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
身份证号码:34252919920523**** 安徽水安恒信劳务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工程施工技术在我国重大工程建设中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有效地保证了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是建设工程中最重要的技术环节之一,在我国一些大型建设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实际施工效果十分明显。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对地基结构稳定性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传统的地基施工技术和方法无法满足现在大型和复杂建筑的稳定性要求,必须要通过新型的施工技术来加以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研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向前发展,近年来,我国建筑业不断创新建筑技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以提高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增强建筑业的社会竞争力。目前,预应力管桩基础施工技术在我国的施工过程中逐渐得到应用,这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不仅仅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同时有利于促进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高效开展。
1建筑工程中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应用的概念
预应力管桩基础施工技术是指合理应用预应力管桩基础,提高施工的稳定性和坚固性,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的承载力。一般而言,预应力管桩基础施工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基础施工技术。,即是指建筑工程地基施工过程中应用先张法预应力施工的同时应用离心成型技术,使之能够达到空心桶的施工效果;另一种是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它与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张拉时间的不同,其中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应用较为广泛。
就目前中国建设项目的建设情况来看,大部分建筑业仍然采用传统的基础施工方法。然而,这些传统的基础施工方法已不能满足当今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不利于施工质量的提高。此外,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各建筑行业设计的建筑楼层也越来越高。这也表明,如果中国的建筑业仍然采用传统的基础施工方法,施工项目的质量将得不到保证,不利于建筑业的全面发展。。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现今建筑行业的施工需求,我国建筑行业相关工作人员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逐渐引入了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然而由于我国对于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起步相对较晚,各方面的应用经验还不够丰富,并且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要点繁多,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比较多,这就极大地限制了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以致于我国建筑工程中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应用成效一直较差,同时对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造成了相当大的阻碍作用。
2预应力管桩技术的特点
2.1机械化程度高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具有机械化程度高的特点,在基础工程施工中,通过预应力管桩技术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人力。另外在施工中通过预应力管桩技术的应用,可以加快施工进度,从而确保基础工程能够按照约定时间完工。
2.2应力小且承载力大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具有很高的承载力,在基础工程施工中,主要是通过对应的机械来进行施打管桩,从而让管桩的耐性变得很大,从而使得管桩质量有了很大提升。
2.3管桩的施工速度很快
在基础工程施工中,通过预应力管桩技术应用,施工速度会有所提升,提升了施工效率,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基础工程的工费开销。
2.4管桩使用方便且不受地质的影响
在基础工程施工中,预应力管桩技术主要是通过吊装来运输,接桩速度比较快。在施工中,不受地质的影响,由于管桩的长度不同,在施工中可以随意进行搭配,从而管桩施工能够适用所有地质条件,降低经济开销。
3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技术探讨
3.1材料进场
在基础工程施工中,需要对材料进场进行严格控制。对于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严格检查,对管桩的外观各项指标进行检查。另外对于管桩的产品质量保证书和检测报告是否符合要求进行检查。
3.2运输、堆放和起吊
在基础工程施工中,对于管桩的运输和堆放,需要对支点设置变化可能对桩内生产的影响进行考虑。对于高强度混凝土堆放场地必须要平整,另外还需要有排水措施。
3.3压桩机械选择
一般要根据设计单桩承载能力和具体的工程地质资料选择合理吨位的机型。如果压桩机的吨位选择过小,可能出现桩压不下去的情况,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如果压桩机的吨位选择过大,则对施工现场地耐力的要求将大幅提高,特别在新填土、耕植土及积水浸泡过的场地施工时易发生陷机,可能造成桩位偏移大,斜桩,甚至桩头、桩身破损、上下节桩接头断裂,或上部桩体被挤坏等质量事故。
3.4沉桩施工工艺
(1)在沉桩施工中,需要合理安排沉桩顺序,采用由近而远的施打顺序进行。
(2)在沉桩施工中,需要对压桩的施工进度进行控制。为了给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提供合适时间,需要对压桩施工速度进行合理控制。
(3)在沉桩施工中,需要先施工围护结构。先施工较深基坑周围支围护结构,利用其约束沉桩带来的挤土影响,此时施工需与设计紧密结合保证足够的基础承载能力和科学的可施工性。
(4)在沉桩施工中,需要减小孔隙水压力。可以采用井点降水、设置隔离砂井、预钻排水孔(板)等方法。
4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1原材料控制
预应力管桩进场时必须三证齐全,并通过外观质量验收和监理工程师检验,质量有缺陷的桩不得使用。管桩脱模放张后即可在厂内进行吊运。在吊运的过程中应轻起轻放,始终保持平稳,谨防碰撞或滚落。直径和长度相同的管桩可重叠堆放,两端对齐,层数不宜超过5层,并设置可靠的防滚动措施。
4.2桩长控制及检查
在管桩的端部用红色油漆做出长度和桩位标记,在桩身上画出以1m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在压后一排桩之前检查前一排桩的偏位情况,打桩结束后,通过锤球法检查桩的打入深度,并纪录每个桩位的实测深度。
4.3沉桩到位率控制
选择合适型号的打桩机械,避免锤体质量过小导致管桩打不到设计标高。打桩在进入硬土层时,控制施工停歇时间,避免停歇过程中土的摩阻力增大影响桩机施工,造成打桩困难。
4.4施工过程控制及检查
管桩起吊时,检查堆放场地、起吊方法,防止桩断裂或环裂,检查桩身垂直度、焊缝质量。送桩时应检查送桩深度,并复核桩头标高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当打桩过程中遇到贯入度突变、桩头桩身混凝土破裂、桩身突然倾斜跑位、锤击过多引起地面及高速边坡隆起开裂、邻桩上浮等情况,应暂停打桩,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4.5桩施工结束后质量控制
管桩施工结束后,若有高出地面的桩头,应小心保护,严防机械碰撞。机械挖土时,应控制铲斗入土深度。打桩完毕后进行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6成桩检测
打桩结束后,检测桩身的完整性、单桩竖向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
结论
随着中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和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预应力管桩基础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不足,因此往往存在一些小问题。必须注意这些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解决,最大限度地保证预应力管桩基础的施工质量,保证中国建筑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露.建筑工程中预应力管桩地基的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20(15):61.
[2]庞尔宏.建筑工程中预应力管桩地基的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8,44(32):84-85.
[3]李求会,潘寿宁.建筑工程建设中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筑,2016.10(6):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