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英
黑龙江省讷河市第三中学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300
摘要: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更加抽象晦涩,给学生的有效学习带来不少阻碍,假如学生没有正确的方法和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就会显得很吃力,常常出现事倍功半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思维模式的发展。教师可主要针对初中数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我们都知道,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学科必备的思维能力,它是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能力的综合体,假如缺乏该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解题技巧的讲授,数学教学就会陷入盲目教学的局限中。
一、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概述
数学是以概念与命题为主要内容的学习体系,其中,概念的学习、定理的推导证明都需要通过逻辑推理来实现。总的来说,数学的学习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紧密联系的。一般情况下,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数学学习就比较强,他们可以更加快速地理解知识,并进行应用,在应用中可以灵活转变数学概念,从多个角度甚至反向角度推理解决问题。数学学习中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核心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逆向思维。
二、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固化
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依旧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他们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巧的讲解,在教学中,总是习惯将知识大篇幅地讲解给学生听,并通过一道道例题来讲解某个概念,意图让学生通过例题讲解来加深理解,学会应用。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作用没有尽情得到发挥,基本是教师讲解为主,教师甚至不是引导而是直接给出了方法,未能让学生充分思考,也没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也许有人会问道:“小学以后的数学,大部分用不到实际的生活中,那么学习那些函数、方程有什么用?”其实,数学学习固然是学习一些知识,培养一些专业性人才,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它更像是拓展人的思维,培养人的逻辑思考能力,让人的判断、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些能力对于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具有很多好处。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数学本身带有一定的抽象性,很多概念都是对生活知识或者专业知识的一些抽象性、公式化的总结,所以看起来比较深奥琐碎。在这种知识面前,大部分学生是苦难烦躁的。因此,数学本身的特点就已经让一部分学生产生了畏难、厌烦的心理,再加之不少教师按部就班,对于很多理论知识都是停留在表面的讲解上,没有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花费大量精力也不得要领,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不少困扰,在这种情势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又会被消磨不少。这些现象既给学生的学习动力带来不利影响,又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不合理
在新形势的教学环境中,各个版本的数学教材都进行了更新换代,编制的内容更加符合新时期的学习特点,这些新内容也更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希望可以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但是在新的初中数学教材中依旧大体沿用旧教材的内容,只是对知识的顺序和一些板块进行了调换改变,内容仍旧以理论学习为主,更重要的是教师依旧采用以前的教学策略,按照过往的经验继续授课,而对新教材的更新之处采取了随意取舍的做法。教材内容没有充分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也没有大幅度改革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工作就只能滞留在原地,得不到充分提升。
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了解学生思维特征,针对性培养
初中学生处于一个思维发展和身心发育的过渡阶段,大部分学生的身体都是从初中开始迅猛发育,并逐渐定型,而这一时期也是学生发展思维的重点时期。由于处于过渡阶段,学生的思维活动比较活跃,也没有完善成熟,还有很多发展空间。所以在实际思维培养工作中,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思维特征,以便展开针对性教学。
初中学生一共有三个思维特征,第一点就是思维的不成熟性。初中生的身心发育都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但并没有发育成熟,基于这种特点,初中生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其实没有完整的思维模式,在解决问题时或者看待事物时,总是喜欢用感性思维去思考问题,缺乏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第二点是思维的灵活性,正是因为学生思维不成熟,没有产生定型,所以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他们才会有更加灵活的特点,不拘泥于某一个定论中,针对这一点,教师就可以培养学生灵活思考问题的能力。第三点是可塑性强,这一点其实是由前两点决定的,正是由于学生的思维不成熟,还没有形成思维定式,所以才更容易转变,接受新的思维模式。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应用各种思维方式,逐渐形成灵活的思维能力,而不是思维定式。当然这些特点并不是所有学生的共性,而是一般特性,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一般特性就将培养方法推及每一个人身上。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是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特点,将学生的共性点与个性点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二)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学生要想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就需要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敢于质疑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将学生的思维局限在一定的空间中,也不能扼杀学生的独立思考特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保障学生发言质疑的权利,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质疑、乐于质疑,并在质疑中不断进行思考,获得积累,最终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为学生预留思考空间
以往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对所有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生怕因为自己的遗漏,让学生丢掉某一块知识,这种模式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需要自己来指导,而不能独立完成,或者不放心学生去独立思考。传统的教学模式属于灌输式和取代式的教学模式,灌输的是知识,而不是思维,教师自己亲力亲为,而不是学生自主思考。很明显,长此以往,这种做法只会浇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缩减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是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
(四)合理利用错误资源
很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总是害怕出现错误,对于学生的错误也谈之色变,他们认为学生出现错误尤其是一些不该出的错误,是学生不认真学习的结果,对这种情况,教师通常会采取比较严厉的方式去处理,以便让学生去“彻底纠正”。但其实这种“高压做法”并不能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其实,教师不妨转换一种做法,不再对错误资源畏惧忌惮,而是充分利用它们,发挥出别样的效果。比如说,自己或者一位学生出现错误,教师可以让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错误的地方在哪里,导致犯错的一些因素,并且探讨如何有效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经过学生的集体讨论,各种方法都会一一呈现出来,这些做法或许有不少是空话大话,但是也有许多值得吸取的内容,经过集体分析,犯错者可以深刻认识自己的错误,其他学生也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知识,并吸取经验,减少此类型的错误。
(五)结合实际生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由于初中数学本身的特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多阻碍,学生的兴趣很难提升上来。为了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多结合一些学生平时耳熟能详的生活事例,进行综合性讲解。这些事例可以是非常实际的,也可以是充满趣味的,通过结合,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增强,知识理解也更加容易,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会进一步增强,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王鹏鹏.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对策分析[J].文理导航,2016(5z):32.
[2]李绪亮.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对策分析[J].中华少年,2018(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