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4期   作者:李成
[导读] 工业革命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环境污染

        李成
        431022197312260***
        摘要:工业革命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环境污染,不断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政府针对这一现象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效果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环境工程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工作,但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本文分析了环境工程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环境工程;管理现状;完善对策

        环境工程管理是涉及环境工程项目规划、分析、运行等各个流程的科学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可以分析组织结构、时间、资金和人力等方面,通过环境工程管理的实施,能够为环境设计、测试和评价工作开展提供多层面依据,确保整体环境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通过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消除人类社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环境工程管理现状
1.1 主要环境因素检测不足
        由于我国尚未完全建立主要环境因素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是不完善的,该系统还存在较大的缺陷,导致使环境因素遇到困难,在项目实施的目标和指标由于够“硬度”资本运作的义务,责任,监管和其他相关过程没有有效的协调,无法实现相应的操作[1]。例如,目前在中国备受关注的雾霾现象,其PM2.5值远远高于标准值,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虽然在天气预警中增加了雾霾的含量,但由于我国环境监测技术水平较低,监测系统存在较大滞后,导致无法及时获得有效信息,判断出现错误。
1.2 环境工程管理人才匮乏
        虽然中国的环境保护意识总体上有所提高,但大多数人对环境工程还没有深入的了解。虽然一些地区实施了环境治理项目,但效果并不显著。其主要原因是环境工程管理人才的缺乏。专业人员对环境工程没有正确的认识,公众对环境工程的了解也比较少,导致环境工程无法有效的开展。
1.3 信息化水平低
        在这个信息时代,无论何种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先进的信息技术。在环境管理工程中,信息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大多数环境管理部门仍在使用传统的管理技术,导致工作质量和效率大大降低。
2、环境工程精细管理研究的必要性
        环境工程是社会建设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更好地管理这个项目并不容易,需要涉及到很多因素,比如经济、文化和环境等,需要做出很多权衡。从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环境工程的治理与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环境得到优化,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如果环境得到改善,内部就会有更好的发展。而现在最迫切需要实施的就是环境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用到很多技术,因为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更加健康的发展[2]。
3、环境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3.1 对规划环境进行合理规划
        从用水的角度看:影响水质的企业必须达到排放标准;农业水污染问题应得到相应的治理;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和充分利用。

从大气环境的角度:根据大气污染指数进行合理的产业调整,使大气污染源达标;秸秆焚烧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集中供暖,推广使用新能源,减少污染排放。从绿化的角度:加强绿化意义的宣传,各区定期开展绿化活动,培养社会绿化意识,为共同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而努力。
3.2 改进环境处理技术
        在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开展中,提升先进技术的应用水平,强化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依托网络自动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以此能够更好的提升工程管理质量。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能够将环境管理中采集的数据更为直观的分布出来,通过数据分析对比,更为准确的把握环境保护工作开展规律,从而有效提升环境工程管理的技术水平。
3.3 环境工程管理的实施
        制定合理的项目管理计划是环境项目步入正轨的关键。其具体策略包括如下几个层面:首先是在决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要能够提升环境保护部门的参与水平,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将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根基。其次是要提升环保工作在经济结构调整等层面的重要程度,将党政机关、人大代表和环保部门等都融入到管理体系中来,从而构建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保工作体系。再次是在环保工作体系中,要能够构建多渠道投资机制,强化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落实,完善现有排污收费制度,从而更好的提升环境工程管理的资金支撑。对于社会公众层面而言,应当构建完善的公众举报环境,提升公众群体和媒体的监督作用,从而更好的创设环境工程管理环境。
3.4 完善环境工程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为确保环境工程质量得以有效保障,必须构建起完善的环境工程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开展中,结合环保工作开展的具体要求,制定更加健全、规范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相关制度能够真正得以落实。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应当引导相关工作人员强化对环保工作的认识,在法律法规体系范围内制定对应的环境工程措施,从而确保各项工作开展都能够因地制宜,在法律体系范围内得以推行。对于具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个层面还应当强化对问题的认识,并做好对应的记录,以此才能够为决策活动开展提供依据,使环境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决定。
3.5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大环境项目投资力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了加强。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少看到有人能保护环境从自己。为了更好地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国际组织设立了“世界环境日”,以节日的形式向公众展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不可能一蹴而就。长期以来,环境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引导人们参与环境治理项目。其次,环境工程也需要大量的投资,否则就只是说说而已。因此,为实施环境工程建设,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使其更好地造福人类。
4、结束语
        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支撑。环境工程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总之,通过对当前环境工程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具体分析,主要受到管理、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制约,阻碍了其发展速度和工程质量。因此,环境工程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各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改变环境工程的现状,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玉明.环境工程及其管理工作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26+29.
[2]孙成臻.环境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探究[J].科技风,2019(16):140.
[3]辛玥.环境工程管理现状与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8(03):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