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1苏显强 2刘品山
[导读] 新时期经济发展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发生很大变化,
       1苏显强      2刘品山
        1重庆佳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400000
        2重庆渝高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400000
        
        摘要:新时期经济发展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发生很大变化,为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管理创新
        引言
        由于建筑工程具有规模大且施工工艺复杂等特征,在施工环节难免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建筑企业一旦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就会严重影响工程的实施进度。目前建筑工程存在突出问题之一,即是管理模式与时代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建筑企业尤其需要重视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结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并遵循创新模式的发展原则,科学运用管理创新模式,使建筑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面对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的建筑行业应当通过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改革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对工程管理工作体制进行进一步优化,按照行业的发展需求对自身企业发展提出严格要求。事实上,由于我国建筑行业起步较早,相关企业人员在多年的发展中积累出了自己独到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而言十分重要。但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缺乏完善科学的管理模式,导致行业内相关的管理体系无法准确落实,达不到应有的功效。作为工程管理体制升级的推动因素,企业相关人员应当积极从革新现场管理、人才管理、技术管理和企业文化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优化和创新,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革新提供更充足的资源配置,企业工程的岗位分工也应当具备科学性。创新管理模式的引入,不但能够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同时对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员工利益的保障也带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长时间以来,我国的建筑企业在传统的公司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影响下成长,使得建筑企业管理的模式一直停滞不前,而且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管理效率不高、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手段不够好,这些都影响到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这些都影响到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而且我们发现在现在的建筑管理工程中,还有很多企业仍旧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这根本没有办法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也没有办法适应市场环境,所以创新模式的应用有着其必然的意义。其实建筑工程管理会包括很多内容,比如对建筑企业的人员的管理,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对财务的管理以及对施工质量的管理等等。这个时候就说明,现代化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出现是非常正确的,它可以大幅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也让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就举例来说,如果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应用了创新的管理模式,那么在设计施工方案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可以如期的完成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的各项指标,既保障了建筑工期可以如期完成,也使建筑的质量得到了保证,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节省了施工的成本,但实际上却是与此恰恰相反的,因为建筑企业在施工中仍旧使用落后的管理手段,在无形之中延长了施工的周期,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的成本。
        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策略
        3.1创新管理意识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来说,需要想到的一点就是需要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在新型工作中转变原有的工作思维,将企业中的传统管理理念以及方式与新型的管理理念和方式进行有效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加快建筑工程的效率,也可以让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更好完成管理方法。

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在进行创新管理的时候需要针对企业的发展模式以及企业的自身特点管理,这样就可以找到最合适的管理方式,也可以让更多的施工人员都可以服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进而保证整个工程进度可以得到提高。另一个方面就是建筑工程企业需要针对时代的发展来不断创新本公司的管理理念,然后抓住本公司中的核心发展内容以及发展现状来找到一种合理的方法,把握好整体工作进度,同时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还需要认识到新型管理模式给企业带来的变化,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建筑企业向一个更高的梯度发展。
        3.2创新管理技术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优化是为了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整体水准,使企业能够充分贴合当前的时代发展步伐,而如果想要行之有效地满足建筑工程模式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那么就有必要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不断强化基本因素的优化创新。创新管理技术的前提是充分明确企业当前发展情况,采用更为符合其基本需要的先进技术手段,优化完善管理程序,保障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果想要实现管理技术的创新发展,有必要强化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用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准,保障企业的全方位发展,只有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才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速度,提高整体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
        3.3创新管理体系
        为了切实打好工程管理工作的基础就需要对管理体系进行创新性革新,突破和改变传统项目管理中的权责不清问题,通过项目管理工作的统一授权,进行职责划分,并针对不同的建筑项目进行差异化管理,在提升建筑工程效率的同时确保工程质量。通过构建完整的创新型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市场的推广和和引导,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全面的市场氛围和良好的环境基础。
        3.4对行业人才加大培养力度
        拥有一支有能力的专攻队伍,人才彼此激励,才能让企业的竞争实现良性循环,以此提升综合实力。专攻人才队伍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应用到管理的各个问题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并用专业的知识服务于人,给企业创造出好口碑。但是,对比资本主义国家的用人方面,我国的建筑产业用人情况体现为:体力劳动人员较多、劳动力较为廉价、人员所受教育普遍低。针对这些情况,人员培训就必不可少。但有时,一些企业并不注重人才方面的培训,而是带着走过场的消极态度,造成了企业人员无法进步、无法提升自己,用人方面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因此,企业要将培训列为日常工作的部分内容,坚持不懈的做好这个工作。最后,建筑企业可以编制合理的员工培训计划,主管的部门则要加大投入精力、定时监管,也可与教育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加大力度培训员工,即将培训问题落到实处,还要定期、阶段化的对职员测试,来检查学习效果,并加入绩效考核之中。
        3.5改变和调整管理的方式
        目前大多建筑企业仍然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意识还相对缺乏。创新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在一定时间内很难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此情况下,就迫切需要建筑企业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管理理念。除此之外,还需要改变和调整旧的管理模式,将创新元素运用到管理中,建立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发展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还应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目前大多建筑企业还没有对职责进行清晰的划分,由此导致了制度缺乏制约力。创新管理制度则需要清楚明确的划分权责,实现奖惩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管理中的不良行为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当下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越发提高,因而这就要求相关建筑工程单位能够创新优化管理模式,用于深度贴合当前时代发展进程,同时还能够在工程原有的基础上实现管理形态以及管理方向的优化完善,提高管理水平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素芬,郭纯.建筑工程项目需求管理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20,18(3):118-121.
        [2]刘雍盛.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2057.
        [3]柯文,李攀科.信息化综合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铁路计算机应用,2020,29(1):60-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