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凡
身份证号码:42022219851108**** 安徽水安恒信劳务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市政道桥作为城市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前城市建设发展规模不断增强的现状下,工程整体运行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以此这就从很大程度上要求在市政道桥施工建设中,严格每一个基础性环节、关键技术的操作使用,遵循技术操作标准,充分满足市政道桥质量施工建设规范水平,实现投入产出效应的最大化。那么,在市政道桥所有的施工技术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较为基础性的一项技术,同时这一技术贯穿于道桥地基建设、主体结构构建以及后期道路路面的形成中,其使用范围又是非常广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道桥中的广泛性应用从根本上决定了这一技术应用的复杂性,而面对市政道桥施工环境的突发性影响因素,为了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需要总结经验,积极针对以往存在问题分析,针对性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混凝土技术;市政道桥;应用
1 引言
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是当前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必要部分,通过混凝土技术优势的发挥,促使道路桥梁工程工程建设耐久性提升,同时提升市政道桥运行寿命。基于当前混凝土技术作为市政道桥施工普遍应用的技术之一,对这一技术进行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旨在为实际市政道桥高效施工建设发挥有效的借鉴作用。
2 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
2.1 抗拉性能差,路桥面开裂
就目前来说,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路桥面出现裂缝,桥面开裂。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混凝土大都由碎石、水泥和水搅拌而成,碎石是混凝土的主要骨架,碎石能增加混凝土的硬度和抗压能力,但是它也削减了水泥的收缩效应。混凝土硬化后,水泥浆会被填充在骨料的空隙里,或者包裹在骨料表面,将骨料粘结成一体,这样的混凝土具有混凝土的良好性能,但是它的不足之处在于构成混凝土的碎石和泥沙本身就很脆弱,本身就不具备较强的抗拉力,在强大的拉力作用下,或者在长时间受压的情况下,混凝土表面的拉应力会不断降低,并致使市政路桥表面出现开裂现象。
2.2 混凝土的弹性不足,路桥面出现裂缝
由于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够好,所以为了提高路桥面的抗压强度,经常会在混凝土中加入其它掺合料,以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时候,混凝土中加入混合料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会出现惊人的变化,但是混凝土的弹性却可能因此而受到影响。如果混凝土弹性不足,而路桥面某时所承受的荷载力又分布不均,即路桥面受力不均,很容易使路桥面出现裂缝。所以,与因混凝土抗拉性能差导致的路桥开裂一样,混凝土弹性不足而导致的路桥面裂缝同样是影响市政路桥施工质量的重要问题。
2.3 混凝土收缩导致路桥面变形
热胀冷缩是所有自然物的自然属性,组成混凝土的碎石、水泥、水都有这样的属性,混凝土当然也具有这样的属性。混凝土在内外温度变化较大时,自身分子结构会出现收缩变形现象,进而在内部结构中形成应力,当混凝土所受应力大于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会收缩变形,从而导致路桥结构也发生变形,进而导致路桥面变形,给其使用带来不利影响。再则,在混凝土施工中,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混凝土中含有的水分会蒸发,水分蒸发会导致混凝土温度下降、体积缩小、硬度变硬,直至导致混凝土出现硬结。路桥面进行混凝土铺设后,如果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速度不同,路桥面也会产生收缩,出现裂缝。
3 市政道桥施工中混凝土技术应用改进策略分析
3.1 强化混凝土施工质量管控
市政道桥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强化市政道桥混凝土施工质量管控,从质量层面上严格混凝土技术各项环节操作,提升技术操作水平,为质量高水平建设发挥有效的贡献作用。
当前,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朝着环保型和节能型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施工单位要积极响应市场发展需求,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创新改进应用。一方面,在混凝土技术应用中,积极引进使用新型水泥和骨料原材料,通过新材料优势的发挥,在满足工程建设质量标准下,将新材料合理应用到混凝土施工技术中。为了保证新材料能够合理应用到混凝土新技术中,工程单位要立足于自身建设标准上,强化市场调查分析,科学选择;另一方面,面对市政道桥施工建设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为了有效控制技术操作水平,要不断优化技术施工方案,严格各项原材料进场检验控制,尤其是对于骨料颗粒大小和有无杂质等进行严格筛选检验,保证进场的合格性。在各种原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后,建设科学的存储环境,避免材料出现变质的现象,为混凝土技术合理应用奠定基础。
3.2 有效控制混凝土施工温度
基于当前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道桥中由于温度导致裂缝问题出现,在混凝土技术应用中,有效控制混凝土施工温度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工程单位在混凝土技术正式应用中,对地区性环境温度有效监测,合理选择施工时间,避免在温差较大的时间段进行技术的应用。在混凝土技术施工中,同时还应加强温度监测,结合施工进度,进行温度控制,根据温度变化及时调整,控制温差;另一方面,在市政道桥施工中,面对温度较大的情景下,可以通过冷水浇灌的方式处理,冷却处理,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满足工程建设标准,同时提升实干效率。
3.3 混凝土养护工作到位
面对市政道桥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强化混凝土养护处理是非常必要的。在混凝土养护处理中,工程单位制定科学的养护管理计划,通过选择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等方式,有效控制收缩、干缩反应,控制裂缝出现的几率。实际针对混凝土阶段性施工完成后,已经出现裂缝的问题,科学分析,合理选择养护修补措施,养护到位,提升混凝土技术应用的整体水平。
3.4 建设高水平的施工技术队伍
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中的应用切实需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施工技术队伍,队伍人员灵活掌握施工技术,能够熟练的操作应用,且针对技术应用中出现的突发性问题有效应对,保证技术一次性施工完成,控制投入成本。高水平的施工技术队伍,不断需要通过系统化的教育培训实现,而且同时要加强实地模拟训练,通过理论和技能的同时提升,为市政道桥的高水平建设配备合格的技术人员,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4 混凝土施工后期技术要点
4.1 养护环节
混凝土养护的重点在于对混凝土表层、内部等部分温度及湿度等进行掌控。道桥工程因施工场地不同,养护方式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养护还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工程中需加以重视。正常情况下,养护时间均不宜少于7天。
4.2 运营期间的监测工作
该部分工作侧重表现在:第一,裂缝预防与修复。在混凝土凝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裂缝。为充分解决这一问题,在完善施工技术的层面上,更需做好后期修复工作;第二,做好使用中质量监测工作。严格监测其在运营使用阶段的质量情况,在对质量问题及时处理的基础上,更需反思施工中技术疏忽,并及时进行纠正,避免相同问题在后续混凝土施工中出现。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为了给人们带来更加方便的日常出行,必须要进行良好的市政道桥施工。在市政道桥施工中,具有良好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过,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混凝土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缺陷,使得道桥施工的质量降低,因此需要通过对该技术的合理应用,明确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申井玉.谈高性能混凝土在道桥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7:221.
[2]赵东峰.非开挖顶管技术在市政排水管线施工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5,24:44-45.
[3]霍建科.钻孔灌注桩技术在道桥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5,1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