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特征及智能化应用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董坤
[导读] 建筑智能化作为未来建筑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
        董坤
        身份证号:23042219910501****
        摘要:建筑智能化作为未来建筑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其在建筑项目管理模式中的成熟应用,依然需要依靠建筑企业、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已建成智能建筑中,有将近70%的建筑都没有实际上的智能化功能和价值,没有真正体现智能化应用的意义。对此,本文在分析现阶段建筑项目管理模式特征及问题的同时,重点就如何完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中智能化应用方法提供合理化建议,以期对同行业人士更好开展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智能化应用
引言
        在众多的工程项目中,建筑工程项目可以说是最常见和最典型的工程项目之一,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则是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具体应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随着人们对建筑建设要求的不断增多以及建筑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变得日益复杂,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难度。
1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特点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质量控制与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的系统性运用,减少、遏制质量事故的产生,防止出现人员伤亡与较大财产损失事件。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特点具体可归纳如下:(1)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人、机、材、环境、方法以及管理制度等均会直接或间接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尤其是建筑工程项目存在人员流动率、作业环境多变、工艺复杂以及无法完全监控等诸多情况,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2)隐蔽性强、检查要求高:建筑工程项目质量问题隐蔽性较强,如果不能定期检查、严格监控,极易引发严重质量事故。(3)对社会环境影响大: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往往关系整个社会与国家民生,涉及面十分广,质量问题后果严重。总的来说,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逐渐趋于成熟,工程事故发生率逐渐降低,但是根据工程实践情况分析显示,不同企业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中依旧存在各种漏洞与弊端,并引发一些不必要的质量问题的产生。
2现阶段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存在哪些问题
        2.1缺乏正确的整体认知
        就目前情况来看,建设项目的管理模式已经运用于具体操作,但依然有大部分的建筑企业工作人员没有对建设管理建立一个良好的认知,也没有深入研究过它的必要性,所以管理效果往往不能达到要求。虽然建筑企业和委托者之间签订了合同,但是对合同缺乏全面和系统的认知,如果业主对建筑企业有不信任,对建筑企业进行干预,那么建设管理会面临建筑工程管理的难度加大等问题,使得企业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业主要求难以实现。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职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没有明确的认识,亦未做好交接工作,最终会导致企业职工协调方面遇到困难并难以解决,致使建设管理项目要求难以实现。
        2.2缺乏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至关重要,是建筑企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传统建筑项目管理模式下的企业文化以利益追求为重要文化,在安全、质量、团队合作及标准化施工等方面缺乏企业文化支持。此外,伴随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企业也没能为员工灌输改革、创新的工作理念,团队合作缺少凝聚力和创新性,建筑施工质量上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2.3未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建设管理制度尚未健全,无论是设计、施工阶段,还是工程验收阶段,都存在着问题。

这主要是因为管理行业发展较慢,没有全面科学的系统辅助,同时由于管理人员的缺失,企业内部无法合理地分配工作任务,所以造成了企业内部的管理比较混乱,未能做好有序的分工。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中智能化应用方法
        3.1改革管理模式
        (1)现阶段管理技术的改革,应该采用先进的、适合当前企业发展的而又科学的量化管理技术。比如,利用现今社会的信息化技术来编制施工项目建设的进度计划,以便整体工的建设管理,保证工期进度;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来查看项目建设是否达到工程预期目标;利用数据统计技术来控制工程建设中的资金利用,最大化进行成本的预算,达到控制节约成本的目的。利用信息化管理,把工程从图纸的审核到工程的竣工一系列的问题数据都记录下来,为以后的工作总结规律、积累经验。(2)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具有高生产力、结构严谨和贴近市场的科学完善的组织体制。而一个完善合理的体系具体包括:施工技术管理和职能的分离,等级分明,使高层管理人员能够跨地区经营并和建筑承包商直接签订合同。并必须保证总工程下设的专业化技术人员参与设计和监督,组织机构的设置更应该贴近市场,明确市场的需求,建立完善的总工程和分部工程的协调以及工程前后部分的相互配合,来达到建筑工程管理的灵活准确性。
        3.2加大建筑工程技术创新的力度
        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应该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依靠先进的施工技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有序开展,以便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效果,使得施工的质量满足相关的要求,从中得到更多的经济利润。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属于其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有助于建筑工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对比其他的行业来说,建筑行业一直以来给人技术较低的行业印象,因为参与工程施工建设的人员在管理思想、文化学历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再加上建筑企业相关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干扰,导致大部分的建筑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并不到位。所以,建筑工程企业应该重视施工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通过构建科学的技术管控制度,定期组织有关工程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有关人员制定施工技术方案的水平;同时参考建筑施工企业具体的状况,加快新兴施工技术、材料以及设备的研发速度,并加以有效推广和应用,逐步打造出核心产品,有利于达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工作既定的目标。
        3.3融合企业文化
        建筑企业要实现充分的智能化发展,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力量。作为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的思想根基,建筑企业应在项目管理中积极融入企业文化,并为社会积极宣传自身的企业文化。在设定企业文化时,要充分考虑员工合作、项目管理技术、项目建设责任等要素,为更好带动企业员工实现项目目标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而提供文化保障。在团队文化建设方面,建筑企业应该将智能化建筑理念、施工办法、团队合作、先进施工技术等内容纳入其培训活动中,让员工在施工操作、团队合作方面能向建筑智能化潮流靠拢,以此不断提升员工之间的向心力和创新合作能力,达到缩减项目建设成本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在项目管理方面的应用也更加广泛,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将越来越多。建筑企业要想发展自身优势,提高自身竞争力就必须在企业建设管理模式上进行有效创新,不仅要借鉴他国优秀的管理模式来完善自身企业的管理制度,还要不断招揽工作能力强、知识面广的管理型人才,以促进建设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改革。本文主要就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完善进行探讨得出以上结论,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徐银忠.建筑工程管理及智能化应用研究[J].地产,2019(22):78.
[2]高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智能化应用研究[J].地产,2019(16):111.
[3]邓振宁.简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及创新方法[J].地产,2019(10):51-52.
[4]袁幸溶.建筑智能化工程的项目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39):226.
[5]何军.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管理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52):13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