚度的重力式挡墙,这些重力式挡墙可以起到挡土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泥土搅拌桩也是重力式支护结构的一种。重力式施工要点之一便是控制挡墙的实度,挡墙的实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挡墙的最大受力。目前检测墙体适度的常用方法为灌砂法和核子密度仪法。核子密度仪法虽然操作起来相对较为简单,但是一旦操作不当,核子密度仪法对人体的危害性是十分巨大的,因为使用核子密度仪的过程中会有放射之物质的释放,众所周知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是十分巨大的危害巨大。核子密度仪法除了对人身体伤害巨大之外,还往往会有较大的实验误差。
        2.2锚杆支护技术
        锚杆支护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深基坑中岩土的加固,提升工程的稳固程度。锚杆是该技术的核心部分,首先把其中一头嵌入岩土中,然后再用另一头连接支护体系,同时施加相同程度的预应力,锚杆中就会产生一定的受拉力,利用受拉力岩土中的潜能,进一步提升深基坑的整体牢固度。
        2.3灌注桩施工技术
        在灌注混凝土并且形成桩的施工阶段,为了严格控制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需要施工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规范的施工流程,在现场场地展开施工作业。这种灌注桩一般会采取重力式支护模式,也就是凭借自身结构的整体重力压力,来控制深基坑结构足够稳定。

针对栅格类型混凝土灌注桩形成的挡土结构,施工专业技术人员在设计墙截面的过程中,可有效控制搭接不同灌注桩之间的宽度超过0.20m,并且确保水泥掺加量约为13.0%。紧接着,施工专业技术人员还可将混凝土板用作顶板,并且增设适量的细钢筋,以大幅优化整个灌注桩支护的有机融合性。
        2.4土钉墙技术
        土钉支护系统主要由高密度的土钉墙和土体结构共同组成,该系统形成的挡土结构具有复合性和高稳定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土钉结构带来的水平土压力以及其他压力,进而推进建筑深基坑项目开挖环节的整体进程。此外,土钉墙施工技术还能减少墙后土体的变形现象,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2.5混凝土灌注排桩支护技术
        混凝土灌注排桩支护技术可以降低对建筑地基土体的损坏程度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因此该技术比较普及。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灌注排桩支护技术主要采用柱列式间隔布局的钢筋混凝土,相关的施工人员必须要严密处理灌注桩之间的距离,确保合理的疏密度,避免间隔处产生地下水以及土壤渗入,同时还要在混凝土灌注桩之间施加高压注浆,提高施工项目的质量水平。
3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管理措施
        3.1加大对施工进度的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进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少的因素容易导致施工过程的整体存在一定的变化,一方面包括内在的因素,比如施工人员、施工技术等,另一方面也包括一些外在的因素,有天气状况工程材料问题、安全隐患等,这些问题对工程的进度控制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方便对施工进度进行管理,可以在进行施工之前对工程进度情况,在软件上进行模拟,根据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对存在的变化进行安全隐患检测,分析外界因素对整个工程造成的影响,有效的最突发的状况做好控制,避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进度与预期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3.2制定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管理是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深基坑支护施工前要仔细审查设计图纸,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全面的施工方案,严格依照方案管理施工时所用的材料和整体结构设计,并由专业人员负责以确保施工进度。深基坑的施工必须要有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在项目实施前,建设工程单位要深入调查当地的建筑材料市场,并及时与施工人员沟通,确保调查资料的准确性。此外,施工人员还需要收集施工材料的市场价格、质量等相关资料,结合施工计划选择最佳的采购方案。
        3.3改善施工环境
        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一方面会产生严重的噪声,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施工人员应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噪声污染,针对居民的作息时间对施工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减少噪声污染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另一方面会造成地下水渗漏,相关技术人员要详细分析施工地段中地下水的水位和储存形式,提前定制预防措施,比如构建排水系统、止水带系统和地下连续墙等,此外管理人员还要提前做好地下水渗透的应急管理措施,确保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应对。
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为了控制施工整体质量,应充分关注支护施工管理工作。这便需要从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出发,选用适合的深基坑支护专业技术,并优化设计建设方案,科学地设置施工参数等,以安全、顺利地完成整个深基坑施工,从而促进基础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涂伟.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13):103-104.
[2]付祖军.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16):44.
[3]贾昊凯.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探讨[J].南方农机,2018,49(07):224.
[4]梁书国,孟庆喜.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14):20-21.
[5]李鑫.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0):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