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处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称呼问题

发表时间:2020/9/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期   作者: 张泽轩
[导读] 在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时,由于国家、文化理念、思维方式等差异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张泽轩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前言:
         在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时,由于国家、文化理念、思维方式等差异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则案例“一位年轻的女汉语教师每次上课都直呼一位六十多岁的日本进修生的名字。这引起了班上一些日本和韩国同学的不满,他们觉得这位年轻的女老师直接叫长辈的名字是不敬的表现。而班上的法国和美国学生则认为,老师对所有学生都叫名字,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班里的学生构成多元化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常态,在面对年轻学生和年长学生共同学习的情况,我们该如何正确处理称呼问题?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称呼 思维方式差异  对外汉语教学

发现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高。世界各地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间教室一起学习汉语,免不了要进行跨文化交际。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同时,由于所接受的理念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必定有所差异。在看待年轻的女汉语教师直呼一位六十多岁的日本进修生名字的问题上,日韩学生比较注重礼仪,尊重老人。认为这位年轻的女汉语教师直呼六十多岁的日本进修生的名字是对长者的不敬。而法国和美国的学生崇尚自由平等,认为老师对所有人都叫名字并无不妥。
分析问题:
         日本是一个十分注重礼仪的国家,无论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日本人都很注重自己的举止。在日常交际中,日本人十分喜欢使用“请多多关照、照顾不周、您辛苦了、我并没有做什么这都是我应该的”等敬语或自谦。根据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十分注重礼仪,在待人接物方面尤为甚之。据社会调查反映,在日本的学校中,师生之间十分注重问候和称呼。在高校中,学生向教授询问问题都使用敬语,教授在为比自己年龄大的长者答疑解惑时也会使用敬语。
         韩国在地理位置上离日本很近,二者都属于亚文化圈。韩国也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国家。在日常交际中韩国人主要使用敬语、平语、半语三种形式。在双方第一次见面 ,或与长辈、前辈交谈时一定要使用敬语来表达对对方的尊敬。在韩国和日本你经常能碰到一边说着敬语一边鞠躬的人。在我们看来可能会有一点小题大做,但这种行为在他们国家却很正常。
         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韩国学生和日本学生自然会觉得年轻的汉语女教师直呼六十多岁的日本进修生名字的行为不对。

不符合他们平时的称呼原则,也未能彰显他们对长者的敬重。
         反观之,法国是一个浪漫的国家,他们热情奔放。例如他们会在双方第一次见面时主动行“贴面礼”,而这样的打招呼方式在亚洲人看来过于亲热,甚至反感。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会直呼朋友甚至父母的名字。他们觉得名字只是一个人的代号,就是用来称呼的,直呼对方名字并没有什么不合适。
         美国素来崇尚自由平等,讲求人权。他们看来,如果所有人都是一样的,那他就不会搞特殊化。在日常交往中,他们也会直呼对方名字。美国人喜欢有话直说,从不拐弯抹角。在和别人交谈时,美国人也很少使用敬语。
         从宏观看,西方文化较为开放不是很注重形式主义。法国和美国学生认为这位年轻的女教师对班里的每个人都直呼名字体现了平等性,因此他们对这样的行为并无异议。
解决问题:
         这件事所呈现的现象折射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的矛盾,经过综合考虑针对该问题现提出以下三种解决方式:
方式一:
调换班级。既然该问题是由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群体思维方式不同所引发,我们可以选择在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时将同一文化背景的学生分在同一班级。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一些不必要的文化冲突。但该方式也有一定弊端,同一文化背景群体一起学习汉语少了其他思维碰撞,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可能会出现日韩班过于含蓄沉默而欧美班过于热情开放的两极分化局面。
方式二:
选择尊重异议学生。日韩学生之所以对年轻女汉语教师直呼六十多岁日本进修生的名字表示不满,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觉得老师不尊重长辈。这位教师可以在日后的教学中上不直呼这位高龄日本进修生的名字,而结合日本的礼仪习惯改为在他的名字后加さん(中文发音类似sang)来表尊敬。该方式可以有效消除不满,但特殊化称呼是否会引起法国和美国学生的不满我们不得而知。
方式三:
带领学生入乡随俗。既然是汉语教学,我们可以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每个人起一个别具特色的中文名。在课堂教学中,直接称呼他们的中文名字并鼓励他们互相练习称呼,一方面达到了人人平等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汉语口语练习。在学生学会自己名字的正确发音后,再教他们一些汉语敬词,如“先生、女士、小姐”等。将汉语敬词使用场合和中文名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按照中国人的称呼习惯来称呼。这样不仅能减少不满,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对方所在的文化背景还因考虑对方的心理和态度。综上,我个人推荐用第三种方式来解决本案例中所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彦珍 从称谓看中西文化差异【J】教育革新 2007 [09]
[2]薛凌 中国文化与欧美文化交流合作的现实理路【J】人民论坛 2019[28]
[3]张丽 称呼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D】西北大学 2010
[4]唐敏 日本学生汉语称呼语的习得研究及教学对策【D】复旦大学 2011
[5]柯蕾 文化差异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应对策略【D】苏州大学 2013
[6]李宝贵 文化差异与对外汉语教学【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95 [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