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锐
身份证号码:34042119871010**** 安徽 合肥 230088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不断地发展,对于市政道路施工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软土地基技术所应用的工程数量也是越来越多,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应当充分地了解软土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应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将会在本文的论述中重点分析现阶段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关键技术,从而进一步减少软土地基对于城市市政道路施工进度以及质量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基础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城市道路的建设步伐也日益加快,同时对道路质量控制也更加严格。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往往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软土加固问题。相比于一般路段而言,软土地基具有含水量高、抗剪强度低、压缩性大等特点。如果地基处理方案设计不合理,往往会引起设计返工、设计质量下降、工期推迟等问题,严重的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1软土地基的概述
软土地基基本特点在于其含水率较高,且相较于细粒土,其具备的抗剪强度相对较低。软土地基在稳定性、压缩性等方面的性能表现都相对欠佳,因此以何种方式做好地基处理工作是值得工程人员深入探讨的问题。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中,应以各区段软土地基的实际特点为依据,根据其基本性质选择相适应的技术手段。全方位掌握软基特点是提高技术选型合理性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中,首要前提在于全面掌握软基特点,应从多途径入手收集施工区的软基资料,以此为依据预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相适应的软基处理技术为指导,在施工、管理、监理等多部门的共同配合下做好软基处理工作。
2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面临的问题分析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一直是我国城市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问题,想要进一步提升软土地基处理质量并不是短时间之内能够完成的事情,因为市政道路在施工的过程中拥有着较高的变动性,针对此种情况,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对软土地基处理不当将会产生道路沉降、路面塌陷路面开裂以及路面坍塌的现象,这将会对人们的日常出行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市政道路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其自身的质量,并且做好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合理的分析造成市政道路地基沉降、路面开裂等情况的原因,在施工的过程中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能够正常开展,并且保证投入使用之后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1软土土质自身的问题
我国国土所跨越的面积非常广,市政道路工程修建所面对的地基情况也有非常大的不同,在我国跟多地区有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并且其地下水的存储量也非常惊人。当一个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的时候,除了有天然条件形成的原因,在很多情况下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土质较为松软,能够充分的吸收水分,当有大量的地下水储量时,那么必然会有软土情况的出现。除此之外,当城市的居民区人数增加时,每日的排水量也成为了一个天文数字,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排水管道或者是输水管道常年缺乏维护,那么会有大量的生活用水渗漏到土地中,被土地所吸收,长此以往土质就慢慢松软变成为软土,对于日后的城市建设带来非常多的不便,特别是市政道路的建设。
2.2车流量过大带来的后果
在地基正常的情况下完成市政道路工程的修建,但是在投入使用后会出现软土地基沉降的情况,造成该情况出现的原因一共有两个,首先是道路的承载重量已经超出了当初所设计的标准,除此之外市政道路地基内部的水位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从而造成水土的失衡,从而导致塌方以及地基沉降现象的出现。地基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道路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但是在地基设计的过程中会对其最大的承重范围进行限制,然而有一部分的市政道路在投入使用之后就忽略了这一方面,对于过往的车辆不进行重量的限制,导致地基在运营使用的过程中所承受的重量过大,地基会因为重量的原因产生塌陷,对人们的正常出行产生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地下水位的不稳定会给软土地基处理带来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并最终导致市政道路在投入使用之后出现地基沉降的状况。
2.3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运用中沉降带来的危害
市政道路应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主要是解决软土所带来的沉降,如果对软土地基处理不当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首先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之前,如果对软土地基处理所用的技术不合理,那么将会造成路面沉积现象的出现并且对后续的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需要对施工计划进行重新的设计,进而导致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周期的延长,造成人力以及财产的损失;除此之外,有可能会因为软土地基处理不当而出现施工人员伤亡的情况,该种情况造成的危害将无法挽回。
3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3.1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市政道路施工环境错综复杂,路基施工领域的机械设备持续升级,加之现场环境的影响,施工条件处于持续变动的状态,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工作也应随之调整。对此,需创建并持续升级管理体系,在其引导下有序开展管理工作,将管理覆盖面延伸至设备、现场环境、人员等各方面,实现对各阶段施工质量的全面把控。创建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明确每位员工的职责,提高其施工作业的针对性,依据规范完成职责范围内的施工作业。管理工作要层层推进,细化至每位负责人,确定其职责以及管理内容,将各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2高压旋喷桩法
高压旋喷桩通过钻机喷嘴将水泥浆高压喷射进软土地基,使之与原软土混合并发生水化、离子交换、凝结等一系列反应,从而直接改变原有土壤的性质,提升土基承载力。钻机的选择需符合现场实际情况,谨慎确定钻机位置,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高压旋喷桩使用的钻机体积小、重量轻、振动小、噪音低,制成的桩体水泥含量高、强度足,接近混凝土桩,可在市政道路所处地段承载力要求较高的情况下使用,但与此同时其成本较高、对环境污染较大;相比之下,水泥搅拌桩的成桩体积较大,制成的桩体水泥含量低、强度较低,成本也较低,适用于路段地质情况相对较好的一般情况。
3.3粉喷搅拌桩法
粉喷搅拌桩采用的是粉喷桩,通过放置样品、搅拌喷粉、控制下钻深度等施工措施将粉状固化剂喷入软土地基,从而起到强化土基强度与承载力的目的。其优势在于:①粉状喷射的方式可使固化剂颗粒更易被吸收,充分与软土接触并发生完全、高效的化学反应,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软土地基的密度;②喷口处颗粒的凝固速度较快,有利于地基处理工程的快速进行;③施工工序更加便捷、流程相对更短;④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较小,有利于后续的环保工作;⑤施工初期反应速度快,后期地面沉降缓慢;⑥土地资源利用高。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其适用范围,同时固化剂强度、钻进速度、粉喷压力的选择需要结合工程实际与规范要求进行合理选用,一般而言,钻进速度取0.8~1.0m/min,提升速度取0.8~1.2m/min;内钻杆转速取不小于40r/min,外钻杆取不小于70r/min;钻进时喷粉压力取0.2~0.7MPa。
3.4排水固结
排水固结主要被应用于地形水资源差异明显的地段,其具有显著的软基加固效果,且施工作业更为便捷。基于排水固结的方式,可加快地基沉降,使道路在后续使用中不发生沉降。为切实保障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在排水固结法的基础上还可综合采用其他方法,通过多种技术融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处理效果,为市政道路施工提供良好条件。
结语
软土地基的合理处理对于市政道路工程意义重大。由于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低、稳定性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法、高压旋喷桩法、粉喷搅拌桩法、换填土法、砂垫层法等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从而加强地基强度,保障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林经光.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106-107.
[2]彭帆,苏军剑.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3):155-157.
[3]董珍.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J].居舍,2018(33):185+187.
[4]杨夺.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