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及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覃永怀
[导读]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建筑项目的规模和数量都在不
        覃永怀  
        身份证号码:45022119891005****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建筑项目的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扩大,建筑工程主体施工的质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是整个建筑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对整个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建筑主体结构质量的把控是非常重要的。当前阶段,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把控,主要是通过质量检测工作来实现的,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部分完成之后,采取科学的检测方法,及时发现建筑主体结构中潜在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本文主要就是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相关检测方法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 ;主体结构 ;检测方法 ;应用
1 引言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建筑行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面对着多样化的建筑需求,工程项目主体结构正在向着越来越多元化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为了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在施工完成之后,施工单位会选择一些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测,以此来使主体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得到保障。在建筑工程主体检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在检测技术上的起步时间较晚,因此与发达国家在技术水平上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为了更好的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需要在现有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2 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基本原则
2.1 常规检测原则
        常规检测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实现抽样检测的标准化,在常规检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能够以建筑主体结构形式作为检测过程中的参考依据,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全面的分类抽样检查。对于常规检测来说,可以将整个检测过程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且具有一定传递性的,下面就来对这三个层次进行详细的分析 :(1)在第一层次中,需要将建筑的主体结构作为主要的参照依据,要能够对主体结构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以及钢结构进行详细的划分 ;(2)第二层次就是将建筑构件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与之相对的就是将建筑主体结构划分为梁、柱、墙等重要组成部分 ;(3)第三个层次就是对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进行科学的划分。
2.2 异议检测原则
        针对主体结构检测中存在的异议检测,需要遵守以下几方面的检测原则 :(1)要适当扩大检测过程的组织性,要能够有多个组织单位能够参与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工作中,要由多个部门共同完成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 ;(2)在抽样检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数量抽样检测的样本进行筛选,通常情况下达到总样本容量的百分之十即可,样本越多,获得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就越高 ;(3)在检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安排专业的监督机构,对整个检测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如果是第三方机构做出的检测方法,则需要明确标注出方案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修改。
3 建筑主体结构检测常用方法
3.1 外观检测
        外观检测是建筑主体结构检测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实测以及目测的方式来实现,对保障工程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检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能够结合工程项目的设计要求,对主体结构的外观和尺寸进行检测。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进行检查,要保证其符合施工规范,同时加强对建筑层高的检测,如果在检测的过程中发现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部分,则要做好全面的备案工作。如果在检测的过程中发现,主体结构上存在裂缝和蜂窝问题,则需要立即标记并上报,及时的采取措施处理。


3.2 抗压强度检测
        抗压强度检测指的就是对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测,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主要建筑材料,其材料的质量对主体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工作人员要能够给予抗压强度检测足够的重视。建筑主体结构抗压强度的检测内容包括 :混凝土自身的力学性能、混凝土中掺和物的性能以及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等,除此之外,在检测的过程中还要能够考虑到客观因素可能给混凝土质量带来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混凝土坍落度、凝结时间以及扩展度、含水量的检测。通过针对性的检测方式,能够使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得到可靠的保障。
3.3 砌筑砂浆检测
        在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行检测之外,还需要对砌筑砂浆的抗压强度进行检测。在当前阶段中,各个地区还没有针对砌筑砂浆的检测制定完善的、统一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因此各个地区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之间都有着较大的差距,现有的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检测方法主要有贯入法、筒压法以及回弹法等。在检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对检测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工作人员要对检测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为后期工程验收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4 建筑项目主体结构质量测量方式的运用
4.1 施工准备过程中的质量检测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决定着主体结构的质量是否达标,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因此对检测工作的质量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质量检测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对检测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同时还要对检测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以及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进行检测。如果在检测的过程中发现施工场地的土质松软的话,则在正式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做好场地的加固施工,如果施工方案上对场地的土质情况没有明确标注的话,质量检测单位要及时与施工单位之间进行沟通,并商讨有效的解决措施。
4.2 施工过程的质量测定
        在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的过程中,要能够掌握检测重点,加强对细节处的质量把控,保证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测工作都能够顺利开展。在检测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标准、材料品质、主体结构下沉率以及工程承重结构规划等方面的质量检测。在当前阶段中,建筑工程下沉问题是非常常见的,如果工程主体结构的重量较大,那么出现下沉就是不可避免的,虽然普通的下沉不会对主体结构带来严重的质量问题,但是如果沉降位置出现差异的话,就会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会严重破坏建筑力学的平衡,从而引发巨大的安全隐患。在第一轮测量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基准点和全部参照点的数据信息进行记录,之后采取每天一测的方式,如果夹角值出现较大的变动,则意味存在不均匀沉降的安全隐患,需要立即停工整顿。
4.3 建筑项目竣工过程质量检测
        在建筑工程处于竣工验收阶段后,检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一些细节处的质量监督管理,主要包括建筑的外形结构、室内规划以及空间调整等。当前阶段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大多以混凝土结构为主,因此混凝土裂缝是施工中最难以避免的问题,对于一些大型的建筑混凝土来说,还会经常出现孔洞问题,不管是建筑裂缝还是孔洞问题,都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影响。在检测工作开展时,最先使用的就是观察法,如果没有发现大尺寸的建筑裂缝,可以利用超声波设备来进行二次检测,对混凝土构件内部的质量状况进行全方位的检测,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的主要生活以及活动场所,因此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有着非常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继续加强对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的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 廖晓东 .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 江西建材,2017(10):265-266.
[2] 黄向辉 .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研究[J]. 低碳世界,2019(07):242-243.
[3] 翟晓峰 .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8(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