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4期   作者:赵作顺
[导读]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应用领域,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周期,
        赵作顺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                100032
        摘要: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应用领域,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周期,同时减少施工资源的浪费,提升建筑施工效率。本文主要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深入阐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希望给相关研究人员以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1前言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加速建筑产业的升级与转型,是建筑工业化的代表。构件主要在工厂中预制批量,进行生产,然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装配式建筑施工能够改变传统行业资源消耗型以及环境污染型模式,使得整个建筑产业朝向更加绿色环保以及精细化方向发展,产生较少的建筑垃圾,因此比较符合目前我国可持续的建筑产业发展战略。装配式建筑施工所使用的构件都能够在工厂中预置,有效保障建筑构件的质量,容易进行质量控制,满足项目质量标准要求。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第一,装配式建筑施工能够有效体现绿色环保的技术优势,是目前主流的建筑产业发展形式。它能够有效解放产业工人劳动工作量,节约施工材料,提高整个工程的经济性。装配式建筑构件大都由工厂中预制完成,有效降低传统施工作业中所产生的各种建筑垃圾,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因此具有绿色环保的技术优势。
        第二,装配式建筑施工比较快捷,自身重量较轻,使得轻型钢结构与预制构件之间能够充分结合,施工工序顺利衔接,有效减少劳动投入;同时一部分预制构件还能够循环使用,极大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3.1装卸以及堆放工序
        装配式建筑施工与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具有明显的差异,建筑构件基本上是由工厂中预制加工生产,因此从工厂到现场的构件运输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预制装配式构件体积比较庞大,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损伤。技术人员一般采用重心比较低的板车进行运输,并且加装有稳定装置。预制构件在自身强度达到一定比例时才能够采取运输作业,一般达到设计强度的70%能够执行吊装作业,达到设计程度的100%才能执行运输作业。

预制装配式构件在板车中运输,可以直立放置,如果运输预制底板以及阳台板或者是叠合型的楼板,可以采用平放的形式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下端要加设垫层,防止由于路途颠簸而使预制构件发生损坏,起到保护构件的作用;运输路线要科学选择,避免受到碰撞;构件存储的地面平整度,并且空间干燥,减少预制构件受潮的可能性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构件运达施工现场以后需要按照型号以及吊装的位置选择合理的堆放场地,场地应该在吊车的工作半径以内;保留相应的运输通道,以满足后期吊装需求;运输场地要平整,防止有坑洼区域,减少雨水淤积,并且加强排水设施建设;对于预制楼板来说,要叠合放置,每一层之间要对齐,并且在与地面接触的楼板中设置垫块;预制外墙可以采用靠放或者是插放的形式,并设置一定高度的支架,能够达到稳定支撑的作用,以形成一个连接的整体;对于高地口以及墙体转角处这些比较容易受损的部位,可以加装垫块或者是套件,以增强对外墙板的保护。
3.2吊装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吊装技术是其核心施工工艺,它的施工质量将会直接决定装配式建筑施工水准。在吊装作业前需要对预制构件进行分类,以合理选择起重机械。吊装作业危险性极大,精度水平要求高,需要对吊梁随时进行调节,避免构件边角出现破损,当预制构件达到平稳状态时,要均匀移动吊臂,即将抵达吊装位置时,可以利用人工进行位置矫正,以实现精确调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要对预埋件以及钢筋进行矫正,同时做好标记。预制构件吊装作业中需要遵循吊起速度缓慢,上升速度加快的方式,在即将到达预定位置时,缓慢放下。外墙板吊装可以采用平直插入形式,然后再对其结构进行微调,以增强其稳定性,对于外墙板要设置临时的支撑,如果外墙板没有达到预定位置,可以先进行水平的吊装,然后再人工进行精确的调整。如果起吊点存在一定的差距,可以在较低点时利用葫芦进行拉结,保证吊顶的稳定性。
3.3连接形式
        装配式构件工程施工,并不完全依靠拼装作业。在交接部位灌浆仍是构件连接的普遍形式。施工技术人员首先要对预制构件表面杂质进行清理,清除灰尘,合理摆放钢筋位置,套筒内部的钢筋要居中布置,防止与套筒之间产生接触,以免发生破损。确保进入套筒的钢筋长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灌浆的界面要充分进行润湿,水分保持合理。吊装作业中要尽量避免构件的扰动,固定的放置点要做好清理,吊装构件要采取编号工作,按照轴线以及控制线逐次进行吊装;板与板之间连接也要按图施工,对墙板之间的尺寸要进行调节。
        第二种是机械连接的施工形式,利用简洁机械设备,通过套筒实现预制构件的灌浆作业,同时采用高强度收缩性能较小的水泥,高效连接预制构件;第三种是螺栓连接施工技术,可以利用螺栓将装配式预制构件紧密连在一起,以达到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无论采用哪一种构件连接形式,在进行装配式施工作业中,需要将增强建筑构件强度作为主要目的,科学选择构件的连接形式。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完成之后,需要对工程进行质量验收,主要分为预埋件的配件验收,生产工序的验收以及模具质量的验收,如果发现不合格的产品以及施工工序,需按照后续处理标准要求展开修补或者是返工作业。
3.4叠合楼板施工作业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叠合楼板施工工艺较为特殊,技术人员首先要吊装梁以及板,然后再对梁面钢筋进行绑扎,随后铺设模板再浇筑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的水电管线要预先进行铺设,然后再进行板钢筋的绑扎。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性,可以将架设钢筋作为分布筋,需要将其绑扎成八字形朝向混凝土内部。阳台与板处的连接作业可以同时进行,如果是预制空调板,首先要搭设板支撑架,然后先施工公空调板,再施工楼板,起内部铺设砂浆与叠合楼板进行浇筑。
4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应用,具有节能减排以及绿色环保的特征,也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升级转型发展方向。需要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进行深入的研究,严把工程质量关,以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侯志文,肖新华,蒋瑜,宋孟哲,陈笑笑.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质量问题及防范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20(24):155-156.
[2]周弟刚.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5):206-207+212.
[3]吴晓涛.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2):181-182.
作者简介:姓名:赵作顺(1984.07.30);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山东郓城人,学历:专科;现有职称:无;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技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