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玉亭
濉溪县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淮北 23510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步伐的加块,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加,促使水土流失等问题逐步扩大。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保护生态 环境,有效利用资源等问题,为此本文对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做出深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流失;危害;原因;防止对策
引言:水利工程利国利民,应加强各方面工作的落实,尤其其水土防治工作关系着水利工程功能的实现,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因此,相关部门应重视水利工程水土流失预防工作,正确认识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特点,把握水土流失的防治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才能真正有效避免水土流失情况的出现,避免水利工程水土流失情况的进一步加剧,实现改善生态环境,为水利工程社会及经济价值的充分发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分析
1、干旱问题日益严重
对于水土流失问题的产生而言,其在旱灾问题的发生中表现较为明显,因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必然会导致土壤的需水量降低,进而也就很容易造成枯水季节的水量严重降低,容易出现较为明显的干旱隐患。
2、影响水利工程效益
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还会对于相关水利工程项目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导致其运行效益降低,整体作用价值出现明显的受损缺陷。在水土流失状况下,其相应区域内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土壤裸露问题,进而也就容易导致其该区域内的泥沙等大量堆积,周围的水库等设施功能受损,并且还容易出现河床抬高等缺陷,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防洪能例也会产生较大的威胁,进而极易引发上述各类灾害事故。
3、造成河道、湖泊和水库淤积
水土流失所产生的大量淤泥和砂石及其它杂物会自然流向河道、湖泊和水库等,使河道变浅变窄或堵塞,湖泊和水库的蓄水量也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被填平,影响了河道、湖泊和水库正常的水流通过和蓄水功能等,使其的作用无法正常发挥。
二、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的原因
1、在建设过程中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
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挖掘土壤,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土壤结构和植被都会因此而发生巨大的改变,原生态的土壤与植被结构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部分遭受到破坏,地表植被应有的能力和作用就无法充分的发挥出来,在建设过程中挖掘施工会降低地表结构的稳定性,会使地质透水层受到影响,当遇到降雨天气时,地表结构和植被无法吸收水分,经过雨水的冲刷就会导致水土流失问题出现。另外,在进行开挖工程时可以采取地基加固技术,使地基结构的稳定性等性能恢复,但是大部分水利工程建设期间都没有进行加固处理,这也加剧了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
2、临时搭建设施建设拆除处理不当
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促进工程的顺利进行,会临时搭建一些设施来辅助施工的进行,临时搭建设施的建设就需要对土壤、地基结构进行挖掘,这同样会导致土壤结构遭到破坏,而且临时搭建设施的拆除随意性比较大,拆除完成后,对搭建区域的土壤结构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回填,没有做其他的处理,导致土壤遭受破坏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就会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
3、没有合理利用土地
水利当地人口在近年来逐渐增加,人们对耕地面积的需求非常大,于是人们便逐渐对荒地进行开荒,很多居民对当地的森林资源乱砍乱伐,这种做法不但对当地的土壤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还会对植被造成严重的损坏,导致植被覆盖率大面积减少,不能起到涵养水土的作用,从而引发了水土流失。
4、建设施工废料处理不当
在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土方挖掘施工会产生较多的沙石废料,这些废料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导致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在施工过程中有部分土方石会因地理运输条件的限制,不得不当成废渣进行堆积,也有的施工表面有残余废渣没有清理干净。这些都是处理不当的表现,都会加剧土壤流失问题的严重性。
三、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
1、加强水土保持的规划设计
首先,在水利工程的可行性评估中,设计部门需要全面分析和评估工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根据评估的结果对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初步的方案设计,并对水土保持的措施进行科学合理的概估算,保证水土流失设计方案和措施的有效性。其次,在水利工程立项设计的阶段,设计部门需要进一步分析工程规模对环境的影响,制定完善的设计规划,对工程项目区耕地和挖填方区的水土保持设施设计,合理计算水土保持各项设施的投资预算,并且不能随意进行删减。最后,在水利工程施工设计的阶段,设计部门需要依据水利工程的主体规模,对扰动地表活动进行水土保持的方案设计。例如对水利工程产生的弃渣、弃石和弃土等,进行合理的利用,构筑谷坊、淤地坝、抗滑桩和挡土墙等治沟与固坡设施;对占用的耕地去采取生物防治措施,减缓施工阶段的地表侵蚀速度等。
2、地表稳固,土壤改良
稳定的场地是生态植被恢复的前提,并且能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更加稳定的立地条件,由于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植被经常出现被砍伐的情况,工程地表以及缓周围环境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再加上施工之后土壤经常会出现结构松散、渗透性强、凝聚力弱的情况,非常容易受到降雨的冲刷,形成泥石流或者是滑坡崩塌。因此我们在实际进行工程的时候应该重视起植被的恢复问题,这也是稳定工程处理的重要部分。土壤是稀土废弃地景观生态恢复的基础,从植被的恢复角度来讲,土壤质量的高低与植被恢复的程度和植被恢复的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土壤质量条件当中包含了土壤的养分、土壤的水分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对土壤的检测来对土壤质量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并且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对应的土壤改良措施,对土壤进行改良,以此来更好的进行植被的恢复。
3、做好水土流失的监测与监督工作
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有关部门应对水利工程的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对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的变化、土壤成分变化以及水土保持措施实行情况和预防工作等。具体监测水利建设工程中水土流失发生的时间、位置和类型以及流失程度。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特点及水土流失监测的理论,建立具体的工程项目区域水土保持监测计划和目标,合理确定监测对象,编制定性和定量分析监测指标,做到能够全面反映水利工程项目区域水土流失状况、造成的危害程度及采取的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监测体系。水利监测主要是为预测和防治水利建设项目中的水土流失情况提供科学依据,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另外,监督部门还要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和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工程进行监督和控制。监管人员必须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意识,并全面掌握有关水土流失方面的理论知识。在工作中,要认真检查工程项目的水土保持措施情况,并对人为破坏原始植被和农田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
四、结束语
水土保持是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重要规划,这是发挥水利工程基础性、保障性功能和作用的基础。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作应采取全面而长远的保护措施和手段,做好预防与监督,以达到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平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乾.水利工程施工工程中水土保持的重要性[J].江西建材,2014(03):114.
[2]李丽.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设计[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3,49(08):40~42.
[3]李继文.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及设计方案[J].节能环保,2017(04):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