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康复训练对小儿脑瘫康复的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8期   作者:杨锦
[导读] 目的 对小儿脑瘫康复采用家庭康复训练的作用进行探究
        杨锦
        湖北省黄石市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儿科1病区(儿童康复科) 湖北 黄石 435000
        摘要:目的 对小儿脑瘫康复采用家庭康复训练的作用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10脑瘫患儿,按照其采用不同的康复训练方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以此为基础对研究组患者辅助家庭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临床针对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中采用家庭康复训练可使康复的效果明显提升,患儿躯干主动控制能力也有效改善,可在康复治疗中加强应用。
        关键词:家庭康复训练;小儿脑瘫;康复作用
        脑瘫是指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小儿在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中脑组织发生非进行性损伤,造成患儿姿势异常及中枢性运动障碍,通常还存在感觉、行为、语言和智力等方面的障碍。当前临床上常用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如果患儿家庭康复训练不合理,会对其全面系统的康复治疗造成影响[1]。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分组对其实施常规和家庭康复训练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具体报告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的110例研究对象是我院在2017年8月—2020年7月收治的,这些患儿都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平均把这些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9:26;均龄为(1.5±1.8)岁;平均病程为(1.2±0.3)d;病理类型为5例共剂失调型、9例肌张力下降型、20例痉挛型、11例混合型。研究组男女比例为31:24;均龄为(1.3±1.7)岁;平均病程为(1.1±0.5)d;病理类型为6例共剂失调型、10例肌张力下降型、22例痉挛型、17例混合型。比较两组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参与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即物理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引导式教育、传统医学康复训练、情境模拟训练等,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项目,每日一次,每周治疗五次,三个月为一个疗程。
        以此为基础对研究组患儿增加康复训练,主要包括:(1)训练头部控制能力,包括支撑肩部加压、仰卧位拉起坐、体轴回旋等,通过抑制异常的姿势,增强腰腹部的肌力,以期最大程度的改善躯干的控制能力;(2)翻身训练,家长可选择患儿喜欢的玩具,引导患儿头部偏至一侧,并辅助其肩胛带处进行翻身,并带动其骨盆和下肢逐步变为俯卧位;或家长双手交叉,通过对患儿双下肢紧握,使其头向一侧偏,带动骨盆、肩胛带转为俯卧位,进行相应的辅助练习;(3)坐位训练,指导患儿坐在床上,并选择枕头等支撑物,帮助患儿准确的感知和体验坐位感觉;还可让患儿坐在椅子和推车上,保证与踝、膝、髋呈90°端坐位。待静态平衡训练获得理想效果后边可进行动态平衡训练,患儿骑跨于家长腹部,家长通过变换其体位,打破患儿的保持的平衡坐位,并主动探寻新的平衡点,以增强患儿对躯干的主动控制能力;(4)关节康复,引导患儿俯卧,用手或肘做支撑动作,以稳定提高上肢关节的稳定性;还可练习其绑站能力,训练脊柱和下肢关节的稳定性,并由家长辅助患儿进行下蹲或站斜板训练,在关节被动的情况下训练其牵拉——放松能力;(5)训练肌力,设置相关场景,引导患儿仰卧,训练其坐起伸手抓握高处玩具的动作,以增强其腹肌肌力;或引导其练习吹泡泡、吹哨子等,达到改善患儿呼吸肌协调性的目的。可根据患儿情况灵活安排这些训练时间,控制每次时间为15~30min[2]。
        1.3观察判断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评估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情况,根据四级评分制,临床效果与累积分值呈正比。
        判断疗效标准:患儿语言、认识、运动、智力正常显示,恢复肌张力表示显效;患儿语言、认识、运动、智力等功能有所改善,肌张力轻微异常表示有效;患儿上述功能没改善表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相关数据采用SPSS13.0分析和处理,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并分别用t和卡方检验,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根据表2可得,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粗大功能评分GMFM88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都明显上升,研究组患儿提高程度更高(P<0.05)。
        3.讨论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是一项艰难的任务,需长期坚持,家庭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参与的积极性会较大程度的影响着患儿的康复疗效,而且家属对患儿的态度也影响着康复的治疗时间。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利用墙板报、宣传栏、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患儿家属康复训练的意识,使其之前的“患儿治疗康复训练全靠医院”的理念得以转变。而且还可通过定期进行集体培训、书面资料、发放光碟等方式把康复训练的流程向患儿家长详细讲解,通过家长的有效配合,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能顺利完成康复训练内容。在患儿出院后责任护理人员还应该通过电话随访、家庭随访等方式,及时监督和指导患儿家属做好家庭康复训练[3]。
        本文通过研究可知,与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的对照组相比,辅助家庭康复训练的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88)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P<0.05)。
        综上所述,临床在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时辅助家庭康复训练,康复的效果和患儿主动控制躯干的能力都会明显改善,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价值较大。
        参考文献:
        [1]高青凤.家庭康复护理对小儿脑瘫的康复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9):73-74.
        [2]李培杰,汤佳丽.家庭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的康复作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000(002):19.
        [3]李丹丹.家庭康复护理对小儿脑瘫的康复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8,v.31;No.181(04):225-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