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东
中铁建(山东)德商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 在经济快速的发展时期,我国的国民经济显示出强劲的增长状态,极大地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并加速了人民素质和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为建筑项目管理设定了更高的质量标准。但是,目前建筑业仍然存在管理方面的缺陷,极大地影响了建筑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控制措施
引言
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企业与工程项目在不断地增长,伴随着出现了一些列建筑问题,对工程质量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使人民的财产安全与生命安全也受到了威胁,最终影响了整体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随着国家不断完善建筑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规范建筑行业的施工过程,保证建筑的安全性,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建筑工程管理是保证建筑质量的有效方式,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能够预防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隐患,从而发挥出提高建筑项目质量的作用。
1 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
从根本上实现经济效益是建筑工程管理的基本思想。通过不断改善和加强设计建筑工程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商业利益。工程技术直接影响每个建设项目的命运,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在工程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不仅是建设的基础,也是项目质量的基本保证。一系列系统有效的建设工程管理控制手段,不仅可以大幅度缩短工期,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科学的管理措施可以大幅度降低建设成本,节省人力和物力,使企业更具竞争力。达到新的业务水平。(2)科学的管理可以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只有根据国家执行的标准和适用的法律法规,建设项目各方才能降低或者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从而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3)综合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只有面对机遇掌握先机时,才可以解决业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为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2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折
2.1 建筑工程管理制定有待完善
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建立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的主要依托来自于国家相关条例条款。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有法可依,而且还可以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一般情况下,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并未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现场较为混乱,进而使得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除此之外,有些施工单位虽然建立了管理制度,但由于管理内容过于笼统,缺少规范性,使得该制度的执行力度不足,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有些细节问题并未有所关注,施工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
2.2管理模式落后
科学有效管理模式的构建是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建筑行业发展至今,优秀的建筑企业能够脱颖而出,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无不进行了良好管理模式的建设,因此,管理模式的科学与规范关乎着建筑企业能否可持续健康发展,是建筑企业立足于行业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现今一些建筑企业仍然不重视自身建设,不懂得构建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导致项目施工中出现不规范的管理,管理方式不正确,各施工环节不能有效沟通,从而影响施工建设质量与进度,造成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基于这样问题的存在,需要建筑企业吸收先进的工程管理经验,提高对工程管理工作的投入,建立健全的工程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规范。
3 建筑工程管理控制措施
3.1提高对建筑工程综合性目标的重视度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的设置建筑工程综合性目标,在明确建筑工程综合性目标下,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会得到质的突破,呈现完善发展状态。简单而言,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管理工作人员应要设置建设目标,进而可以使得施工质量有所依靠。管理工作人员应要明白经济效益的提升只是建筑工程的前期表现形式,而建筑在后期的正常使用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才是最终目的。在综合性目标设置过程中,需要依托不同阶段的实际内容,进行合理的设置。比如,对于建筑工程工期而言,则需要按照平均的标准和施工条件,合理设置,进而可以有效避免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追赶工期情况的出现。除此之外,由于建筑工程管理设计内容较多,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因此需要详细了解施工方案,进而可以合理安排管理工作人员。
3.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脚步的逐渐加快,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多,为满足现代化建筑市场发展需求,需要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进而才可以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在施工单位工作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与经济收益的提升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落实管理制度,保障管理制度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提高执行力度,为施工质量保驾护航。例如,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安全管理人员,通过监督和管理找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工作人员生命安全,促使施工质量有所提升。
3.3 对建筑工程管理方式进行创新
管理创新要求企业需要结合项目施工的特征,平衡好项目、企业以及职工之间的关系,做好实践创新的同时,还需要积极迎合市场的需要,做好技术调整与组织机构的创新。一方面,考虑到项目施工的内容,需要做好组织机构与管理优化,另外一方面则需要做好项目特征与专业特性的要求,分解目标并做好规则制定工作,后期管理应该确保项目能够按照工期保质保量的完成,这些内容完成后,再结合企业发展阶段,对人事、技术以及领导机构进行调整,从而确保组织协调能力,更好的服务于项目本身。管理创新不但要做好模式创新,更需要兼顾好制度与人才管理标准的创新。
3.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能力
随着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各种新结构、新材料不断的涌现,所以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只有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技术,才可以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管理需求,进而可以保障施工进度和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可以积极引进优秀的管理工作人员,并且为管理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树立良好的自我学习观念,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观念,进而促使自身管理经验的提升。且还需要学习BIM技术进而可以充分管理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才可以保障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促使施工质量的提升,推动建筑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结束语
总体而言,对施工质量控制与建筑工程管理予以全面强化,能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程度提升,加强工程管理的质量,进而进一步保障区域居民的生活安全。因此,施工企业应立足于现状,加强重视施工质量控制与工程管理,做到与时俱进,对质量控制理念予以不断更新,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对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的有效改善基础上,提供施工质量控制效率与工程管理水平,从而为施工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志亮.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J].江西建材,2020(07):197-198.
[2]邓阿琴.信息管理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0(07):202+204.
[3]黄光友.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0(07):246+248.
[4]李敏.提升优化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路径[J].建材与装饰,2020(21):129+131.
[5]陈兴健.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0(21):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