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应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9/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期   作者:邓文航1 瞿艳2*
[导读] 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邓文航1   瞿艳2*
         1.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2.昆明市晋宁区人民医院      云南 昆明  650600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在具体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及时干预学生心理危机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教育人员必须对其加强重视,确保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保障学生整体发展,本文首先分析干预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要价值,然后以此为基础,综合探究具体干预策略。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引言:
         高等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心理危机干预具体是指通过科学应用心理学方法,对心理状态出现危机的群体和个人及时有效地实施心理援助,实现学生心理平衡状态的及时恢复与合理构建,有效降低出现恶性事件的可能性。为了进一步明确高校辅导员如何更为高效的应对学生心理危机,特此展开本次研究,希望能够推进我国现代高校教育的有效发展。
         一、干预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要价值
         (一)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在现代社会政治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的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效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惑和矛盾也在不断增加,在学生心理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开始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等院校在具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时刻把握学生教育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对大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的科学培养,使其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自强自律,自尊自爱的优良品格,实现学生抗挫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此,高等院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二)保障学生整体发展
         通常情况下,大学生群体存在依赖性和独立性交织,理智与情绪并存,识别能力差而求知欲强烈等特征,理想脱离现实生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自我矛盾的情况。而随着现代竞争形态的日趋激烈,外界因素会对学生心理状态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使其产生心理危机,会在一定程度内冲击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对其产生很大程度的消极影响,进而影响学生正常成长[1]。辅导员在开展日常工作时,需要深入研究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具体特点和相关规律,寻求解决策略,保障学生整体发展。
         (三)推进高教事业发展
         高等院校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培养现代人才是其相关工作开展的主要目标,还在具体培养大学生群体时,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成才和成长,生存与发展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矛盾,学生受到各种压力和矛盾的共同影响,会对现有管理制度产生一定的不满情绪,进而威胁高校的稳定发展,对高等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会造成很大程度的不利影响,基于此,辅导员需要积极干预学生心理危机。
         二、高校辅导员干预学生心理危机的具体策略
         (一)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辅导员需要针对学生心理特点,深入学生内心,合理优化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在此过程中,辅导员需要针对心理健康科学开展教育讲座,积极宣传心理保健知识,确保学生对自己心理特征具有更为明确的认识,进而使其进一步明确心理问题的具体症状和危害,实现学生心理保健意识的有效提升,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心能够自我心理进行科学调节,通过网站,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多种途径,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使其具有更高的自助能力[2]。对于可能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负性事件,需要在整个环节对其进行充分的宣传与讲解,针对具体事件,科学开展危机干预讲座,确保学生对心理障碍机制具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明确出现心理危机的征兆,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观的科学树立,使其能够更为充分的应用朋友,同学,亲属等社会资源,对自身心理问题进行更为有的解决,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心理健康教育是其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
         (二)合理构建访谈制度
         辅导员需要合理优化服务理念,确保以人为本,有效结合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访谈制度的科学构建,与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沟通交流。在此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过于被动,在教育人员可以通过走访任课教师,班主任,宿舍等多个方面,明确学生具体状况。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时,还需要合理应用心理辅导技术,当学生感情,学业和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时,教师需要注意,不能直接否定学生或提出决定,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和学生共同面对问题,使其明确该阶段出现该种问题的普遍性,确保能够对其正确看待和应对,对自身拥有的资源和优势进行深入分析,积极向外界寻求帮助。辅导员通过倾听和接纳,能够进一步明确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更为深入的自我探究。在此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存在自杀倾向时,需要保持冷静,接纳学生,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学问学生是否曾经出现自杀的想法,高度重视任何自杀迹象,寻求他人帮助[3]。在此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自杀的危险性相对较高,则需要立即采取策略,紧急处理。
         (三)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在大学生群体学习生活过程中,各种社会文化会对其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而大学校园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会对其学习生活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校园文化会对其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辅导员需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活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凉良好,校园文化的有效弘扬,对学生社会心理环境进行科学改善。例如,辅导员可以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激发,保障学生身心发展的健康性科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学生深入基层,接受基础训练,磨练学生意志,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与此同时,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时,还可以有效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全面提升学生的行为方式,心理素质和思想观念。以活动为载体能够确保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个人专长,强化学生交往,使其在学习生活中具有更高的自信力,能够更高程度的适应各种环境,对其心态进行科学调整,进一步明确健康的生命价值和重要意义。
         (四)改进信息通报网络
         首先,辅导员需要在班级内科学配对心理健康宣传员,同时,在每个寝室进行心理委员的科学设置,确保学生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能够更为充分地发挥自我服务,自我调试以及自我教育的功能。通常情况下,学生骨干与学生距离最近,能够更为深入的了解学生个体,可以对各项信息进行更为及时的收集和反馈,协助辅导员更为高效地开展危机干预工作。其次,辅导员需要和任课教师及时联系,明确学生心理动态和生活情况。与此同时,还需要和学生家长定期沟通,使家长进一步明确,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家长的重要作用,同时明确学生校外情况,并向家长进行学生在校表现和思想状态的及时反馈。如果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需要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引导家长配合干预,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控制。最后,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学生宿管人员与其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可以组织宿管人员基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专业讲座和专题培训,使其基于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互动,对特殊群体以及学生群体具有更高的关爱意识和服务意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合理构建访谈制度,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改进信息通报网络能够确保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更为有效的干预,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保障学生整体发展,推进高教事业发展,为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其更高程度的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最新要求,推进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有效发展,为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邓黎崇.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角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180-181.
[2]杨婷,谢刚,李垠.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及定位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8,028(005):19-23.
[3]刘倩倩.浅谈高校辅导员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与对策[J].才智,2018(18):130-131+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