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清友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南关小学 274900
【摘要】新时期下,中国以改革创新发展的道路走向了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付出。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要想把孩子们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之才学校教育起着重要作用,而德育教育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环节。现在,由于受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孩子们的思想品质、道德素养存在极大的差异,尤其对农村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困扰。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原因分析;基本解决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少年儿童是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想要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素质高尚的人才是一个长期、艰巨过程。由此,学校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它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政治思想的认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教育改革中素质教育所倡导的重要方向。一个人要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首先要品德高尚。现在我们这儿的农村德育教育出现了一些缺失,学生说脏话、不懂礼貌、不讲卫生、自大自傲等不良现象时常发生,引起了家长、社会的普遍关注。
一、原因分析
1、师资力量的缺乏
近年来,农村学校中青年教师缺乏,一些年轻老师向往城区学校环境和居住方便等原因,年轻的教师队伍不断流失,促使农村一线教师年龄逐渐增大,四五十岁的居多,造成了整个教师队伍的“老龄化”,知识结构老化,创新、改革能力迟缓。一位老师带两门、三门课程是常见现象;另外,除了上好课还有一些其它教育工作要完成,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这种现象形成了恶性循化,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受到限制从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产生了懈怠,学生的思想品质怎能跟上时代步伐?
2、留守儿童现象严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许多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跟随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照料致使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增加,基本占到学校总人数的60%左右。由于监护人未形成有效的监管教育责任使学校德育教育难以推进。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关怀和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爷爷、奶奶岁数偏大,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教育理念受到很大制约,这种隔代教育现象出现诸多不尽人意之处。另外,孩子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一年半载不回家一次只是打个电话和孩子进行简单的沟通,这种交流难以给予足够的关怀,缺乏了这种基本的情感沟通和交流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产生了陌生感,心理和情感逐渐形成了不健康因素,使身心受到自卑、自弃、孤僻、不善言谈等不良习惯。
3、职称评审制度因素
教师职称的晋升是每位老师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最复杂的问题,这与切身利益相关。当下教师职称的评审制度与教师的教学成绩、教学证件是密切相关的,老师们想要得到晋升机会教学成绩是第一要素,教学成绩差年度考核等次不会高,所以老师们辛勤努力提升教学成绩;另外,还需取得一些和职称评审加分相关的证件。而德育教育又没形成与职称评审相关的评价体系,这就说明学校德育教育的落实和实施是有难度的,即使进行了一系列的德育教育也是昙花一现。
二、解决农村德育教育的基本策略
1、完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
学校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德育教育评价机制。校领导要研究制定德育教育工作方案并与教学“一路纵队”、年度考核相融合,激发和提高全体教职工对德育教育工作重要认识。学期末将每位老师的评估结果公示进行得分并颁发荣誉证书。在年度考核时以两学期的德育教育得分进行加分,这样才能将德育教育推进,增强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2、加强教师队伍德育教育课程培训。
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能否有效地实施,必须有一支坚强的队伍。学校领导应深入研究德育工作指导方向,拿出一部分经费用于教师德育管理、传统文化、政治思想、创新观念等方面的培训。每学期开展一次专题讲座,组织一场大型的主题教育活动,每月组织一次级部班主任交流会,每学期组织一次全体班主任交流研究会,每学年组织中青年教师对德育教育课题进行探索、研究,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才能当好学生的“领路人”,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的优秀学生。
3、优化教学环境。
有句话说“优良的环境造就人,不良的环境影响人”,这充分说明了教育教学环境对学生身心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只有拥有一个和谐、温馨的教学环境才能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养。一是,构建良好的班集体。一个优良的班集体具有凝聚力、创造力等功能,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奋发精神,这就需要老师去做孩子的“有心人”。引领学生积极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校园活动,如:拔河比赛、田径比赛、讲故事比赛、古诗词朗诵、传统文化知识竞答、小手拉大手等。二是,组建优秀的班委会。班委会成员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对班级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使班级的同学团结起来,使班里的同学在生活中成为好哥们、好朋友,在思想和学习上凝聚在一起共同进步。
4、构建德育教育模式。
在国家课程编排上涉及了一部分德育教育教学,例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但两本教学丛书还不能较好的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所以学校要根据实际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德育教育模式。学校要组织教师从自身出发研究对策,什么样的德育教育方法更适合本校学生的健康发展,能使学生的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总之,学生的道德素养、思想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过程。学校根据实际和学生的特点积极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是对学生的道德修养、观念信仰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共同努力、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