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在慢性病管理工作中的实践情况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卷12期   作者:屈顺智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相应慢性疾病患病率也随之增加
        屈顺智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上岺桥镇卫生院   425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相应慢性疾病患病率也随之增加,通过疾病谱迅速变化我们可以发现,以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疾病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给患者、家属及社会带来严重负担。因此,对于慢性疾病的防控,特别是对于乡镇卫生院、社区等的慢性疾病防控应该作为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分析乡镇卫生院在慢性病管理工作中的实践情况。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慢性疾病;防控管理;策略
引言
        近年来,因慢性疾病而导致的死亡人数一直居高不下,给社会带来巨大负担,所以应积极做好慢性疾病的防控工作,降低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对此,乡镇卫生院对于慢性疾病的防控工作更应该积极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清晰明确慢性疾病防控的主体,做好针对性措施,从而为后续的乡镇卫生院健康管理、防控奠定一定的基础,保障人们的健康生活。
1、概述
        坚持预防第一,科学预防疾病。建立健全监测体系是慢性病防治的前提和保障,需要不断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的监测,了解慢性病的当前形势和发展趋势。一是加强高危人群的监测。全面实施35岁人群血压初诊断,在区单位、公园、社区、卫生医院设立"健康自检站",卫生、教育、工会等部门共同努力,进一步规范老年人、学生、职业群体的年度健康检查,及时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第二,要加强对重点疾病的监测。促进有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定期进行监督,包括死亡原因监测、农作物随从登记、心血管疾病监测、慢性病和危险因素监测等。多手段干预,规范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在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过程中,以提高慢性病的标准管理水平为基础,通过促进家庭医生契约的独创性和健康的自我管理,对慢性病患者的健康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干预。一是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合同服务。建立由县(区)、镇(街道)、镇(社区)三级医疗机构集体编制的签约支持小组,重点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重点群体开展签约服务,通过组织卫生捐赠人阅读、通对随到随到、药物指导等方式,多渠道开展个人卫生服务,促进居民健康行为的发展。二是促进慢性病患者的自驾。充分发挥非医务人员在健康促进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成立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组织慢性病患者,共同探索防治慢性病的方法和措施。第三,聘请健康指导员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培训,通过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分类指导,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个人健康干预措施。优化诊断康复服务,提高慢性病防治水平。
2、乡镇卫生院在慢性疾病防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慢性疾病患病率逐渐升高,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慢性疾病防控。但目前,对于慢性病防控工作仍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乡镇卫生院、社区等对于慢性疾病防控问题更突出,对于人们健康有较大影响。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乡镇卫生院对于慢性疾病防控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城市对于慢性疾病的防控工作已经有效开展,但乡镇卫生院、社区等对于慢性疾病防控还存在一定不足,对于慢性疾病防控重视程度还有所欠缺,没有完全认识到慢性疾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此,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应该重视,特别是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慢性疾病防控的自主性和关注度。慢性疾病防控策略还存在一定缺陷:由于目前乡镇卫生院、社区等对于慢性疾病防控的策略主要是对示范点建设和卫生日专题进行宣传,但这种方式覆盖范围较小,且大多均为退休老年人,没有进行大面积推广,缺乏对大众媒体以及社会宣传效果。对慢性疾病防控的支持性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对于慢性疾病防控,不仅在于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的努力,还与教育、体育、环保等部门的联合作用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如要改变人们不健康生活方式以及造成人们不健康生活方式的环境因素,仅仅只靠乡镇卫生院等部门是无法彻底实现的。因此,对于慢性疾病防控工作,制定有效政策,树立示范标杆有不容忽视作用。


3、乡镇卫生院在慢性病管理工作中的实践情况分析
        3.1慢性病预防管理措施
        在基层的乡镇卫生院中设置专门的慢性病监管部门,对当地人民的慢性病史展开全面的了解,且做好充分的信息记录,更好的了解乡镇人民的慢性病状况,针对患者目前的身体状况,对其进行相应的慢性病预防管理措施。
        3.2高血压、糖尿病、肺疾病患者的具体护理措施。
        (1)对高血压较轻者,采用健康知识讲座,运用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观察三个月;对二级高血压患者运用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五类高血压基础用药规范运;对三级高血压及并发症患者转上级医院治疗。(2)对糖尿病患者教授其学会糖尿病尿糖的定性实验,家庭常用试纸法。进行饮食治疗(安规定热量进食,定时进食,避免偏食,过食与绝食,采取清淡饮食,使菜谱多样化,多种蔬菜。)+适当运动+健康生活方式+注意皮肤清洁(足部,口腔。阴部的清洁,预防感染,有炎症,痈和创伤时要及时治疗。);对于症状严重者转上级医院治疗。(3)对肺疾病患者采用调节饮食(饮食以清淡为宜,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适当运动+家庭雾化吸入+健康生活习惯(严禁吸烟和饮酒,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经常把被褥放在强烈的太阳光下曝晒。)+卫生消毒(做好家庭消毒、隔离。让患者独居一室,并且要每天消毒,实行分餐制,尽量不去公共场所。);如果患者出现严重咳血等突发情况,要冷静应对,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3.3创建患者健康档案
        要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档案创建,而且要提升对健康档案的重视程度,提升自身的医护责任感,根据区域范围内的所有慢性病患者进行详细的走访,要与乡镇人民做好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工作,进而更加充分的了解每一位慢性病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对每一位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档案创建,在创建之时就要确保健康档案的真实性,以便在日后更顺利的进行信息查询。
        3.4进行组织管理
        乡镇卫生院在慢性病患者的管理上,是由乡镇卫生院的慢性病负责小组进行统一全面的指挥。负责小组对管理较好的区域要进行适当的奖励机制,进而更好的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程度,更好的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并且要对慢性病负责小组的成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提升成员专业知识含量。
        3.5加强患者心理管理
        在针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重点调节和患者的情绪和心理。护理人员需要跟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充分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乡镇卫生院还可以将卫生服务中心内的墙报、粘贴的图片和发放的疾病护理手册进行充分的利用,邀请经过治疗已经身体恢复健康,病情得到缓解的患者来到社区,进行现身演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患病的人群要积极的配合治疗,安抚他们的情绪,增添他们抗争病魔的信心。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慢性病的增加,导致不少居民因此伤残、死亡,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对慢性病的关注不够,特别是在社区保健中心、社区等,加剧了这种情况。因此,在社区保健中心、社区保健中心等一级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应加速努力,减少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率,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宁.基于全科医生签约模式的社区慢性病防治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8):154-155.
[2]臧德强,王智勇.大连市普兰店区慢性病管理现状与建议[J].预防医学论坛,2019,25(02):161-162.
[3]张敏芬,汪静.基层医院慢性病管理对老年患者的重要性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02):216-217.
[4]郑日诚.新医改以来我国乡镇卫生院财政投入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8.
[5]敖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管理成本测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