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4期   作者:张万利
[导读] 目前,建筑行业发展迅速,装配式建筑成为了被大众广泛关注的一种建筑形式,
       张万利
        北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 承德 068350
        摘要:目前,建筑行业发展迅速,装配式建筑成为了被大众广泛关注的一种建筑形式,这是因为,其有着极高的环保效益,同时其还益于施工单位的施工操作。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活动,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立足于施工实际,采取必要的对策,便成为了当前的一个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将以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继而围绕着其展开论述。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体系和建造方式,在我国的普及率正断上升,但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却存在着滞后的地方。特别是在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案上面,很多地方是不能满足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需要的。在施工设计、建筑施工等方面都亟待改进。为此,我们在此文当中特地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出合适的管理对策。
        1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安装质量的问题
        施工实践表明,在钢筋安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项目管理工作若没能随之开展,便很有可能出现钢筋弯折、切断等问题,进而导致构件套筒与钢筋位置出现一定的偏差。若是出现偏差过大的问题,便会导致钢筋无法直接插入。在对预制墙板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则会应用到竖向钢筋进行施工,而竖向钢筋在进行定位工作时,则有着极高的精度要求。所以,在这一重要的施工环节,若是缺少必要的现场管理,很容易使浇墙模板的安装出现不规范以及模板偏位等等相关的质量问题。
        1.2设计问题
        在装配式建筑具体设计过程中,不少设计单位并没有形成完整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标准,因而未能全面考虑到装配式建筑施工要求,对于预制件尺寸把握不严,忽略了其制作、组合、分离、运输操作要求对设计图纸的影响,导致装配式建筑设计不够科学合理。设计方案的严重缺陷影响到后期施工质量,造成了多处设计变更,与建筑物其他结构部分的设计和施工不能完美契合。项目管理人员未能对设计方案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致使技术交底和施工图纸工作流于形式,严重影响后期现场装配式建筑施工组装质量。
        1.3缺乏政策支持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标准和规范的制定还处于空白阶段,建筑施工的地方所属政府还未对装配式建筑有深刻的认识,即使施工单位重视装配式建筑,在未有相关的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施工单位还是会选择传统的施工技术,进而阻滞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2装配式建筑项目全过程管理流程优化措施
        2.1规划设计
        设计单位是完成规划设计工作的主体,主要体现在六个环节:设计方案、初步设计、设计评审、概算审计、设计施工图纸、设计审查,其中,需要管理部门给予重视的是设计审查、概算审计等各项工作,也就是对比设计单位所提供的设计内容与建筑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从其合理性、经济性以及可行性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为设计规划提供保障。在对方案进行设计阶段,应该了解设计方法与内容,从而详细说明与建筑项目相关的建筑面积、装配率以及结构类型。在初步设计环节,应该随时联系预制部件生产单位,允许其从开始介入,使其与设计单位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在设计评审环节,应该从多元化的角度对装配式建筑项目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审。在概算设计环节,以建筑工程的消耗定额作为依据对其进行准确概算审计。在图纸设计环节,设计单位应该对图纸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详尽的说明,并召开相关的会议针对图纸的内容进行讨论。在进行施工图纸审查工作时,以国家与行业标准作为依据,应该对装配式建筑技术方案中所罗列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查,了解其是否与规定的要求相符。


        2.2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
        (1)根据建筑行业相关内容制定适宜的法律法规,完善有关装配式建筑的法规制度,确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施工准则,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有力的约束,既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也更好地引导、鼓励和规范了建筑企业的发展,使装配式施工规模和标准更加科学地发展。(2)制定责任制度,确保权责利的相互统一,工程项目主管单位要与其他参建单位和厂家签订责任书,明确双方利益和责任,另外,还要明确基层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责任,将监理、奖惩以及考核机制有机结合在一起,全面落实管理责任。(3)完善工程管理标准,既要虚心学习其他国家和单位的优秀管理经验,更要结合企业自身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以及建设特点等,结合相关建设部门的交流意见,制定精细化的管理方案,优化整合管理信息,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2.3开展技术创新帮助项目更好发展
        相对于传统的建筑工程来说,装配式建筑最大的特征在于,对建筑配件进行批量生产,在此基础上将其组合在一起。因此,它对于压缩施工周期,实现建筑工程的模式化来说是大有裨益的,还有利于工程成本的有效压缩。但是项目发展的每一环节都离不开技术,生产过程的批量定制技术、安装时的测量技术、起吊技术。因此,在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同时,要组织专业人才,开展技术创新研究,解决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技术欠缺问题,帮助该项目更好更快发展。
        2.4安全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开展前,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教育制度、技术措施制度、检查制度和奖惩制度等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和落实,将安全生产管理深入到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从而保证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首先,在施工开展前,施工单位需要广泛的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即对整个项目工程涉及到的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思想教育、施工安全知识教育等,从而使施工人员能够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生产素质,继而为安全生产奠定夯实的基础。其次,施工单位在这过程中,还应强化安全纪律教育,使施工人员能够对包括生产规章制度等条例,有足够的认识。此外,施工单位还应对各个岗位的才做人员,进行相应的岗位知识、技术培训教育等培训。而在现场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施工安全方针,强化对劳动的保护,以此来实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另外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施工单位开展安全工作的过程中,应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并要对进场工人进行三级教育。
        2.5做好人员管理
        (1)统一企业员工思想认知,加强员工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了解,做好管理宣传工作,促使员工更加服从施工管理,有效增企业强凝聚力,上下一心共同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良好发展。(2)增强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做好教育培训和管理工作,不仅要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还要注意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的培养,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效率。(3)提高管理团队的整体综合素质,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促使装配式工程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管理流程和标准流程进行,规范施工现场管理。
        结语
        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处于发展势头方兴未艾的阶段。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项目都采用了这种施工技术。但是,它由于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在不少方面还发展地并不理想。所以我们需要对此不断进行学习和转化,早日取得实质性突破。
        参考文献
        [1]张莉娜.浅谈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J].四川建筑,2018,38(4):250-252.
        [2]陈玉光.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25):90-91.
        [3]何佩华.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居舍,2019(15):131-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