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与实施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20/9/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期   作者:黄俐花
[导读] 中国自2001年6月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至今已经过去了19年

         黄俐花
          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四川省攀枝花市,617000

         中国自2001年6月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至今已经过去了19年,而国外相关的研究时间更长,随着新课程实施的全面落实和逐步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很长一段时间来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基本上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理论格局。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比较早的大致可以追溯到杜威的“活动课程”和卢梭的“自然教育”。自从杜威对活动经验课程做出较为系统的理论阐释后, 世界范围内课程综合化的走势也逐渐明显。在近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则更加有力地强化了此种趋势。于是,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纷纷调整课程结构, 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例如美国的“综合实践性活动课程”,法国的“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殷伟.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罗山县L高中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12.6.
3殷世东.美、俄、法三国中学综合实践课程常态化开设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1):60.
]等。下面就几个国家的相关研究作简要说明。
         美国的“综合实践性活动课程”,主要包括自然与社会研究、设计学习和社会参与性学习三个方面的内容。(1)自然与社会研究。“科学、技术、社会”是美国中学课程中比较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它包括自然研究、社会研究两个大的方面,主要通过调查研究和问题研讨两种方式来学习。(2)设计学习。设计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的自主设计和实践操作、强调解决学生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应用性学习课程。(3)社会参与性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强调学生要多接触社会现实,参与社会生活,并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性活动,如社区服务、社会调查、考察和访问等。社会参与性学习一般都与不同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方式和发展状况有关,所以它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本地历史和认识社会现实。总地来说,美国的综合实践性活动课程大都体现了综合实践性、主体研究性、社会参与性和生活性等特征。2
         从2001年1月起,法国的普通高中开始全部开设“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活动”课程(简称TPE课程)。其课程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是学习活动方法的多样性,主要包括接受、探究、应用等基本的学习活动方式。二是学科知识内容的综合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和掌握学到的知识。他们普遍认为,学科教学的分隔会成为影响学生获得一般概念、建立学科之间以及与周围环境之间联系的障碍。3TPE课程要求学生从高二年级开始进行,一个课题的研究要持续两年的时间(高二主要做选题和围绕课题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工作,高三做研究工作),教师对学生高二年级的成绩作单独评价,高三时教师会把评价结果折算后计入该学科高中会考的成绩内。
         2000年,日本提出了“综合性学习时间”这个全新的领域,它是与学科教育、道德教育和特殊活动教育三大领域并行的。提出“综合性学习时间”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学校创造性地开设适合地区和学校的、横向的、综合的、基于学生的关注和兴趣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发现课题、自己学习、自己思考、主体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掌握调查方法、信息收集方法、归纳方法、发表、报告、讨论等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养成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人生观。4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它自从被提出以来就受到教育界相关人士的高度关注,因此,在短短15年内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根据中国知网CNKI关键词搜索数据统计如下:
[4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中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37.
5为了研究更加具有相关性,本数据是在中国知网中指定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用数据统计功能得出。如不采用本方法就有接近10000000条记录。]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计预测模型图[6 该图表由微软excel2016中“预测工作表”分析得出,其中置信区间设置为95%.]6

         由上图我们可以知道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方兴未艾。从2001年国家提出该概念以后,研究一直不断,每年呈递增趋势,根据预测表明在今后几年之内每年至少有接近20篇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论文发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众多文献中有一篇博士论文,多篇硕士论文。这些研究主要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和课程实施研究两个方面。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
         关于理论探索主要集中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特性、价值等三个方面,不同的学者给出了相关的界定。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代表性的学者主要有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

钟启泉认为其内涵是“超越了传统的课程教学制度---“学科、课堂、评分”的束缚,使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乃至虚拟的)学习环境之中, 综合地习得现实社会及未来世界所需要的种种知识、能力、态度的一种课程编制(生成)模式。”[7 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 涵义、价值及其误区[J].教育研究, 2002, (6).]7郭元祥教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8 郭元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J].当代教育科学, 2003, (4).]8
         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征问题,孙泽文认为“它具有独特的功能和独特的价值”,综合活动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实践性”、“整合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9 孙泽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再认识:内涵与特性[J].新课程研究,总第179期,2010.3.]9等五个特征,兼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特点;其余学者大同小异,但全都突出了“实践性”的特点。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问题,张华、仲建维认为“支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独立地位的根本价值取向”就是“回归生活”。[10 张华、仲建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分析和问题导向 [J].当代教育科学2005,(12).]10刘文甫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形态,打破了原有课程独立而又封闭的固有格局,把关注‘完整的人’作为教育出发的基点,唤醒了沉睡的文本知识,引导教师和学生以‘研究’的形式动态化地催生新的认知,推动师生生命在课程学习和共同构建的过程中获得更新。” “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有利于构建学校课程文化,有利于塑造综合型教师,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素质。”[11刘文甫.也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J].吉林教育:综合, 2011(1).
12苏洁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综述[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9).]11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层面
         随着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础理论的研究逐步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中心转移到了课程的实施层面,总结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课程实施中存在零实施与假实施、实施窄化和实施低效化等问题,二是知识主义和技能主义取向,三是活动主义和体验主义取向。同时,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师资建设、课程资源利用、教师的有效指导、课程评价等四个方面。12
         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发达国家和地区课程设置的综合化、实践性趋势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国际接轨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总体而言还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层面,加大对地域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从而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深入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改革和发展;这需要我们构建一个自上而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体系,从顶层设计开发到具体实施,再到课程评价,构建一个科学有序的闭环,使之能够适应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发展要求,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殷伟.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罗山县L高中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12.6.
         3殷世东.美、俄、法三国中学综合实践课程常态化开设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1):60.
         4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中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37.
         5为了研究更加具有相关性,本数据是在中国知网中指定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用数据统计功能得出。如不采用本方法就有接近10000000条记录。
         6 该图表由微软excel2016中“预测工作表”分析得出,其中置信区间设置为95%.
         7 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 涵义、价值及其误区[J].教育研究, 2002, (6).
         8 郭元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J].当代教育科学, 2003, (4).
         9 孙泽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再认识:内涵与特性[J].新课程研究,总第179期,2010.3.
         10 张华、仲建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分析和问题导向 [J].当代教育科学2005,(12).
         11刘文甫.也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J].吉林教育:综合, 2011(1).
         12苏洁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综述[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9).
作者简介:黄俐花,女,汉族,单位省市:四川省攀枝花市,职称:中小学一级,硕士学历,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