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柳静 2蓝巧慧
1合山市土地储备和交易整理中心 广西合山
2忻城县土地储备中心 广西忻城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我国各地区掀起了房屋改建、扩建的热潮,在此背景下农村乱占耕地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我国的耕地资源大量减少。为了保护农村耕地,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打击乱占耕地违法违建的相关政策,逐渐控制了农村乱占、滥用耕地的趋势,但目前耕地保护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本文将根据农村乱占耕地违法违建的现状来展开分析,找出违法占用耕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农村;乱占耕地;违法违建;对策;
近年来,农村乱占耕地违法违建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导致农村乱占耕地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相关部门的管理水平不足,没有及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致使农村耕地无人看管,从而造成当地居民对耕地的乱占及滥用。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识到乱占耕地的严重性,加强耕地的保护工作,制定合理的耕地管理政策,同时还要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当地居民的耕地保护意识,从而更好的解决农村乱占耕地违法违建的问题。
一、农村乱占耕地违法违建的现状
(一)房屋扩建
目前,我国多数农村地区存在着“乱圈乱占”的行为,农村居民在改建房屋时普遍追求单门独院型的住宅,且一户多宅的情况明显。一户多宅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民在建房时建新不拆旧,这种现象会造成新房越建越多,旧房闲置浪费。二是继承了祖辈的房屋。三是农民私自占用耕地扩建房屋。由此可见,一户多宅现象严重造成了农村耕地的浪费[1]。
(二)农民私下交易耕地
由于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城乡结合部成为了建设的重点地区,不少城镇居民打起了农村改建房屋的主意,致使农村出现大量的私下交易耕地行为。这些耕地多数是没有土地使用权的,一些农民的法律意识薄弱,容易受到外来人员的哄骗,从而低价出售农村的耕地[2]。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出售耕地
城乡结合部不仅有大量的国有土地,还包括了集体土地,其中集体土地又包括了村集体、乡集体、镇集体及农民小组集体的责任田,土地类型复杂多样,且这些耕地与城镇建设用地混杂,因此相关部门很难进行管理。不少农村地区为了增加经济效益,以集体经济组织的名义进行建设用地的出租、转让和出售,但往往会导致农村耕地也一并出售,进而造成农村耕地滥用的情况[3]。
二、农村乱占耕地违法违建的原因
(一)农民缺乏土地法律意识
我国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对土地法律知识的了解甚少,思想观念较为落后,致使农村地区乱占耕地的问题严重。不少农民认为自己拥有房屋使用权,所以也可以随意支配宅基地的用途,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要求,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且宅基地面积不能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标准。但由于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所以农村耕地乱占的不良风气强盛,甚至一些村支部也会对土地政策产生认知偏差,继而出现管理工作不到位的问题[4]。
(二)管理工作不到位
虽然《土地管理法》中对农民宅基地有着明确规定,但相关部门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管理,致使管理工作不到位,无法对农村乱占耕地违法违建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按照法律规定,一户农民不能拥有多处宅基地,且非法占用农村耕地、私下交易土地等是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管理部门可以强制执行土地收回权并处以罚款。
但目前,我国多数管理部门没有意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非法占用农耕田的行为只采取口头警告的方式,严重助长了农民乱占耕地的气焰,无法起到非法行为的约束效果。另外,在没有进行严格管理的情况下,部分农民会产生侥幸心理,继而更加猖狂的进行耕地乱占、滥用等违法行为,导致农村耕地违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都有着不利影响。
(三)缺乏农村建设政策的支持
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缺乏对耕地保护工作的认识,政府及相关部门没有制定具体的农村建设政策,导致农村建设规划不够合理,继而造成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户将农村耕地据为私有。对于耕地保护工作,不少有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认为耕地保护的责任在于国土管理部门,因此在开展耕地保护工作时总是以敷衍的态度来对待,再加上缺乏农村建设政策的支持,管理人员难以实施有效的耕地保护措施和手段[5]。
三、解决农村乱占耕地违法违建的对策
(一)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针对农村乱占耕地违法违建的问题,要及时展开应对策略,根据问题的原因来进行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农村乱占耕地的问题。造成农村乱占耕地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的法律意识过于薄弱,对土地法律知识的了解不足,所以为了降低农村乱占耕地的恶性态势,要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让农民认识到乱占耕地属于违法行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来进行法律知识的传播,进而让农民认识到保护耕地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起保护耕地的责任意识。只有让广大农民了解到土地法律的相关知识,才能有效减少农村耕地乱占、滥用的现象。
(二)成立完善的土地管理制度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制定完善的土地管理制度,确保管理人员可以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管理工作,避免出现管理力度不强而造成耕地乱占的现象。各乡镇、村部要成立耕地违法违建的监控机制,明确对农村耕地进行区域划分,这样能够提高单位和个人的责任意识,从而更好的进行耕地保护工作。另外,要加强耕地区域的巡查力度,各乡、镇、村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巡查方案,保证巡查工作可以定期开展。同时还要对耕地巡查进行详细记录,一旦发现耕地乱占的现象要及时上报到管理部门,然后按照个人情节的严重性给予相应的处罚,确保农村乱占耕地的态势可以得到有效缓解,进而更好的展开农村建设工作。
(三)相关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
为了降低农村乱占耕地案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关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擅自占用、滥用耕地的违法行为,还要建立起国土管理部门、公安部门、法院的联合执法机制,配置专业的国土工作人员、城管人员、公安人员及法院人员联合进行执法,对违法占用耕地、非法交易土地等行为要展开严格的排查,同时要协调法院及时受理农村乱占耕地的案件,进而对违法违建的人员展开立案调查。在告知当事人存在违法占用耕地、非法交易土地等违法行为以后,当事人要在限定时间内进行整改,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整改对策,供电及供水部门要停止该用户的生活用电和生活用水。只有在各个方面严加执法,才能确保农民能够遵守土地管理的法律规定,从而有效制止农村乱占耕地的违法违建行为。
结语:以上所述,随着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乱占耕地违法违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城乡结合部改建工作的质量。导致农村乱占耕地的原因有很多,如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不到位、政府的执法力度不强等。为了遏制农村乱占、滥用耕地的不良风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能够对违法违建行为进行精准打击。同时还要加强农民对土地法律知识的了解,各乡镇可以定期开展土地法律的宣传工作,让农民可以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从而更好的认识到耕地保护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继而投入到农村耕地的保护工作中。
参考文献:
[1]蒋定斌.农村违法占用稻田建房情况调查[J].中国乡村发现,2017(02)
[2]刘锐.义利合一:土地、财产与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5.
[3]陈翠芳.转型期土地违法行为—演变特征、诱发机理与化解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3.
[4]杜鹏.基层土地管理错位与服务缺位探源——基于农民“违建”的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06)
[5]李俊滔.中国耕地保护政策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