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建强
山东省滨州市高新区中学
卢梭曾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 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 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 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如果学生能够对历史产生兴趣, 他们就会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这是历史素养培养的前提和基础。笔者认为,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故事元素、开展实践活动、利用乡土资源等途径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一、引入故事元素
历史是一门充满趣味性与人文性的学科, 古今中外无数历史故事、名人轶事构成了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不妨引入故事元素, 吸引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的关注,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远古的传说》一课教学过程中, 教材第13页有这样一段话: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 诸侯错居, 接触交通, 各去小异而大同, 渐化合成一族之行, 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段话, 教师可以讲解黄帝与龙的起源这一故事: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龙, 远古时代, 人类为了表达对自然力量的崇拜, 就将各个部落的图腾崇拜元素集中到同一种生物身上就成了龙。仔细观察龙的形态, 可以在它身上看到牛的头、鹿的角、驼的头、兔的眼、蛇的项、蜃的腹、鱼的麟、鹰的爪、虎的掌、牛的耳。早期社会生产力低下, 人类出于对自然的憧憬乃至畏惧, 崇拜比人类强大的自然力量, 这就是图腾产生的社会基础。黄帝打败蚩尤和炎帝之后, 巡阅四海八荒, 从原来各部落图腾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组成起来, 就创造了今天所看到的龙的形象。这一故事生动解释了“各去小异而大同, 渐化合成一族之行”这一主题思想, 学生不仅听了故事, 还正确认识了教材内容, 可谓一举多得。
二、开展实践活动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适当开展一些实践活动, 将学生从座位上解放出来, 寓教于乐, 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操作之中爱上历史, 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妨展示一些新石器时代人们生产工具的图片, 请学生猜一猜这些工具是用来做什么的。在钻木取火工具展示环节, 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钻木取火的工具, 鼓励学生自己尝试如何人工取火。学生在动手过程中, 进一步了解到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类人工取火的情景, 趁学生兴致高涨、跃跃欲试之时, 教师再向学生讲解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聚落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知识就容易得多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边动手体验, 一边思考: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经掌握人工取火技术, 那么使用人工取火进步在什么地方呢?人工取火石器的使用, 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如何理解恩格斯所说的“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类支配了一种自然力, 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这句话?学生通过动手探究, 可以明白新石器时代人们利用打制石器掌握人工取火技术, 标志人类可以随时取火, 说明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创造, 为原始先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所以恩格斯才会说“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类支配了一种自然力, 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三、利用乡土资源
“谁人不说家乡好”, 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应用是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一条新思路。历史教师可以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将本地乡土文化与历史事件相互融合, 拉近学生与历史知识之间的距离, 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山东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整理本地乡土历史资料, 并用多媒体呈现出来, 加深学生对本地历史文化的印象,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讲解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相关知识时, 可以引入孔子与齐鲁文化等内容, 给学生一种亲切感, 激发他们自觉学习历史知识的欲望, 课余时间, 还可以开展一些走进乡土文化的活动, 例如讲解秦汉时期历史知识时, 带领学生实地参观齐长城, 感受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的文化知识。二十一世界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 为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本地乡土文化, 全体历史教师应当通力合作, 建立本地数字乡土资源宝库, 对学生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增强学生对本地乡土文化的认同感, 树立学习信心, 保持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更新教学理念, 加强对兴趣教学的理论研究, 并结合教学实践, 不断进行修正与补充。本文是笔者对初中历史兴趣教学的几点拙见, 还望诸位教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