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3
广西南宁古里园林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201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为注重精神文明方面的追求,而这也就使得人们对园林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园林艺术设计关系到园林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实现,为提升了设计质量,设计人员需融入生态美思想,以使得园林建设能够达到艺术性与生态性的统一,营造更具特色的园林景观。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在园林艺术设计方面,生态美思想的具体应用,有利于提高园林艺术设计水平,对园林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园林艺术设计;生态美思想;应用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各个城市加大了在园林工程方面的投入,园林工程呈现出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的发展趋势,为充分发挥园林工程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在园林艺术设计方面,就要转变传统的设计思维,将生态美思想融入其中,以提高园林艺术设计的生态价值,使得园林工程建设能够始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避免在园林工程建设时对区域生态的破坏,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生态学思想下,在园林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切实遵循生态理念,体现人文情怀与生态思维的和谐统一。
1.生态美的基本涵义和特点
对于任何的生存环境而言,生态美都是必须要坚持与达到的标准,需要在任何的生存环境中,都能够形成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从生态美思想的形成来看,在其中包含了绿色和平政治思想、环保主义思想等,这些思想虽然都有其至上的追求,但是,却存在统一的生命中心平等理念,将人与其他的生命形式在道德地位上保持了平等。
在生态进化方面,人类的生态过程与生物的生态过程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从人的生态系统构成来看,其中所包含的种群与生态环境为整体存在,不仅包含了基本的自然环境,还囊括了社会环境依旧文化环境[1]。因此,人的生态过程中,社会生态、自然生态以及文化生态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生态美思想下,仅仅将人的生态过程与生态环境作为的审美的对象与范围,人类对生态美的体现更多地体现在主体参与主体对生态环境的依存中,重点强调的是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的统一。
2.生态园林的主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工程逐步成为了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要求,各个城市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都必须在此过程中加强生态园林的建设。生态园林是在园林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充分遵循生态美思想,切实通过生态思想与艺术设计的融合,来提高园林工程的生态效益。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生态园林在很多地区极为常见,有效营造了别具特色的园林景观。生态园林的主要作用主要体现在:(1)生态园林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始终与城市的总体发展方向、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特征相适应,在各个城市,生态园林的存在使得城市内的绿地系统、生态系统更为完善,发挥了生态园林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方面的作用[2]。(2)生态园林的设计与建设对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提升了生态园林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的净化作用,在城市空间内形成了绿色气流循环,减弱了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噪声污染。(3)生态园林建设使得在各个城市内,生态园林可以与城市的人文景观加以协调与配合,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
3.园林艺术设计中生态美思想的要求
3.1形成现代城市生态园林设计理念
在当前的园林艺术设计中,生态美思想成为了一个核心指导思想,要提升园林艺术设计价值与效果,就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在不断的设计尝试与积累过程中,逐步形成完善的生态园林设计理念。随着生态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园林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生态学原理与实践作为基础,以符合园林艺术生态美思想的设计要求。在园林艺术设计中,生态美思想的设计理念下,要将园林构建为多样化的自然生态环境,保障在园林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得人们能够在观察与学习自然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园林艺术设计理念与思维[3]。
3.2尽可能地保持绿量较大化
园林艺术设计中,要充分应用和体现生态学思想,就必须要注重园林艺术设计中的绿量设计,尽可能地保持园林景观中绿量的最大化。通常,园林工程中,绿量是体现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要求设计人员在园林艺术设计时,必须要保障平面内足够的绿地面积、立面上复层结构的合理性,以提高绿量。因此,在园林艺术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加强植物造景,通过乔、灌、草、地被等各种植物要素来形成复合群落结构,进而保障叶面积指数复合设计要求。在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在遵守各种植物生态特性的基础上,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以保障各种植物能够发挥其光合作用,起到调节局部气候、温度的目的[4]。此外,如果重点考虑的是园林的功能区与污染性,在植物的选择上,需尽量选用耐污染与抗污染能力较强的植物,使得这些植物可以很好地进行污染物的覆盖、吸收与同化,减小污染。
3.3要充实生物的多样性
生态美思想下,要求在园林艺术设计时必须要保持园林内生物的多样性,只有保障了生物的多样性,才能够发挥各种不同生物种群的作用,提高园林景观的整体效益。物种多样性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如果能够保持生物多样性,就能够在园林工程中呈现出群落更高的观赏性,使得群落具有更好的抗逆性与韧性、稳定性,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体验与需求。此外,生物多样性的营造还能够发挥不同群落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而要保持生物多样性,需充分结合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
3.4注意艺术性原则
园林艺术设计中,艺术性原则的遵循可以使得园林工程具有更高的艺术性,使得园林工程中的不同要素能够发挥其组合效应,通过不同的艺术配置来提高其观赏价值与艺术特性。要提升园林工程的艺术性,就需要始终坚持统一、调和、均衡与韵律原则,用各种要素的艺术配合来提升园林景观的艺术价值。
4.园林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美思想的应用分析
4.1在地形地貌中应用生态美思想
在园林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地形地貌是影响整体设计效果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在任何的园林艺术设计中,有关设计人员都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因素。在生态美思想的指导下,各个园林艺术设计中,也需要在地形地貌的设计中融入生态美思想,结合区域内的地形地貌特征,提升园林艺术设计的完整性、专业性。首先,在园林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充分结合园林现场的具体情况,发现区域自然环境的独特性,在保持园林现场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设计,使得艺术设计能够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加以充分融合。其次,在园林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专业设计人员还需要根据对自然环境的判断与分析,来使得景观设计能够与自然环境加以有效融合。
4.2在园林植物中应用生态美思想
植物是园林艺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其设计效果最终会影响园林工程的景观呈现、效益实现。从当前我国园林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来看,园林工程中的观叶植物、观花植物与观景植物应用较多,当然有时也往往包含了一些类似于绿地、园林与风景植物的经济植物与防护植物。现代园林艺术设计中,设计人员在园林植物的生态美思想设计方面,需要结合园林设计的整体要求,根据植物的颜色、形状以及姿态,来进行相应标准的设计,最大程度上发挥各种植物的特性。在园林植物的选择过程中,为了发挥各种植物在园林工程中的作用,展现植物的自然生态美感,必须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园林景观生态美思想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各种植物的摆放,充分将植物与园林工程的整体大环境加以结合起来,根据不同植物的形态、颜色与质地等来进行相应的区分,使得各种植物能够呈现出错落有致、主次分明的特征。比如,在一些园林工程中,为了在园林景观中营造出更好的层次性与空间感,往往会在园林的特定位置将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加以混种,发挥两种植物之间良好的配合性与协调性,在园林中营造出生机勃勃的景观,体现植物的生态与观赏价值[5]。在一般情况下,根据配置方式的区别,园林植物往往包含了点植与丛植,前者主要是将只有几棵花木的植物摆放在厅堂前面,发挥这些花木植物对环境的点缀作用,而在点缀的过程中,需尽量选用大小不一的花木,避免同大小花木的均衡摆放;丛植主要指的是棵树较多的花木,这些花木在摆放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园林工程的整体环境,避免将这些花木以三角形或者四边形的样式加以摆放。
4.3在水景设计中应用生态美思想
水景是园林景观中的一个特殊要素,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选用动态、静态的景观形式,通过水景的营造,可以使得园林景观焕发生机与活力,提升园林景观的生态价值与观赏价值。专业设计人员在水景的设计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融入生态美思想,首先,在水景设计上,要对园林景观的整体情况、设计风格,使得水景的布置地点、形式能够与整体的设计风格相匹配。其次,在水景的生态美设计、艺术设计方面,还需要充分考虑区域的自然环境、气候因素,比如,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情况,这就要求在园林艺术的水景设计方面,需重点考虑这一因素,如果缺水问题严重,要尽量避免在园林景观中添加水景设计,如果必须要进行水景设计,可以选择防风性以及防尘性较强的水景景观。在一些相对静谧的园林景观设计方面,水景景观设计需要符合这一设计方向,营造出水景的安静、闲适意境;而在一些相对热闹、人流量较大的园林中,水景设计应具有新颖性和多样性,充分调动人们的情趣,突出热烈、浓烈的气氛[6]。此外,水景艺术设计时,建筑结构特征、类型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水景景观的设计方面,设计人员需要注意水景与建筑风格的配套性。
4.4在园路设计中的生态美设计
园林绿地中,道路、广场的地面一般都采用的地坪装饰,这些同样成为了园林景观中的关键构成。在园林景观中,园路遍布园林的每个角落,起到了重要的道路引导与区域划分作用,使得园林中的每个景点都能够通过园路来加以连接,进而发挥园路的点缀作用。在园路的设计过程中,需坚持多样性与丰富性,用精美的图案来给人们创造更为良好的视觉体验。通过不同形状的园路设计,可以在园林景观中呈现出不同的效果,更好地引导人流、疏导交通。因此,园林艺术设计中,园路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生态美思想下,要求在园路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园路所经过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发挥园路的观赏作用、生态效益。
结束语:
近年来,园林设计虽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在园林艺术设计方面,生态美思想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个指导思想,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园林工程的整体设计风格与要求,对各个园林要素开展生态设计,使得整体设计能够在生态基础上完成,促进园林工程生态功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史新琦.生态美思想在园林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2):6701-6702.
[2]陈静锋.基于生态美视野下的园林艺术设计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7,000(001):475.
[3]蔡文慧.基于生态美视野下的园林艺术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00(009):2863.
[4]余江玲.基于生态美视野下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2016,306(06):117.
[5]门小鹏,赵鹏,陈嘉璐.山东省东营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6(03):289-296.
[6]吴孙娟,张金燕,易年成.生态美视野下的园林艺术设计[J].中国园艺文摘,2017(1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