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方拥军
[导读] :高速公路工程在施工建设期间,如果在软基施工处理工作中存在问题,
        方拥军
        杭州永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1400    
        摘要:高速公路工程在施工建设期间,如果在软基施工处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将会对高速公路工程整体施工安全性与质量状况造成严重影响。具体表现为路基下沉、地下水侵蚀路基、路面开裂和坍塌等问题,进而就会缩短高速公路的使用年限。这就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上,精准掌握软基处理关键技术应用要点,为今后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创设更多效益创造条件。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软基处理;技术应用
        引言:软土地基图纸具有松软的特点,高速公路工程在施工建设期间,实际的承载力比较低、含水量比较高,不仅无法满足施工设计要求,更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目前软基处理技术体系的不完善、施工监管方式落后等因素,都使路基强度有所下降,不仅会加大高速公路路面产生沉降问题的概率,更会缩短对人们出行以及交通运输安全性造成威胁。本文从软土地基的特点入手,围绕软土地基处理对高速公路的影响内容展开阐述,针对如何正确应用软基处理关键技术进行深人探讨。
        1软土地基的特点及影响
        1.1软土地基特点
        将软土地基与普通土质进行比较,软土地基土壤中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缝隙比较大,其更容易有水分。共有由淤泥构成的软土地基中国的土壤颗粒,和同样淤泥构成的黏土颗粒软软基两种类型,其实际包含的有机物数量与其他成分进行比较,所占比例比较小。在普通环境下,软土地基的呈现方式与其他物种有所不同,其主要是以絮状的形态呈现出来,实际的含水率能够达到35%-80%,软土地基自身结构缺乏稳定性,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进而就会产生震动的现象;每当外界环境发生改变,软土地基对其他土质地基的承受范围就会有所下降,但是在期间软土地基的流动性会有所提升。
        1.2软土地基对高速公路施工效果的影响
        软土地基对高速公路施工效果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比方说在静载的状况下,软土地基具有较大的压缩和沉降空间,这样在实际落实高速公路施工建设工作期间,会因为路面静载逐渐变大而使高速公路路面产生不均匀沉降、路面上层结构产生裂缝、失去稳定性与安全性的问题。软土地基所处的位置都是比较地下水水位比较高的位置,极易使基土层的含水量增加、使承载力降低,进而就会对桩基、路堑的实际施工质量造成影响[1]。现阶段我国各大高速公路工程的施工范围在逐步向复杂的水文地质环境进行扩充,能否正确落实软基处理工作,是现阶段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人员应着重考量的一项问题。
        2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关键技术的应用
        2.1铺垫材料
        在实际落实施工建设工作期间,为了能够提升软基处理效率,就要通过正确应用铺砂垫石的放进行施工。此种施工技术充分发挥功能作用,能够获取比较理想的排水速度;同时也能降低土壤中的水位,对于提升软土地基的实际抗剪强度具有重要帮助。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期间,对垫层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如人员砂石不均匀的系数要控制在5以下;并且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在实际选择砂石期间,要保证最终所选择的粗砂和中砂达到施工要求。通过运用土工织物的方式,达到提升软土强度和抗拉能力的目的;高速公路施工人员在对上述的各项施工材料尽心铺设期间,要与提升软基隔离和排水功效为目标。
        2.2表层排水技术
        软土黏土的实际强度都比较高,在实际对软土路基进行设计期间,施工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状况,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如加入适量的水泥、石灰石添加剂等;在附加剂的作用下,能够有效降低软基中水分,在产生附聚效应的同时,能够有效的缩短固结时间,对于提升软基路基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2]。

此外,在土壤表层或是路基比较好的施工区域,需要大在沟槽的位置进行开挖,使其排出地表水;在排出相应的水分之后,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施工建设效果,就要选择并运用砂砾,与此同时还要应用预应力管柱技术,这样不仅能够保证牢固性,也能提升高速公路整体的使用安全性。在实际落实排水沟布设工作期间,施工技术人员就要对施工区域软土地基的土质、地形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如将水沟的断面宽度设计在50cm左右;将深度设计在50-10cm左右;在填筑路基期间,以运用砂砾回填的方式为主,并要设计出10-15cm的横向盲沟,为后续提升排水效率提供依据。
        2.3振动挤密
        高速公路软软地基处理技术人员在施工期间,正确应用振动挤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土壤的密实度;正确应用打桩机的设计,能够冲散相应的人工填土,在高频率的震动之后,能够保证砂料成型;在成桩设计期间,砂性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挤密状况,同样也是在振动挤密的作用下,能够提升土体整体的模式度[3]。这样不仅能够提升高速公路施工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能防止后续产生地基沉降的现象。
        2.4加固水泥搅拌桩
        在实际对加固水泥搅拌桩进行设计期间,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设计。一是精准测量定位、二是保证桩基就位、三是首次进行下沉、四是足够的水泥浆、五是提升桩顶的标高、六是再次进行下沉、七是移动桩基。高速公路工程在实际开展加固水泥搅拌桩设计工作期间,最重要的就是要对相关参数进行设计,如在设计和确定水泥掺入量期间,可以将其比例控制在15%、水灰的控制比会设计在0.5左右、提高速度设计为15cm/min左右。此种对水泥搅拌桩进行固定的方式,主要就是运用物理和化学的方式来完成的;同样也是要在机械设备喷乳水泥之后再进行搅拌。这样在水化反应的作用下,就能够形成比较稳定的结构。不仅如此,目前的施工技术中,主要就是以运用干法和湿法两种方式进行施工,格外注意的是要将含水量严格管控在30%以上,保证其塑性指数能够满足要求。
        2.5路基填换、冻结、复合地基技术
        高速公路工程在施工建设期间,运用路基换填技术将原有的软土地基挖掘出来,之后在运用压缩材料的方式进行分层换填,在将工业废渣、碎石灰作为压缩材料进行换填,之后要及时开展高速公路路面的平整和压实处理工作,达到提升地面强度的目的[4]。施工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冻结技术期间,要以提升施工质量为目标,通过液化氮和二氧化碳的方式,将冷却液输入到软土层中进行流动;之后再对其进行冻结处理。实际上冻结技术的含水量比较高,导致工程施工效果有待提升、施工成本较高,此项技术不适合在高速公路施工建设中进行应用。正确应用复合地基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土质,其主要就是通过碎石桩、粉喷桩、旋喷桩的方式进行施工。因为考虑到前期铺垫材料自身具有较强的延展性,所以能够有效提升稳定性,还能有效降低地基问题发生的概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工程在施工建设期间会涉及到多项内容,其中软土地基处理工作就是一项比较关键的内容。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软基处理效率,施工技术人员就要结合施工处理现状,选择并运用与之相对应的软基处理技术,如在全面掌握铺垫材料技术、表层排水技术、振动挤密技术、加固水泥搅拌桩技术、路基换填技术要点的基础上,制定完善软基处理以及施工方案。在此期间,严格管控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等因素,在着重提升高速公路施工建设效益的同时,为今后人们出现以及交通运输提供诸多便利。
        参考文献:
        [1]李俊毅.探析公路养护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低碳世界,2020,10(07):190-191.
        [2]李小军.如何提高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监理的工作质量[J].建材与装饰,2020(15):279+283.
        [3]丁宇虹.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软基处理技术[J].四川建材,2019,45(11):178-179.
        [4]李平.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基处理关键技术[J].交通世界,2019(Z1):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