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其应用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4期   作者:李玉龙 马彦杰 吴瑞霞
[导读] 目前。随着我国林业领域的发展,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升级也
        李玉龙 马彦杰 吴瑞霞
        河北竞帆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庄 050051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林业领域的发展,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升级也有着重要需求。做好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才能真正有助于促进我国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针对林业病虫害的危害以及防治的现状进行了简要阐述,然后就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应用方法进行了详细探究。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方法
        引言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林业系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加速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金孤雁国家高度重视林业病虫害的防治,但近年来林业病虫害的发生规模进一步扩大,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加强发病原因调查,结合具体原因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降低发病率,降低竞技损失。
        1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近几年,我国林业的病虫害情况越来越严重,在进行防治操作时投入了大量的人物力与资金,但效果甚微。林业建设的发展脚步逐渐停滞,工作人员面对诸多的病虫害问题,无从下手,使森林资源得不到合理地保护,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林草局对各工作环节进行了审视,通过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优化,渐渐解决了之前遗留的诸多问题,也配以正确的应用方法,提升了工作效率。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下,森林资源满足了社会的物质需求,带动了相关经济的发展,例如,木材、生态养殖等。林区的健康下,树木对空气进行净化、过滤,保持了水土,有效防洪防风,调节了气候,保护了环境。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保护了林业资源,促进了新时期下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林木病虫害的分类
        2.1生理性病害
        受到土质的影响,林业树木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此时需要对于树木进行营养液补给,营养元素能够给予树木良好的生长环境。当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不足,树木会出现干枯现象。环境质量不佳的情况下,极易发生酸雨现象,对于林木资源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当盲目使用化肥的时候,一部分的树木化肥中磊不耐受,会出现树木死亡现象。
        2.2侵染性病害
        首先是真菌病害,指的是树木的表面出现黄褐色的斑点,树木生长的过程中出现畸形现象,在畸形生长的位置也会生长出一些霉状物或者是白色粉末。其次是细菌病害,树木患病的位置与真菌病害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然后是病毒病害,当树木感染细菌之后会出现叶片变黄、生长畸形、部分枝干坏死的情况。最后是菌质体病害,植物患病的原因主要是部分昆虫传播,发病的植物表现也与患病的种类之间具有明显联系。
        2.3林木害虫
        根部害虫:这类害虫生存的位置是植物根部的土壤中,通过植物发芽过程中的种子生长或者是吸收植物根部的养分生存。这类病害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施肥和浇水管理流程的失误造成的。干部害虫:这类害虫基本上生存在风倒木和风折木中,一部分树木在生长的过程中不够健壮,造成了病菌的有机可乘,患病的树木会在短时间内进行病毒传播,自身的受损率和死亡率较高。枝梢害虫:首先是钻蛀害虫,树木患病之后会出现生长畸形的现象,枝干扭曲明显,顶梢生长混乱,木材自身的形象和价值也会受到影响。其次是刺吸害虫,这种害虫会直接导致树木的树叶变黄枯萎,或者是在生长的过程中出现明显的痪瘤,严重情况下会直接造成树木枯死。叶郎害虫:绝大多数的食叶害虫自身的繁殖能力极强,并且受到自然环境和变化的影响,当害虫生长到老熟阶段中,树木中寄生的幼虫数量会极速扩张。因此,在树木中害虫的数量会出现阶段性的明显变化,并且传播的速度较快,造成的影响较大。在树木的叶片被食用殆尽之后,极易出现小蠹,天牛等病虫害现象。


        3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应用方法
        3.1生物防治技术应用
        物理防治技术是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用较为常见的另外一种防控技术,它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操作比较简单,防治效果显著。物理防控技术主要包括了人工捕杀技术隔离防治技术和诱杀防治技术。在林木的幼龄期,通过人工检查林木,及时将害虫收集起来,带出林间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对于成年的林木,主要采用隔离防治技术或者诱杀防治技术。在进行全面病虫害监测的基础上,如果某个区域出现病虫害威胁,需要构建隔离防护带对病虫害的传播迁徙产生制约,进而进一步降低病虫害威胁。结合害虫的多种趋性,通过在林间设置杀虫灯或者悬挂黄板,对昆虫进行集中捕杀,具有经济节约,效果好的特点。
        3.2物理防治技术应用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当中,通过物理的防治方式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效果,这一方式对环境没有污染,也比较简单实用。常见的有人工捕杀的方式消除林业虫害,对于昆虫的防治能起到积极作用。还有是隔离方式进行防治,检测的时候对某区域发生的病虫害倾向,实现区域隔离处理,能有效防止病虫害继续蔓延,减少对林业造成的损害。再有就是通过诱杀方式,把昆虫引诱到集中地方进行捕杀,这一物理防治的方式比较经济。
        3.3化学防治技术应用
        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化学技术的使用还是较为常见的。工作人员对根据病虫害的实际情况,合理对化学药剂进行配比,然后喷洒到林区,以达到防治的效果。随着技术的进步,林草局引入了先进的化学防治方式,运用了较为成熟的低容量喷雾、静电、超低量等技术。应用低容量喷雾技术时,工作人员要控制好药物比例,降低其浓度,节约了水资源,也提升了防治的效果,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静电喷雾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形成了带电的雾粒子,然后均匀地扩散在林区,节约了药物与用水量,将成本降低,也凸显出了防治的有效性。超低量技术将药物粉粒制作到最佳精细度,保证了药效,也不会污染环境,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相应的细度。
        3.4加强病虫害监测预防
        对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开展,要充分注重从管理层面加强重视,这也是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措施。通过加大病虫害监测预防的力度,基层的林业部门要对这一层面的工作加强重视,相关工作人员要利用当前比较先进的技术,在林业的病虫害监测以及预防环节加以运用,及时地掌握了解林业病虫害的实际情况,为下一步的处理工作打下基础。还要注重对相应的监测点仪器设备的建设以及技术应用管理的制度方面加强建设,从整体上提升制度应用的有效性,发挥管理制度的积极作用。
        结语
        新时期下,林业技术不断发展,相关部门要能过多方位地分析,明确工作方向,结合实际情况,优化病虫害防治技术。实践中,林草局加强管理,合理规划林区树种,要求工作人员做好每个环节,对病虫害技术进行创新,寻找到有效的应用方法。工作人员对目前的防治情况进行深入探究,找到其中的优缺点,有方向地去优化,运用恰当的技术提升了病虫害防治的效率。林草局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了防治意识,规范了行为,贡献出自身的力量,提升了病虫害防治的质量,促进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景作兰.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应用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24):77-78.
        [2]金香.林业病虫害的防控及防治措施[J].南方农机,2019,50(23):75.
        [3]缪彦荣.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思考与探究[J].南方农机,2019,50(23):94.
        [4]王炯梅.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8,39(23):54-55.
        [5]程志刚.浅析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应用方法[J].现代农业研究,2018(6):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