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浅谈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孙瑞艳
[导读] 本文首先论述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孙瑞艳
        杭州正久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311400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然后以此作为研究依据,重点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控制施工原材料选取环节、加强温差裂缝的防治、明确裂缝处理方法、加大混凝土裂缝检查力度等,有力缓解和控制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给予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原因;防治措施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之下,大大增加了水利工程数量,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针对其裂缝问题,也得到了水利工程企业内部的高度重视。基于本质视角,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极容易造成裂缝问题的出现,对混凝土施工规范进行分析,在保证工程治理的情况下,鲜有的表面裂缝属于正常。由此可以看出,在水利工程质量问题方面,混凝土裂缝问题经常出现。在混凝土内外部应力的影响下,如果应力与抗拉性能不相符,极容易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出现,这对于工程整体美观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也极容易造成工程结构隐患问题的产生。
1 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
1.1 塑性收缩原因
        一般来说,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为混凝土提供缓冲时间尤其重要,为混凝土迅速成型提供便利性,而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出现失水情况的概率较高,在失水速度较快的情况下,如果混凝土没有成型,极容易面临裂缝的威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因为塑性收缩所造成的。塑性收缩的出现,极容易使混凝土龟裂裂缝速度加快,而且自然气候因素也是极其重要的,同时,基于塑性收缩原因,混凝土裂缝的中间较宽,而且两端长短也并不统一,裂缝连贯性无法形成,裂缝的最短长度为20cm,最长为30cm【1】.
1.2 温度差异原因
        对混凝土裂缝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也包括温度差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位置的温差变化较为明显,在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温差变化显著极容易产生副作用。一般来说,在混凝土浇筑后,受到温差变化的影响,在水泥水化过程中,会严重引发水化热现象。比如水泥用量为350kg/m3,混凝土至少需要释放17500KJ/m3的热量,这时对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进行分析,至少可以上升到70℃【2】。在混凝土内部中,水化热得到了大面积积聚,很难得到迅速挥发,这时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差异极为突出,如果与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承受极值不相一致,极容易使混凝土表面裂缝问题由此产生。
1.3 混凝土沉降原因
        在混凝土浇筑后,会发现结构地基土层出现暂时性松软现象,在回填工程中,如果没有用土层填补好结构的缝隙,极容易出现浸水现象,从而加剧模板沉降情况的出现。对混凝土沉陷现象进行分析,冬季更为常见,这是因为混凝土模板在冻土层上面得到支撑,面对冻土融化现象的出现,在模板底部,极容易面临沉陷事故的威胁,从而引发混凝土裂缝现象。
2 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2.1 控制施工原材料选取环节
        要想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出现,应对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原料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析,确保混凝土原材料的选取符合质量标准、规格标准等。要想确保混凝土原材料选取的准确无误,应对质量良好的沙石予以优先选择,并保证配备的水泥等级与水利工程施工需求相符。同时,还要对原材料含量或比例进行控制,选取的碎石针片状应低于10%,而且砂料中的含泥量应保持在1%以下,确保细度模数在2.4以上。
        此外,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骨料的要求也比较高,优质骨料原材料必须要具备大粒径、高强度的要求,以此来与施工原则相契合,确保混凝土表面积严密性的稳步提升,将混凝土水化热程度降至最低【3】,从而有效预防混凝土裂缝现象。
2.2 加强温差裂缝的防治
        对温差裂缝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划分为:首先,在水泥水化热的影响下,极容易增加混凝土内部水分流失速度,导致裂缝现象的出现。因此,对于采购人员来说,应确保混凝土原材料具有较高的质量性,将水泥的使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其次,由于夏季外部温度较高,所以加强对混凝土的降温处理十分重要,这时可以将适量的冰水融入到混凝土之中进行搅拌,从而确保良好的降温效果。同时还可以加强水管的设置,在水循环的带动下,以此来将降温效果提升上来。再次,对于水泥热量没有对完全消除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搅拌技术的联系性较强,这时应确保搅拌技术的合理性,在浇筑方面,将混凝土散热面积进行增加,为内部水分的散发创造有力条件。最后,面对冬季施工,应提高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高度重视,特殊天气情况下不宜施工,要确保现场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如果温度较低,应加大保护力度。
2.3 明确裂缝处理方法
        首先,表面覆盖法。这在裂缝处理方案中比较常见,主要是指通过土工膜,以此来对裂缝进行修复。在实践过程中,应先借助钢丝刷,以此来打磨好混凝土裂缝表面和周围,在裂缝表面干净后,加强环氧树脂的应用,这对于表面的吸附具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填满裂缝,最后在填充表面,覆盖好土工膜。其次,填充法。该方法主要是指沿着裂缝,对U形槽进行凿洞【4】,然后确保材料良好的密封性,以此来填充坑槽。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在裂缝大于0.5mm的宽度中比较适用。最后,注入法。在高压填充方法中,注入法有着良好的实施作用,主要是指加强高压设备的应用,在裂缝内部中填充好材料。如果裂缝深度较大,灌浆法施工也比较适用,其中,材料均可以选择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醋液材料。
2.4 加大混凝土裂缝的检查力度
        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在良好的裂缝问题解决措施中,化学灌浆法不容忽视,其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由表格可以看出,在防治过程中,必须要将检查次数和力度分别提升上来,为减少和控制裂缝创造条件。对于水利工程施工队伍来说,应细致评估客观的施工条件【5】,既要对地形地貌实际情况予以细致考察,也要对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方面的一系列问题进行预估、评估,贯彻落实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原则,保证裂缝问题得到顺利处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稳步提升,从而使水利工程项目的完工速度大大加快。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施工过程中,要想确保施工项目顺利进行,必须要提高对混凝土裂缝问题的高度重视。其中,混凝土裂缝现象经常出现,对于具有较多的产生原因,所以应基于全面性视角来加以控制。对于施工队伍和施工人员来说,必须要全面分析和研讨混凝土裂缝原因,然后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及时修复和控制裂缝问题,加大防护力度,确保良好的控制效果,从而防止对水利工程整体质量造成威胁,确保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辉.分析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J].居舍,2019(01):14-15.
        [2]翟金军.分析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J].居舍,2018(29):14.
        [3]靳晓亮,蒋毅敏.土木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7):96-97.
        [4]郭利,祁爱芳,李晓峰.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3):102-103.
        [5]张健.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5):180-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