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问题及管理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4期   作者: 程璐
[导读] 现如今,我国对于水利工程方面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程璐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河北分局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对于水利工程方面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同样,对该项民生工程做出了巨大的投入。在水利工程的质量方面,目前也已经得到了重视,已经颁发多种相关的条款规定,从而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效率与质量进行管控。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问题;管理创新;研究
         1导言
         水利工程关乎国计民生,其施工建设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往往居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故而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就更高,这也意味着只有做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才能有效促进水利工程整体建设质量的提升。认真审视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之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完善管理体系着手,并革新施工技术,改进施工方式,推行科学性技术指导,以确保水利工程得以高效、安全、优质的安全。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
         施工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科综合性。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涉及多门学科,包括法律、地质及气象等,对管理人员各方面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较高,要求管理人员在完成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进行综合性学科学习,以便更好展开工程管理,保证工程管理质量。二是不确定性。水利工程施工易受到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不确定性较为突出。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指施工现场的地质结构、水文气象等,人为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稳定程度以及人员专业素养等。
         3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管理意识有待增强
         管理部门实施工程管理时,需要在做好生产效益、材料采购以及工程造价等管理的同时,提高对工程管理水平及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树立良好的管理意识,不断完善管理细节,增强管理实力,进而达到预期工程建设目标。但目前一些施工单位需强化管理意识,施工不规范、施工管理条例执行质量不达标及施工工艺使用水平有限等问题,均需要改进。
         3.2管理人员的素养有待提升
         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和专业技能是决定工程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不达标,便会对施工管理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现阶段,虽然施工单位极为注重人员素养与实力培养,但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仍然存在一定上升空间,需要不断提升。
         3.3现场管理有待强化
         现场管理是工程施工安全性与质量的重要保证,但具体的现场管理工作却存在着形式化、管理保障机制不完善以及管理不全面等问题,现场管理的作用发挥有限,材料乱堆乱放、工艺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4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4.1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容易出现技术条件变化,签署合同应当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在合同期限内,根据合同签订条件,针对现场作业条件,根据施工方案、合同要求管理水平,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完善,交给监理机构审批监理。监理机构需要对合同和项目组织履行的合理性进行考核,保证总体施工计划合理完成,总进度计划合理。对施工条件超过合同约定要求的,要提醒施工单位遵守合同要求。实施阶段,若受到不良地质条件影响,需要合同进行大幅变更,容易造成进度失控局面。承建单位要按照合同文件,实事求是调整组织设计,由双方进行协商,明确双方业务,保证变更组织设计得到专业审核。


         4.2引进先进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技术的先进性直接决定工程质量以及稳定性,工程应用的技术手段应当保持专业性和先进性。施工企业需要积极尝试地基处理技术、导流技术以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首先在地基处理技术中,应当保持高度警惕性和风险意识,作为工程基础环节,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受到地基技术的影响,保证地基处理技术先进性和科学性,才能保证工程拥有一个稳定的地基基础。地基施工技术应当严格考核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根据施工现场环境,选择地基处理技术,提高工程地基防渗透性能。其次是导流技术,导流技术也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技术,通过导流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工程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让施工质量不断提高,并降低作业成本。选择合理的导流技术是保证工程围堤稳定性的关键,达到理想的疏导河流的作用,对环境起到优化的作用。导流过程中还需综合各项方案,执行最优的施工计划,有效缩短施工成本,统筹资源和人力,避开汛期再施工,实现综合调节作业,保证施工整体质量。最后是混凝土技术,混凝土技术主要在围筑堤坝作业中应用,需要选择高品质施工材料,并利用机械设备碾压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防渗性能以及牢固性,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
         4.3建立监管制度
         监管制度应用的关键在于责任机制,为了保证全员责任意识得到提高,需要根据各个班组、部门的工作职能,分配对应的责任,细化责任,将技术责任落实到各个员工身上,督促员工自我管理,能够严于律己,互相约束监督。一旦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能够按照责任规范,确认负责人,对责任人进行惩处,避免员工之间互相推诿,不利于工程管理的规范性。根据责任机制和施工方案,需要提前建立应急处理方案,预想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任何风险事件,形成应急处理预案,并根据预案对员工进行培训,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员工可以立即响应,自发实施应急方案,保护员工自身生命安全,最大程度上减少工程经济损失。
         4.4建立技术管理体系
         水利工程要利用合同文件,保证利益相关方的权利和利益,要求合同双方遵守文件规定。签订合同前,需要全面具体地分析条款和问题,检查合同项目,在施工前,确认计划,根据现场条件和工程特点,制定规范的技术规范,给工程监督提供文件指导。同时设定质检员工,针对员工技术应用情况,展开全面质量监控。施工企业应当招聘高级技术人才,一方面负责对工程进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负责监督员工技术应用情况,及时纠正员工的错误,保证技术的高质量应用。在施工现场应当执行定期抽查和随机检查制度,有监督人员每周检查施工质量和技术质量情况,并随机对技术应用情况进行检查。
         4.6安全管理
         在水利工程中安全管理主要涉及预防安全问题、安全技术评价、安全验收。水利工程中爆破作业作为安全管理的主要方面,炸药需要保存在远离工程的仓库中。开挖施工时,要定期检查支护体系,使用安全技术,穿戴安全防护设施,进行作业。在恶劣地段中作业,需要在地质预报后,详细分析地质结构,再进行安全检查,保证施工安全进行。混凝土安全技术管理要求,下层作业和上层坠物保持安全距离,在边缘区域堆放支架和模块时,堆放高度不允许超过1m。吊运、浇筑设备,需要和浇筑埋件和钢筋之间保证安全距离。对于超过2台台吊设备同时作业,必须在下层区作业时,需要设置安全哨岗,听从安全岗位人员的指挥,保证现场有序施工。
         5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是关系我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工程,在经年累月的建设发展过程之中,已然取得了十分耀眼的成就。不过,以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而言,尚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对于水利工程质量控制而言,施工技术管理无疑是关键性问题,故而需要依照实际情况,逐步完善管理制度,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综合化管理,推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磊.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236+239.
         [2]李翔.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2):8-9.
         [3]郑帮贤.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202.
         [4]皮成尉.探究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低碳世界,2018(09):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