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蓉 管莎
青岛市胶州河海水利工程施工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300
摘要:现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施工导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整体的施工质量,在施工导流技术的应用中,需要加强对围堰技术的分析,从而提升工程质量。论文分析了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重要性,探讨了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导流;围堰技术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国家大计相关,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以及经济发展水电工程是建设的重点,运用现代化技术保证水利工程的效果十分重要。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施工质量需要得到提高,工程除了社会效益还需要有相关的经济效益,导流技术是施工单位的主要做法,主要是为了把水流疏导到下游处,施工中围堰技术与导流技术殊途同归,保证施工质量是施工首要前提,施工保障的方式是在河道中修建挡水建筑,可以阻拦水流,围堰效应则可以形成。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以及围堰技术概述
1.1施工导流技术
施工导流被应用在活水河道中,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为了创造一个干地的施工条件,在前期需要使用围堰维护基坑,使河道内的活水通过预定的方式避过施工场地,流向下游的施工工程。施工导流是修筑闸坝中不可缺少的工程措施,选定导流方案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其在应用过程中,大多适用于河床比较狭窄,即坑面积不大,河道水流速度比较大,覆盖层面比较厚,而且难于修建纵向围堰的施工场地。施工导流是水利施工过程中的核心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导流,可以最大化地减少建筑工程对水利水电工程带来的影响。同时,围堰导流还涉及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的工期以及施工质量等要素。
1.2围堰技术
在修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围堰施工技术是核心技术之一,在项目施工之初,施工单位需要搭建临时围护工程,在此基础上完成整体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根据围堰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施工来看,其分为多个类型,不同的围堰类型对应不同的施工条件。通常来说,围堰类型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围堰、钢板桩围堰、土石围堰等。在施工过程中,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环境中场地的水深、速度以及河床的渗水能力以及基坑的土质和河床的材料等判断使用哪一种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围堰及钢板桩围堰使用较为广泛。土石围堰主要是借助其结构自身的重力维持围堰的安全性,主要应用于水深不超过2m,水流速度不超过0.5m/s的浅滩区域。因为砂石土质强度不高,土石围堰很肯发生塌方等事故。因此,选择使用哪一种围堰技术还应当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由许多互相连接的单体所构成,每个单体由许多钢板桩组成,单体中间用土填实。围堰所围护的范围很大,不能用支撑支持堰壁,因此,每个单体都能独自抵抗倾覆、滑动和防止联锁处的拉裂。钢板桩围堰主要应用与深水区域和一些水流速度比较大的黏性土和碎石土等河床比较坚硬的区域,其防水性较好,整体结构的硬度较强。
2施工导流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2.1做好准备工作
水利工程图纸的设计和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并不简单。在水利工程起步进行建设时,工程建设单位和有关人员需要对工程的安全性指数进行测评。为了确保工程进程能够按照计划完成,也保证安全问题,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必须弄清工程建设中涉及的各种责任,并分担相应的责任,建立起科学的问责机制,工程有问题时能够找到负责的相关人员,保证工作人员用良好的工作态度完成工作,并确保项目建设有序进行。根据已经制定的项目计划和相应的建设任务,相应的建设单位应对每个内容实行审查,并根据计划执行每个内容。
2.2明渠导流
明渠导流,需要在河岸或滩涂位置进行河道开挖作业,在基坑上下游位置进行围堰设计,同时排出流水。这种技术已广泛用于平缓的河道,缓坡和宽阔的海滩。
如果施工区域周围有旧通道,仍建议在旧通道中执行特定的明渠改道操作。这样,不但能降低建设的投入成本,还能够减少实际的建设量和人员的工作压力。对于该技术的具体应用,不建议将该技术应用于河床覆盖较深,坝址河床不宽时,不能促进该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
2.3全段导流方案
水流量低的河流环境,施工环境不大,工期不长,可以实行该方案。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截断河水要一次成功,把河道内建筑物运用起来,在周围的地质环境有差异时,要施行不同的方案。当河流在山区时,围岩比较坚固,或者有永久性的隧道,通常实行隧道分流的方案;在平原地区或两侧相对平坦的地区,最好使用明渠改道;当分流量较小时,也能够选择涵管导流的方式施工,该方案将水流引向相应的排水处,在时间和环境上对工程建设都有帮助。
2.4分段围堰法导流
分段式围堰法的导流技术指的是利用围堰将水利河床上的各种建筑物均匀地划分,并进行分段施工。河床被包围后,当河水流过河床时可以将其截断。该技术适用于河流量大,河床不窄和建设期长的应用,比如著名的该丹江口水电站。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围堰技术的应用
3.1测量放线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前,要进行工程测量作业,并建立测量控制点和相应的施工标志,对堰体轴线加以确认,并控制施工方向,确定堰体砌筑的范围,施工中还要对堰体砌筑的断面尺寸和高程加以测量,确保断面测量的准确性。
3.2护坡木桩的设计
围堰堰底的淤泥相对较深,要减少堰体滑动位移问题的出现,需要在堰体两侧的坡脚设置护脚木桩,对木桩的长度和直径加以合理的设计,一般来讲,木桩长度6m左右,直径20cm,保持50cm的间距,同时,因为木桩插入土地入土较浅,需要进行人工作业,将木桩打入淤泥层中,确保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3.3人工堆码装袋黏土
施工现场会存在杂填土和垃圾,围堰施工用黄土需要外购,黄土运输到现场后,通过人工装袋作业,每袋的装填量是整个袋容量的一半或大半,袋口需要用铁丝或细麻缝合,确保黄土不会漏出,在砌筑作业时,要将袋子放平,堆码要整齐,水中的土袋用带勾的木杆钩送到位,一层一层堆码,确保其高度符合施工要求。
3.4淤泥清除作业
围堰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淤泥清除施工。一般采用人工挖井字沟进行排水和沥水,在施工后一周采用人工和机械操作结合方式清除淤泥。根据围堰设计的要求,确保现场整齐,结构密实,出现渗水等问题要及时记录和处理。具体作业中,施工人员要禁止在基槽内作业,以免出现触电事故,机械清除淤泥的过程中,需要提前确定淤泥的深度,不可盲目进入淤泥,以免出现机械深陷的问题。
结语
施工导流技术和围堰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施工项目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提出的技术应用,着重分析了传统应用方法中透水率过高的问题。利用关联函数等数学理论,结合分析模型,量级划分洪水各特征指标值,细致化研究影响水流的因素,制定合理的围堰结构框架,实现明渠和管道渠的双向泄洪。此次研究解决了传统技术应用中围堰结构的稳定问题,提升了与土地接触面的契合完整度。
参考文献
[1]李光辉,张登波.关于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04):211-212.
[2]尹月芳.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56(47):300-301.
[3]张军伟,雷裕华.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J].卷宗,2018,000(003):13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