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海
山东鑫炬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 淄博 2564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地快速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然而对于房屋建筑来说,项目能否产生经济收益,离不开对其造价的成本控制。本文主要通过对房屋建筑包含哪些工程造价成本进行阐述,并探讨如何从工程造价分析上面进行成本控制,从而在工程建设环节中,降低成本,提高建筑房屋的经济收益。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
引言: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造价管理工作占据重要地位,能够避免项目中出现不必要的资源、资金浪费,达到降低工程成本、维护相关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建筑工程涉及的专业较多,因此影响其造价的因素也更为复杂,提升了造价管理的难度。所以,结合主要影响因素优化造价控制措施极为必要。
1影响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1.1基础管理因素
现阶段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还处于比较基础的起步阶段,所以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还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体系,很多时候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人员也没有在施工过程中按照施工的标准进行施工。每次在开展房屋建筑工程的时候都需要签订相关的合同,同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分明地方的权益,但是由于我国对于房屋建筑工程还缺乏相关的标准,以至于在签订工程合同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条款不清晰、权责划分不明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仅会影响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情况还会增加了工程建设的施工成本,不利于建筑企业经济收益的保障。
1.2工程设计因素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项目设计是后续施工的指导资料,也是工程成本造价预估的主要参考[1]。同时,设计内容的合理性、可行性直接影响着后续施工的展开效果与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造价。若在设计中没有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是未体现出对整个工程细节的全面考量,则会导致施工中返工、工程变更的概率上升,直接造成建筑工程成本造价的增加。
1.3工程施工因素
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阶段,由于涉及的专业较多、工作量较大,因此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的因素也相对较多。例如,若是施工质量未达标,则必须返工,导致成本提升;若是施工进度较慢,则难以在合同要求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施工,最终产生不必要的费用支出;若是施工材料管理不当,则会致使材料重复性采购、浪费等问题的发生概率加大,导致工程造价增加,等等。因此,必须对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展开严格的管理。
1.4人员管理因素
施工人员管理也影响着建筑工程的造价。例如,设计人员未参考实际情况展开项目设计,会导致设计方案可行性降低、施工问题频发、施工工期延长,进而致使造价上升;技术人员未熟练掌握相应技术,会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提升,或因施工质量下降而不得不返工,最终产生不必要的成本支出,等等。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维护建筑工程总体质量。
2提升房屋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2.1实施工程设计优化
消除工程设计方案的不合理设计能够达到降低工程实际造价的效果,此时,需要相关人员对设计工作展开细化与优化[2]。在设计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时,必须组织设计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切实掌握现场的地理地势、水文与地质条件、气候变化情况、周边环境等因素,结合建筑工程的性质与实际建设需求完成设计。在此基础上,应对工程各个建设阶段的费用进行预估,以此完成项目预算计划的编制,为后续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指导。同时,应对多种工程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等展开对比,确定最优方案并展开分析审核,确定其中的问题并制定解决策略,实现设计方案的优化。在此过程中,要重点展开设计与经济、方案与造价之间的关系协调,在保证建设目标、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
2.2展开全方位的项目施工管理
2.2.1施工材料
结合工程要求与设计方案制订材料采购计划,选择诚信的供应商,并对其提供的样本展开质检;在材料入场前清点数量,并检测材料质量,严禁质量不达标材料入场;使用条形码完成材料使用量的动态管理,避免材料重复领用、浪费等问题的发生;结合管理系统中显示的材料剩余量及时补充材料,防止因材料不足发生工期延长问题,致使成本上升;使用前进行材料质检,不得使用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以此降低返工概率,降低工程造价。
2.2.2施工设备
结合工程要求与设计方案制订设备租赁计划,选择诚信的供应商,并对其提供的设备展开性能检验;定期落实设备的检修维护,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工期延长,引发施工现场安全问题、设备损毁问题,防止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尽可能保证设备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在允许情况下),缩减设备租赁时间,降低工程成本;使用物联网技术展开设备管理,防止设备丢失。
2.2.3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与建筑工程成本造价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当施工进度下降、施工工期延长,势必会导致造价成本上涨。因此,应当结合工程总体进度要求设定季度、月度以及周计划,并定期展开进度汇报,反思进度缓慢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2.2.4施工质量
定期与不定期地展开施工质量检查;针对重点项目、关键施工节点、隐蔽工程等实施质检,结合责任制与奖惩制度提升施工人员对工程质量保证的重视程度。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消除由于质量不达标导致的返工、停工整顿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2.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为避免人为因素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产生影响,导致工程造价上涨,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力度。第一,建筑工程准备阶段的人员管理。依托项目施工内容确定人员聘用标准,保证所有人员,特别是技术人员具备相应职业资格,实现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组织结构优化。笔者认为,应当在落实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短期的岗位技术强化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明确该项目施工要点,掌握并熟练使用对应施工技术,防止人为因素导致的返工问题的产生,以免最终导致工程造价增加。第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人员管理,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与质量意识教育,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费用支出,确保项目施工有序展开,将建筑工程的造价稳定在合理范围内。
2.4有效建立工程造价管理相关体系
现阶段房屋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导致很多房屋建筑工程感受到了强烈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在房屋建筑工程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实现对工程造价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从而提高房屋建设工程的工作效率。所以为了有效实现相关技术人员对房屋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以及管理,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就是管理工作人员、第二个方面就是管理相关系统两个部分。对于人才的管理,相关单位需要找到这些人才身上的长处,然后将合理的人才安排在合理的岗位上,这样不仅仅可以有效保障管理工作的质量,还可以让工作人员进一步实现对建筑工程全过程中施工技术、施工设备、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质量等多个方面的合理监督。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就是在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有效加强对建筑合同的管理工作,保证施工结果与合同要求一致,让房屋建筑工程可以更加顺利的开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影响其效果的因素较多,工作难度较大。应在明确主要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通过实施工程设计优化、展开项目施工全方位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推动造价管理工作的升级。
参考文献:
[1]毛雪.浅析房屋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措施[J].四川水泥,2017,(07):173.
[2]靳洁.建筑工程造价有效控制措施分析[J].时代经贸,2017(18):56-57.
[3]于志伟.市政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1):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