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忠训
西盟县民族中学
摘要:初中历史是一门比较重要的科目,但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历史课堂上更是不可思议,教师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功课做得不够充足,从而导致课堂上知识点讲授不充分;课堂教学上缺乏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会合理记笔记;历史课堂上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并且教师不能很好的将多媒体教育技术和课堂教学过程相结合。
关键词:初中历史;传统课堂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
者来到云南边陲地区从事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工作已快两年有余,对当地部分学校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这些问题的认识主要源自笔者的所见所闻,与同行的交流,以及自身的课堂教学经历所得。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原因
1、教师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功课做得不够充足,从而导致课堂上知识点讲授不充分
笔者通过多次参与A县X中学的历史科目公开课、听老教师的历史课以及与同行交流后发现,部分老师没有认真深入的去研究教材、研究学法与教法、研究学生,而是现学现教,上课前翻看一下课本,对本节课所要学的知识点有个大概的了解,根据原有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去教学生,从而导致课堂上对知识点的讲授不充分,讲解不够全面详细,以至于课堂上学生不感兴趣,思想开小差,有发呆的,有昏昏欲睡的。笔者听过A县X中学Y老师的一节公开课,内容是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Y教师对教材知识点及体系未能很好的把握,对学情未能很好的了解,以至于整堂课几乎是教师在重复知识点,照本宣科,而课堂教学环节学生几乎没有参与,从而导致整堂课枯燥乏味,学生心不在焉,瞌睡打盹。
2、课堂上仍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A县X中学的一些历史教师课堂教学模式仍旧是满堂灌,忽略了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及理解能力,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交流环节较少。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是教育与被教育、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在课堂上,学生几乎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连发表见解的机会都没有,许多时候是教师在一言堂,在拼命的给学生灌输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被扼杀,这将难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历史的能力。
3、历史课上学生缺乏该有的积极性
历史课上学生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师自问自答,氛围不活跃,看不到活力,笔者认为其中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是因为初中历史教学内容过多,任务过重,而中考分数占比较小。故此部分教师为了中考的10分,大搞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增大,从而厌烦课堂,无心学习历史知识。二是部分教师的历史专业知识储备不够,讲授方法难以激起初中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少部分教师课堂上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将教材念一遍,勾勾画画,缺乏历史教学语言艺术魅力,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三是课堂上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较少,学生讨论较少,未能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在教学上也未能做到因材施教,没有很好的注重个体的差异性,而是进行“大锅饭”教育,压抑了学生个性发展。同时,未能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进行正确、全面、合理的评价,而是简单的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同时课堂上没有合理的安排或教会学生记笔记。
4、课堂教学上教师不能很好的应用多媒体教育技术
根据听课和同行交流后发现A县X中学部分历史老师对于教育技术的应用存有一定问题,不能合理的处理好教材与多媒体课件之间的关系,一些教师不重视教材,忽略了教材,然而许多知识点却是源自教材。就以A县X中学来看,一些历史老师,脱离了教材,脱离了板书,课件制作过于美观化,不顾及重、难点,只顾课件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却忽略了学生思维和学习方法的启发诱导。
二、针对上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谈几点建议
1、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改变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运用各式各样的教学手段,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
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3]。故此应该改变满堂灌,学生消极、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重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分析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课堂上要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运用历史素材、历史影视剧、历史图片和历史典故等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课堂环节中应该加强引导,教会学生分析历史问题,找出历史事件的原因及意义。
恩格斯曾经批评普鲁士学校:“流行着一种非常可怕的背书制度,这种制度半年时间就会使一个学生变成傻瓜”[2]。故此,课堂上应多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少采用死记硬背法,多采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历史的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和对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信心,调动积极性,发自内心的学历史,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当然,教师还应该合理适当的安排学生记笔记,笔记能够贯穿课堂教学整个过程,让学生跟上老师的思路和节奏,有利于学生高度集中精力。
2、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要把历史课堂讲“活”,一定要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各教学环节要设计合理,前后知识点衔接得当。当然备课不能只是思考自己如何去教,还应特别注重学生怎样去学。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师是教材的“主人”,而不是教材的“奴隶”[1]。故此教师要用教材来教,而非教教材,要深入钻研分析教材,吃透理解掌握教材[1]。同时,历史学科的知识特点和学科结构特征要求教师要对初中历史教材进行重组优化、丰富和补充教材欠缺的内容,把与该课内容相关的材料或所熟悉的历史知识,整合在教材之中。如此,教师更有底气,才能更好地拿出精气神,讲出真善美,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才会更有深度。
初中生求知欲强,可塑性大,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来分析学生,从而为教学做好铺垫,对学生越了解,教学会越顺利。比如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这一课中,笔者有意识的选了一些佤族、拉祜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图片和节日等(因为笔者工作地少数民族居多),将其呈现在课堂教学课件中,让学生参与进来,相互讨论,七嘴八舌,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的见解,整堂课下来全班同学异常的活跃与兴奋,满脸的获得感与喜悦感,就连平时上课爱睡觉的少部分学生,本节课从头到尾头脑都是清醒的。列夫.托尔斯泰说:“如果教师既爱他的事业,又爱他的学生,那么他就是一个十分好的教师了”[3]。因此,要学生在历史教学课堂上有活力,充满激情,需要我们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领会新课改的精神,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教师要深入学习领会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学习,多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交流互动,让其辩论,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培训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善于课堂提问,提问是一门艺术,所问的问题要源自课本,所问内容要明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来问。
4、学会和掌握一些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基本操作
今天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手段已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1]。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新思想观念,与时俱进,要改变以往初中历史课堂上用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能力,将它充分运用到历史教学课堂之中。历史学科有着大量而又丰富的影视作品、历史图片、历史遗迹和历史材料等教学素材,这有利于丰富我们的教学课件内容,有利于形象生动直观的进行课堂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课件、板书、教材以及对学生的引导结合起来,这样更有利于教学过程的进行和教学目的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