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蕊
西安市第四医院 陕西西安 710004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对急性中毒患者使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及患者康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并被送入急诊重症监护室100例急性中毒患者,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了合理的治疗策略,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并比较患者经治疗前后的身体状态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痛感降低,身体恢复健康。结论:多种治疗手段综合运用可帮助急性中毒患者尽快脱离生命危险,更好的恢复健康。
【关键词】急诊重症监护室;急性中毒;临床治疗;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6月1日至2020年1月12日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中毒患者。患者中男48例,女52例,男患者平均年龄(41.35±8.45)岁,女患者平均年龄(47.48±10.22)岁。患者的文化程度为:高中及高中以上56例,初中13例,小学24例,小学以下9例。患者均被诊断为急性中毒并被送入急诊重症监护室,具体症状有:深度昏迷,休克,血压异常,呼级衰竭,肾功能衰竭等。患者平均病程(1.23±0.62)月。全部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
1.2方法
针对急性中毒患者的实际情况,本科为每位患者制定了针对性的临床治疗和后续康复方案,具体方法如下:
1.2.1检测中毒类型
本科医生具有非常丰富的临床治疗急性中毒经验,患者被收治后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患者自述来判断中毒类型,并根据严重程度判断使用何种方式来处理。初步判断中毒类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有毒物质的化学特性、致死性,以及毒物进入人体的方法。
1.2.2催吐
如患者生命体征较为平稳,且其他条件合适,本科首先对患者进行催吐治疗,并辅以一定剂量的中和剂,必要时可以洗胃。
1.2.3药物治疗
本科根据患者病情酌情使用以下药物组合:解毒剂,如氰化物解毒剂、金属中毒解毒剂等;口服止痛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消炎药物,如利培酮、美洛昔康等。除此之外,对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还在术后开具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做消炎镇痛之用。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以患者神智情况、瞳孔大小和反光情况作为主要考察指标,以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作为诊断标准,具体检测内容有:血尿便常规、血生化、凝血检测、血气检测。本次研究主要考察总胆红素(TBIL)、血糖(GLU)、白蛋白(ALB)、二氧化碳(CO2)四项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分析处理,计数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经治疗后患者主要考察指标变化情况
经过检查分析发现,经本科干预后急性中毒患者的身体异常特征基本消失,身体机能恢复至健康水平。证明患者的病情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可认为基本康复。
表1 患者经干预前后的身体相关指标对比量表
类别 治疗前 治疗后
可观察的身体情况 神智 模糊、昏迷、谵妄 恢复清醒
瞳孔大小 异常扩大 恢复正常
瞳孔反光 减少 恢复正常
其他身体情况 呼吸 有明显异味 恢复正常
脉搏 不规律 恢复正常
2.2患者在干预后的急性中毒症状变化对比结果
经本科治疗后,患者的急性中毒伴随症状发生频率大幅度降低,患者的痛苦得到明显改善,身体功能得到恢复。
3讨论
本科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急性中毒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大多数的都可以恢复身体机能。本科采取多种治疗手段联合施用的方法,力图彻底解除患者的病痛烦恼,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已经卓有成效。
急性中毒的致病毒较难查清,病理变化复杂,按照成因可分为重金属中毒、化学物质中毒、食物中毒等多种不同类型,因此针对急性中毒必须对症施治。患者的口述和症状是决定治疗手段的重要依据,必须认真观察分析。另外,急性中毒一般采取洗胃治疗方法,极少数患者生命垂为的情况下也可考虑使用手术治疗。本科研究发现,多种不同的治疗手段综合运用,互相配合,可起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检查确诊后,本科首先对患者的口述情况和患者症状进行研讨分析,确定患者的中毒类型并制定总体治疗方案,在治疗前期主要使用催吐、口服药物和静养疗法,配合传统中医调养疗法,一般一周左右病情即可好转。如经过积极治疗逾三天病情仍未见好转,且患者昏迷现象未能消除的,本科考虑进行专家研讨,主要以查明中毒原因为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考虑穿刺治疗。在治疗后期,本科主要帮助患者进行功能恢复,力图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体机能。同时本院还针对中老年患者进行心理学辅导,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患者以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出院后的生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构建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方案对急性中毒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黎敏,李超乾,卢中秋,宋维,田英平,杨立山,张劲松,张新超,赵敏,赵晓东,禇沛,周荣斌.急性中毒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6,2(06):333-347.
[2]潘锐,唐亚梅,容小明,沈庆煜,谢海琴,李鹏亮,游春林,彭英.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10):787-790.
[3]张呈祥,侯明,鲍海咏,刘梅,吴海涛,宋玉,汪浩杰.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相关进展[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01):54-61.
[4]吴晨方,柴湘平,贺志飚,范晓.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7(09):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