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阶段工程内部审计与BIM技术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卷12期   作者: 1门洁 2王家栋
[导读] 施工企业通常采用内部审计的手段进行自我监督和检查,从而加强施工阶段对内部成本的控制
        1门洁  2王家栋  
        1致同(北京)工程造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齐鲁分公司   山东省淄博市255400
2山东齐鲁工程审计监理有限公司  山东省淄博市255400
        摘要:施工企业通常采用内部审计的手段进行自我监督和检查,从而加强施工阶段对内部成本的控制。工程内部审计提高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利润,而BIM技术的出现又大大提高了企业内部工程审计的效率以及准确度,给企业内部工程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便利,提高了工程内部审计的效率。
关键词:BIM;施工阶段;工程内部审计
引言
        建筑企业要想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下去,就要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和财务风险管理的作用,重视风险的识别、评定及分析工作,以提升企业在建筑市场中的竞争力[1]。
1工程施工阶段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基于建设工程本身的庞大性,施工过程的复杂性等特点,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经常由于漏项、信息传递滞后等问题造成合同纠纷。施工阶段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造成工程变更和签证,传统的工程项目审计资料管理的方式难以很好地满足建筑工程全面审计的要求,也难以实现信息实时存储的需求,这都给工程量的核算、进度款的支付带来困难,变更带来的返工以及不必要的签证都会造成成本的增加。由于各专业参与方的审计信息难以有效地协同并实现信息共享,致使建筑工程审计信息的传递碎片化,加之有的审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水平偏差较大,有的审计管理人员本身专业背景偏财务,受自身专业的性质的局限,工程经验和审计专业软件应用实操理论技能掌握程度等方面的不足,均使得审计人员对施工技术工艺、材料市场价格等对工程成本造成影响的因素很难作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此外,工程造价相关信息的匮乏和滞后,导致本就是在工程领域处于弱势地位的审计从业人员难以及时发现审计问题。
        2BIM技术在施工内部审计的应用
        2.1BIM技术在施工实施阶段有利于实现管理目标
        施工单位通过内部审计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审核,审查的重点任务是审核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由于这三要素相互关联不可独立分割,质量一旦出现问题,就必然会使得工程建设的进度受影响,进而增加建设工程的成本。如果过度地追求工程进度则容易牺牲工程质量,导致额外的工程建设成本大幅增加。为了有效降低建设工程的成本、提高工程利润,又可能导致工程质量无法满足验收条件,甚至造成工程质量事故,进而影响工程整体进度。因此,应该全面的辩证地考虑如何平衡质量、进度、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找寻这三者之间的平衡是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的重点,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执行,是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目标顺利实现的基础。因此,施工内部审计的重点应围绕质量、进度、成本这三方面。依托BIM模型的模拟推演,追踪检查三大管理目标的实现情况,通过进度模拟可以及时与现场实际实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便于施工方案的及时调整,也给跟踪审计带来便利。当出现偏差时能提出整改意见,减少返工,同时有助于提高各专业间协同合作的效率[2]。
        2.2.BIM技术有利于工程进度款的审计
        在每次进行进度款支付时,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量清单与进度款清单,都要经建设单位、监理以及审计人员审核,看是否与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清单吻合。审核通过后,建设单位才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在这一过程中,施工方、建设方、审计人员均进行工程量统计核算,彼此计算产生的数据出入又需要查找原因,审计效率较低。

而通过BIM模型,可以对各构件的价格、规格、数量等追根溯源,任何一构件部位的这些信息发生变化,都可以及时的反应出来,明细表中的数据也可以相应更新。通过三维模型可以将施工进度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审计人员可以及时掌握造价信息的变动如有设计变更也可以及时调整造价。只需要从模型中任意选中工程部位即可获取计划成本、预算成本等对比信息,分析出计划费用和实际费用的偏差,也可以得出进度偏差,为审计建议提供可靠依据,便于及时纠偏。此外,通过BIM可以框图出量、出价,可以较快地形成进度造价信息,进而可以对材料采购、成本控制、工期控制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BIM技术不仅提高了工程审计的效率,也加快了工程进度结算审核的速度。工程审计工作中,可以先借助BIM模型核对工程量,然后通过计价软件关联定额,直接导出进度款。在跟踪审计过程中,有工程信息发生变化,只需要修改BIM模型数据信息,与模型构件部位关联的设计变更、材料管理、现场签证、进度款支付等信息均可以得到及时更新,结算时审计人员只需要从竣工结算的BIM模型数据库中调取信息,即可进行检查、对量等工作,无须再重新算量。利用BIM技术可以高效的应对不同阶段多专业的业主报量,总承包单位除了向业主报量,还可以利用BIM技术针对机电分包、钢构分包等分包单位每月的报量进行核算,便于控制项目成本。基于BIM技术进行进度款审计,时间上及时,数额上准确,有效避免了超付现象,一定程度上使得施工进度得到了保障。结算审计时,BIM技术可以提高决算的准确度,形成的电子资料方便保存和共享,工作效率高,并且使得审计工作透明化。
        2.3BIM技术在审查验收阶段可提供数据支持
        BIM三维模型是一个强大的数据库,是目前施工过程完整记录的最佳手段,不仅可以存储项目的所有构建信息,避免了甲乙双方在记录工程信息时的错误,还可存储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所有文件性资料,有助于提高审核工程量的工作效率,大大缩短了结算完成的时间。同时减少了预算超支现象,审计的准确率也得到了提高。BIM计价软件可以通过对费率、取费标准的设定,关联适时市场价格,减少由于价格变化带来的造价误差,借助BIM5D模型还可以实时掌握项目任意时刻的造价。审计人员通过BIM技术还可以清楚地了解项目的后期运营维护情况,便于统计运营维护成本,分析运营维护的重点,并且可以通过追踪来验证项目的预期目标是否实现,若没有较好地实现既定目标,则应积极采取应对之策以减少损失,并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类似的项目起借鉴作用,从而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可见,通过BIM技术对项目数据信息的完整建立,有利于提高合同履行质量,有助于促进工程管理,对解决施工阶段的工程审计问题有重要意义
.2.4提高审计人员和财务人员的职能素质
        对建筑企业来说,做好内部审计和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审计人员和财务人员发挥着关键作用。首先,企业要重视审计人员和财务人员的招聘环节,严格把关,录用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高的人员进入企业。其次,针对审计和财务工作的复杂、多样性,定期做好审计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业务水平,具备丰富的审计、财会知识,并娴熟协调企业各个部门,这样才能及时、全面了解企业项目的具体情况,有效识别和评定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保证企业可以顺利运营。最后,审计人员和财务人员自身也要具备高尚的职业素养,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违背职业道德,要不断学习最新的法律法规、审计、财会管理知识,严格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流程、程序进行审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防止舞弊现象出现[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谋求发展,存活下来,就需积极迎接挑战,重视BIM技术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各项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其效用发挥至最佳,促使建筑企业更具生命力的同时,为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洁.施工阶段工程内部审计与BIM技术应用探究[J].贺州学院学报,2020,36(02):141-145.
[2]孙少楠,袁雪珂.BIM技术在全过程审计中的应用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9,17(02):86-91.
[3]黄海莹.BIM技术在内部审计检维修费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工程经济,2018,28(09):40-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