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灵娟
德州德嘉控股有限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摘要:现阶段如何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是施工企业单位都在思考的重要问题。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对于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现代建筑高层建筑类型越来越多,建筑主体结构属于重要的建筑支撑部分,在施工中具有施工过程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的特点,一旦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会带来严重的安全施工事故,因此加强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很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1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关键内容
1.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钢筋工程属于重要工序之一,在绑扎钢筋开始之前,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施工图纸设计内容和施工规定要求,确定出科学合理的钢筋绑扎规格和形势。为了能够确保钢筋绑扎质量符合施工要求,需要在绑扎顶板和梁等水平构建钢筋时,能够提前铺设模板提供行人通过,钢筋绑扎结束之后,工作人员要详细检查绑扎效果,及时处理隐蔽工程的施工验收手续,并在施工处挂出标识牌。在钢筋绑扎过程中产生的交叉点,需要全部使用铁丝完成绑扎,双向受力的刚健昂也需要进行全部钢渣,确保绑扎的铁丝呈现出八角形的形状。在施工中如果施工结构和形势比较复杂,施工人员需要仔细研究和探索钢筋穿插的正确顺序,施工人员要跟技术人员做好沟通交流,共同探究钢筋绑扎顺序,排除质量问题出现几率。
1.2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防水工程非常重要,特别是建筑工程阴阳角区域比较薄弱,需要针对性进行防水处理。在大面积施工工序开展之前,需要首先做好附加层施工。在绑扎底板钢筋的时候,为了能够避免在钢筋施工中把周围的砂浆保护层都碰掉,或者是把四周墙壁的防水层划伤,需要在绑扎钢筋之前,首先在内侧布设临时性的纤维板,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防水层作用。等到外模拆除之后,就需要进行外墙防水施工,按照外墙内贴法来进行防水操作,把墙面底部的压顶保护砖拆除之后,认真仔细的做好防水接头。建筑主体结构中的地下室水平施工缝隙,需要使用钢板止水带进行接缝施工,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梁,则需要在梁头进行绕行处理,确保钢板止水带的接头处立缝以及水平缝隙都不留缝隙痕迹。
1.3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在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中是离不开混凝土施工环节的,混凝土的施工才造就了主体结构的重要内容,因此为了能够充分保障主体结构的混凝土质量,需要科学合理的选择混凝土搅拌站,要明确出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粗集料粒径外加剂的品种等因素。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之前要提前试验混凝土的强度,采用双向控制的标准,供方和需方都需要按照标准进行取样试验。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不管是地下工程还是地上施工,都是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方式。首先是底板混凝土角逐,如果地板铺设了混凝土官大,则需要一边浇筑一边拆管。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采用自流斜面的方式一次到顶。在施工中分为前中后三排振捣混凝土,一边进行混凝土浇筑一边把地板的表面抹平。结合标高和厚度的相关数据信息,可以使用水平仪来定点测平,能够有效提升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施工中可以利用小白线来控制板面标高,提升表面的平整度。
2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砌体项目施工
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的选择建筑材料,只有确保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并经过试验合格之后,才能够投入到建设施工中去。砖块要提前48小时进行湿润,避免砖过于干燥需要一遍浇水一边砌筑的情况出现。在砖砌体施工过程中要上下错峰内外搭砌。在砌筑项目施工过程中要提前进行试摆施工,尤其是多孔砖的孔洞和受压面呈现出90度直角,只有提前进行试摆才能够了解施工问题。气体水平灰缝砂浆空瘪程度不能超过百分之二十。竖缝砌筑不能过度刮浆还需要配合进行加浆填灌的方式。
门窗洞口的预埋木砖和铁件预制砼不能跟多孔砖的大小尺寸出现差异。砌筑项目施工质量,对于主体结构的工程建设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需要针对砌体项目实施动态控制,提升砌体工程建设质量。
2.2模板建造技术分析
在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模板的选型决定了模板工程的建设质量,针对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采用砼垫层浇筑地基土层上的梁,不需要支模板的底部。柱模板在施工过程中选择组合式钢模板,柱的界面尺寸对于模板的施工位置也会产生较大影响。竹木模板则主要是适用于砼结构柱施工中,提前在加工区域预制好施工构建,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覆膜竹胶板主要是使用在两端和框架柱相连的梁以及顶板模板施工当中,覆膜竹胶板表面没有那么粗燥,硬度也可以,具有成型好、质量好的施工有点。主龙骨施工采用了木枋,支撑则主要是使用钢管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要确保砼的强度跟工程设计强度一半相同时,才能够拆除模板,剩余养护支撑,知道砼强度符合设计强度标准要求之后才能够全部拆除。这样施工能够有效利用模板和架料的支撑作用。
楼梯的底模跟普通楼板、踏步模板采用木模板。模板的支撑选择柱模的支撑,选择同等级的砂浆抹平之后,在指定的位置安装模板。避免砂浆出现不粘模的情况。把海绵条粘贴在模板拼缝位置,压入岛模板面层钢板厚度,避免砂浆从接缝处渗漏。在模板拆除之后,如果砼的强度达到了一定程度,在拆除模板之后表面的棱角不会受损,则可以拆除模板。要严格的控制好砼的强度,不达到要求绝对不能提前拆除模板。
2.3钢筋加工技术
在建筑主体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钢筋材料的加工和运输,如果钢筋材料验收和送检工作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则禁止进行材料加工。如果在施工并没有任何不合格产品的出现,需要经过业主和监理人员同意之后才能够进行进场,按照材料的不同分类保存堆放,钢筋材料的保存保护措施药品落实到位,避免由于钢筋存储不当的问题影响材料质量。钢筋加工的形状和大小,需要满足工程设计规范要求。首先钢筋的表面不能出现任何损坏、油污等情况。加工完成之后得到的建筑产品,要按照施工要求分为不同的种类和规格进行摆放,不能在施工现场乱堆乱放。
2.4砼建造技术分析
在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砼建造过程采用了泵送混凝土的方式,完成顶板、梁、柱的浇筑工作,还能够跟塔吊补充浇筑互相配合。在砼浇筑过程中,需要按照规定控制好砼的厚度以及振捣施工时间,避免砼出现蜂窝和孔洞问题。如果没有消除梁下面的水平建造缝,那么需要控制好标高,确保准确的高度形成水平面,然后顺利开展梁板建造,提升建造质量。在主体施工过程中使用赶浆法从一端进行浇筑,使用水准仪超平控制好标高,并在主体钢筋上使用红色油漆进行标注。想要防止离析情况的出现,可以从上往下浇筑的时候减少自由落差。为了能够确保在砼结构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施工缝,在浇筑过程中不能停止,及时出现不可控的情况,也要在上一层砼初凝阶段完成砼浇筑工作。
结束语
综上述,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施工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特点,尤其是混凝土施工和钢筋施工环节都有较多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方式,因此需要针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开展动态质量控制工作,熟练的掌握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各个施工工序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提升技术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彭恒杰.论述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J].建材与装饰,2019(14):31-32.
[2]王凤远.关于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J].居舍,2018(12):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