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垚
第十师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新疆北屯,836099
摘要:因我国对于粮食的大量需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应以农业增产作为发展的主要目的,并通过多种工程的共同调节及改善,达到促进生态系统循环和抵御天灾的结果。在我国的长期农业发展中,导致农作物生产力低下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为了顺应我国农业市场,满足降低农作物生产成本的要求,增强小型农田的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已经成为确保我国农业全面进步的重要步骤。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对策
引言: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农田种植一直被视为我国发展的基础产业,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被公认为农业种植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缓慢,农田生产力低下,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为了提高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工作效率,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提出养护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概述
小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排水和灌溉,以及耕地改良、农牧水供应和小河道整治等。灌溉是指用人工设备把水输送到农田,并在农田中补充缺少的水分。灌溉技术不仅可以减少霜冻对作物造成的危害,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壤的酸碱度,从根本上改变土壤的吸收性,使之满足多种作物生长的需要。随着全球节水工程的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应根据作物需水进行有限降水,保证灌溉率,提高渠系有效利用系数。排水沟的主要用途是排掉农田中的多余水分,改善当地土壤的水分覆盖,还可以改善作物的损失。依据排水性质,可分为防渍、防涝和控制地下水三类,并针对具体地区设置暗管排水和竖井排水措施。对排水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实现的基础操作,在此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排水系统通畅,同时也要求管理者有控制地下水的能力。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进行排水处理,可促使作物在当季内的水分达到最佳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农田生产力。
2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疏于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失修老化
此外,由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把科技兴国作为国家发展的中心思想,致使相关部门无法有效地介入到这一领域,从而导致相关政府权力集中的部门无法对此进行有效的干预。根据调查,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大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本设施都是在建设中,因此,社会上大部分工程设施大多年久失修,无法继续使用,造成大量农田的生产效益水平不断下降。目前我国小型水利设施的完好率还不到50%,且现有的已有工程不能满足设计灌溉面积,从而造成了部分田地积水不能排除的抗旱能力低下现象。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为适应气候变化,应对其进行长期的维修养护,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维修养护机构,导致工程无人管理,工程效益下降,造成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2.2农业技术薄弱,保障机制的落后
由于我国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成熟,导致当代大多数农村仍采用落后的传统灌溉技术,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也由于我国农业制度中相应的喷灌等节水技术的缺乏,使得我国提高抗灾减灾能力的能力不能取得成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村税费制度进行改革,以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从而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但无论何时,受益都是一把双刃剑,取消农业税,虽然可以降低耕地占用费,但由于资金短缺,也从根本上限制了我国水利工程的养护和管理。
2.3质量不过关,出现“豆腐渣”工程
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由于施工队伍的综合知识水平不高,造成了相关监管部门制度不完善的现象。笔者认为,施工单位不完善的管理体制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各种影响。首先,服务年限将低于项目的设计使用时间。
2.4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维修管理机制不统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完善。
现实施工管理中的责任主体无法与水利工程用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导致管理部门无法及时了解小型水利工程在使用中所起的作用,水利工程用户与水利工程用户之间无法同时了解水利工程用户的实际情况,从而使维修人员缺乏积极性,直接造成了一种局面,即政府管不了,农民管不了,直接形成了小型水利工程建、管、用三者脱位的局面。
2.5 资金投入缺乏,社企参与度低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资金严重短缺;靠政府补助资金还远远不够,还存在着融资渠道不足的问题。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大大减少了地方政府建设和管理农村税费改革的经费。但由于建设资金不足、运营成本投入不足、许多先进设备设施配置不到位、科技引进等问题,使得运营管理工作进展缓慢。此外,缺乏新型农田水利保障机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效益的宣传渠道堵塞,难以有效地吸引社会、企业、甚至公众的广泛参与,且建设管理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长期运行与发展
2.6团队技能有限,服务水平不足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多依靠基层的乡镇水利站及水管站同时担负着技术推广与管理服务的职能。由于基层水站人员较少,具备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专业知识的人员也较少,不能满足复杂管理的实际需要。由于操作和维修技术服务能力的不足,导致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相应的对策措施
3.1建立科学的监督体系,重点加强水利建设结构设计
对我国许多农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所造成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应从制度上予以纠正,在新制度中应明确投资管理主体为中心,并明确投资管理企业的主要责任和后期维护职责。如果要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的维修管理力度,就必须在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设施的同时,调动广大人民群众保护水利工程设施的积极性,注重水利工程建设的结构设计,并采用配套元件,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其有效运行。
3.2促进现代农田技术
目前我国农田灌溉水源不足,造成了以地下水为水源的作物丰产的不良现象,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未来社会的环境发展,因此,应大力推广农田灌溉新技术,采用微灌、滴灌等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小流域的效益,最大限度地加强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
3.3扩大资金投入渠道
如果要切实解决当前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就必须解决建设过程中所需的资金问题,我国各级政府还应不断加大对农田建设的资金投入,统筹各种专项资金用于农田建设,从而提高小型水利工程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的及时补充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要,这时就需要形成多种渠道并形成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方式。因此,必须明确项目前期设计与规划的资金分配比例,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合理分配使用资金,避免因项目前期投资过多而造成后期资金不足的现象。与此同时,要集中资金投入,形成完整的工程配套体系。将水利工程按性质、效益进行明确划分,对于纯公益性质的水利工程,政府应提供应有的维修管理资金;对于经济效益较好的水利工程,政府可引入市场投资,即采用第三方投资的形式进行维修管理,这样既能使经济与公益并存,又能使维修管理与社会投资相结合。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多种方面介绍了当代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也切实提出了解决策略。粮食被作为我国国民生活的基础必须物,提高粮食的产量不仅仅是城市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抵御外来危险的硬件条件,因此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彦.无为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应对对策[J].科技风,2020(4):184.
[2]刘洪梅.辽宁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12):252-255.
[3]周 华.加强小型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的对策及措施[J].江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