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炳国 2刘梦雅
1证件号码:3705211992****0413
2证件号码:3705021992****1662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水利工程项目规模不断地扩大,项目数量逐渐增加,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给人们的用水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利渠道工程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水利渠道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投入使用效果,因此必须加以管理,重视防渗施工环节,根据当前水利渠道工程防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实施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以避免水利渠道出现渗水、漏水现象,保障水利渠道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率。
关键词:水利渠道工程;防渗施工;有效方法;施工质量
引言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诸多的技术利用为提升工程质量和企业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防渗技术的利用对施工安全以及社会发展影响很大,目前部分防渗工程在设计和施工环节存在不科学的情况,需要对不同的施工材料选择相应的防渗技术,一旦出现渗漏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以下对相关的技术性措施进行分析。
1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简述
渠道防渗技术主要是针对农田水利工程而言。施工中应用该技术的目的是增强农田水利工程的抗渗透能力,通过提高渠道的自身抗渗透能力,实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目标。分析全国的施工情况,大部分灌溉渠道都是在露天环境作业的,尤其是一些渠道运行于温度较高的地方,渠道中的水分很容易渗透或蒸发,从而造成大量的损失。此外,由于多数农民在灌溉时以传统灌溉方式为主,其弊端较为明显。一方面,不可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另一方面,会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在盐碱地还会导致农田渍害问题的发生,进而加深对农田耕地的破坏,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极大损害。研究表明,农田水利工程中渠道渗透的原因是多方面且复杂的。①参与工程施工的人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较多工程施工现场存在施工人员经验不足、施工操作不娴熟不规范的问题,施工流程不按照计划进行,导致缺少部分关键流程,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工作质量和效率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使工程存在安全隐患。②对于农田水利工程而言,完成施工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后期的养护工作必不可少。工程缺少必要的基础性检修与养护,经过长期应用或“带病工作”,使渠道发生开裂现象。长此以往,导致大面积、大范围的渠道开裂,引发渗漏。③不同工程选址的环境不同,特别是地质方面的差别较大。每个地方土壤中存在的微生物和化学物质都不一样,会给农田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
2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
2.1混凝土材料防渗技术的应用
混凝土材料防渗技术作为农田水利渠道中的新型防渗技术手段,不受农田水利渠道建设中的环境因素、地质因素以及气候因素等影响,在不同地区中的农田水利渠道中都能够进行运用。运用混凝土材料防渗技术进行渠道防渗施工能够有效地弥补农田水利渠道的土质缺点,使农田水利工程能够避免非常多的漏洞。在运用混凝土材料防渗施工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混凝土的搅拌,搅拌的时间过长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性质,时间过短又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所以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严重影响防渗效果。本文针对混凝土搅拌时间进行详细分析,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需要以混凝土的坍塌度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搅拌机型号,并合理地设计搅拌时间。
2.2混凝土防渗漏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选择的水泥主要分为塑性水泥和干硬性水泥,这两种水泥防渗效果均较好,但适应在不同的施工地区。以北方农村地区为例,由于温差变化较大,整体的降水量偏低,采用干硬性水泥的施工效果较好,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渗漏作用。南方地区采用塑性水泥进行施工,可以降低施工成本,进一步提升防渗漏的效果。还要从施工技术角度对水泥的防渗漏效果进行统筹分析,选择在技术上更简单的施工方式,做好施工配合工作和施工管理工作。如果水利工程施工现场附近有河流、滩涂等,可以就地取材,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做好整体施工设计工作,减少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施工质量不良问题,降低施工病害发生概率。必要时,可以在施工之前进行全方面的施工环境调查,了解施工的材料情况,选择抗冻性能好的水泥材料,增加砂石料所占的比重,尽可能做到配料准确,注重保护层施工在整体施工设计中的重要性。还要关注施工的细节问题,土料必须粉碎之后才能进行施工,如果有肉眼可见的土块,要充分粉碎之后才能进行施工。材料要选择合适的拌和工具搅拌均匀,对施工完成之后混凝土的抗冲击能力进行分析,减少施工环境对渗漏造成的负面影响。采用现场浇筑方法结合预先浇筑作业方法,从而保障后期保养的时间,促进外膜形成。通过有效的振捣作业,提升混凝土浇筑的一致性,如快插慢拔,做好水泥混凝土施工环境分析以及施工质量控制。
2.3沥青防渗施工技术
在当前的渠道防渗漏水利施工中,沥青防渗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利用,该技术主要包括沥青混凝土法、埋藏式沥青薄膜法、沥青席法,通过沥青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对渠道渗漏部位进行填堵,延长工程使用年限。沥青防渗施工技术的不同施工方法如下:首先,沥青混凝土法。该方法把砂、碎砾石、沥青等材料加热,然后通过不断捣压、搅拌形成粘合性强、耐用持久、理化性能稳定的防渗材料,在施工期间可以对防护面厚度调整。其次,沥青席法。该方法主要在石棉毡、麻布、苇席等材料上涂抹沥青,然后制成卷材,可以在施工期间进行铺设,这样就有效提升了渠道防渗效果。对于该方法的利用,铺设的过程中对接缝处要加强重视,主要是用沥青有效连接,这样可以避免缝隙造成渠道渗漏。最后,埋藏式沥青膜法。该方法是把渠道的底部压实,施工人员会在表面撒一层水,之后会使用机器在表面喷洒热沥青,用沥青保护膜进行覆盖,起到更加有效的防渗漏效果。施工要点在保护膜上铺设一层素土,其作用在于可以防止沥青破坏或老化。
2.4砌石防渗施工技术
这种施工技术可以发挥出持久性强的特点,并且简单易操作,砌石防渗施工技术又细分为浆砌和干砌,具体说来:首先,干砌施工方法主要是先进行渠低施工后进行梁坡施工的方法,然后进行卵石铺设,在河岸的堤坝建设中具有抗冲击强的优势。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会在缝隙中渗入一些泥沙,使得防渗层的稳定性得到提升,可以增强防渗效果。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防渗层的厚度。其次,浆砌是使用胶结材料的块石砌体,石块依靠胶结材料的粘结力、摩擦力和石块本身重量,保持建筑物稳定,是一种浆砌块石护面技术。干砌的石块连续性不强,所以存在结构不稳定的情况,在密封性上不如混凝土防护坡,所以通常用于护坡、水利涵洞等工程。浆砌密封性要强于干砌,这是由于浆砌的石块间空隙被填满,具有更好的整体性、密实性,可以防止渗水和漏水,提升抵抗侵蚀能力。
结语
在水利渠道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防渗施工工作的开展,应当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科学选择适宜的防渗施工方法,处理好施工现场的地基,保障混凝土质量,制作优质模板,应用现代防渗施工技术,以为水利渠道工程防渗施工质量提供重要保证,促进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战英,刘艳.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8):2091.
[2]闫俊平.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意义及防渗技术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8(6):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