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盛世
宜昌市青岛路小学 湖北宜昌443000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体育教师须将德育教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内容与平时锻炼都关联着德育教学。依据我国现阶段体育教学现状不难发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时,始终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来解决,以此来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水平,有效完成小学体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德育;渗透方法
前言:德育教育属于心理方面的教育,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有效培养学生们健全的人格,同时与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能力培养要求相符。体育教学更应注重德育教育,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身体能力,培养及磨炼学生们的意志力,培养学生们的规则意识。小学体育教师通过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在完成运动教学的前提下,对小学生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来进一步指导学生们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非常有必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1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没全面了解德育理念
当前教育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大,很多教师和家长认为智育才是最重要的,而忽略了德、体、美等方面的影响,而素质教师就是将德智体美劳进行有效融合,而当前教育中,我们并没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德育作为五育之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具有良好德行时,人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才能实现协调发展。一部教师错误认为,在课堂上只要教会相关书本知识即可,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根本没有将德育教学落实到实处,当成教学任务,正因为这部分教师的不重视,使得很多教师不能够深层次理解德育教育理念。所以,不能将德育教育有效渗透到教学课堂中,是不能真正发挥到积极促进作用的,无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1.2综合教育评价体系的缺失
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同时也是造成体育教学德育渗透工作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的原因。在小学体育公开课中,因为缺少健全系统的体育教学德育渗透评价标准,因此,公开课的参与者继续使用传统的评价模式,一味追求学生的运动技能,从而忽视了德育渗透性评价的重要价值。
1.3内容抽象,方法落后,德育教学不成熟
在长期应试教育影响下,现行教育教学只关注智育教学,德育教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尽管个别学科教学中,教师融入了德育教育,但是其教学内容十分抽象,不能成功吸引学生兴趣。德育教学不是单纯地说教,而是需要教师融入到一定情况,让学生从中得到感悟。当前教材中德育教学资料严重脱离了生活实际,导致德育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节。
2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2.1教师需要多途径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基于学术研究可知学科教师通过对学生们开展德育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实现健康的发展,也可以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利于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所以体育教师需要对班级学生开展德育教育,通过德育教育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热认知,也能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根据小学生体现出的成长需求和课程基础,体育教师需要多途径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重视进行德育教育。首先,体育教师应该重视个人素质的提升,强化自身的授课能力。体育教师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度探索,重视对先进教学思想和方式的学习,这样可以提升自己开展体育教学的综合能力。其次,体育教师需要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融入。通过情感融入可以对学生们进行针对性的德育教育,让学生们得到更好的情感引导。如进行竞技比赛教学时,体育教师可以融入拼搏和勇于挑战自我的情感,利于学生们养成良好的精神认知。最后,体育教师应该重视和班级学生开展情感互动和交流,这样能强化德育教育的渗透效果。
2.3开展纪律教育,强化小学生们的纪律意识
本文认为体育教师通过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可以在完成运动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们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促使学生们得到更好的成长引导。体育教学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身体能力的锻炼,重视对他们开展意志力的磨炼和培养,也能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所以基于体育课程的特色和小学生体现出的探索需求,体育教师应该开展纪律教育,强化小学生们的纪律意识。纪律是学生们应该具备的一项能力,有着纪律意识才可以投入到各项活动中,也可以在遵守纪律的基础上有序开展活动。所以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纪律教育,重点强化班级学生们的级纪律意识,利于德育教育的合理渗透。
例如体育教师在开展球类教学时,应该对小学生们进行规则意识的讲解,指导他们在规则引领下从事体育运动。以篮球为例,体育教师在讲解投篮等技巧内容时应该告诉学生们运球和投篮应该遵守的原则内容,不能让学生们出现走步等错误的行为。同时,体育教师也需要告诉小学生们规则的重要性,指导他们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开展各项运动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融入思政课程中的规则内容,让学生们对规则意识开展正确的理解和认知,提升班级学生的价值认知。通过进行纪律教育,体育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们对规则意识进行有效的探索,也能在体育活动中实现纪律意识的培养。这样可以让班级学生对规则意识进行深度的理解,强化他们的规则意识,利于学生们实现健康的成长。
2.3根据教材特点,把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
在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并要求教师全面剖析教材,从而充分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点、教材特点以及德育工作重点来准确找到教学切入点。比如,在进行长跑教学时,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而在开展篮球和足球运动时,应注重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还应根据项目特点以及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器械的适应方式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比如教学期间,势必会用到大量篮球,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课前主动器材室取篮球,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服务他人的意识,通过合理地布置活动场地,来断不断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通过设备维修养护,来增强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上述研究表明,将德育教育有效渗透到体育教学中,是需要一定技巧的,但是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切入,教师需要尽量参照教材内容来选择适合的德育教育方式和素材,牢牢把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对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
2.4完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
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良好效果,使体育课程不再无足轻重,学校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现行体育教学建设的评价体系。同时,每次学习都要对教师进行考核。同时,要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研讨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因此,对小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绩效评价,可以极大地激发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积极性,从而保证体育活动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和体育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始终贯彻德育教学,教师还应结合实际生活情况,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保学生生理、心理全面健康发展,实现新课程大纲的目标和要求,并培养具有能力和政治诚信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邹美文.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探索[J].体育师友,2018,41(05):8-10.
[2]梁丽容.浅析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6):106-107.
[3]张杨红.简议体育教学中的德育体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1(05).
[4]包幕昌.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教育艺术,2011,34(1):220-221.
[5]滕飞,闻又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1,11(17):69-70.
[6]王亚奎.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9(0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