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素芳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 最害怕的就是教师布置的作文。 提到作文, 没有哪个学生不心有余悸的。 面对一个简单的作文题目, 许多学生无从下手, 但为了完成任务绞尽脑汁, 最终也只能勉强应付。
俗话说:“言为心声。 ”不同学生的眼里, 即使是相同的客观事物, 感知的角度和感悟的深度也不尽相同。 在同一片蓝天下, 在同一个“地球村”里, 他们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感, 也往往处在不同的心理层面。 那么, 如何才能让学生准确地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一切, 通过文字淋漓尽致的透射出来呢? 改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肩负的责任。 作为语文作文课堂的主导者, 教师应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实践。
一、激发兴趣, 培养习惯, 引发写作热情
心理学认为, 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是人的个性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特点。 换言之, 兴趣有动力作用和定向作用。 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 是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 正因为这样, 教师进行写作教学的首要一步便是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可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 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乐学形式中学习, 使作文本身引起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使写作文成为学生的一件乐事。
二、以课文知识为依托, 架构现实生活与作文的平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材版本的不断更新, 课文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写作的要求:“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 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 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 进行改写。 ”目前,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章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让学生有话想要说, 有感受想写。语文教师这时应该有审时度势的能力, 对课堂的教学环节也应该能够适时改变, 有意识地较强语文课堂、文本越作文写作之间的联系。
例如, 在学习六年级语文的《儿子的采访》时, 教师可通过分析“儿子采访爸爸的梦想是什么? 爸爸告诉他自己有三个愿望:第一个是吃得下饭;第二个是睡得着觉;第三个是笑得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平凡的举动中深沉伟大的父爱, 并且抓住时机,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点滴, 体味在日常细小琐碎事情背后的父母深情, 激发学生对父母的崇敬爱戴感激之情。 如果教师能及时抓住这一机会, 让学生写写《我眼中的爸爸》, 学生会因为心中有情, 而兴趣大增。即使生活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过, 但是一篇篇充满了真情实感, 感人肺腑的文章却应运而生。
三、以个性为基础, 加强情感爱好与作文之间的互动
吕叔湘先生说过, 作文训练“要考虑怎样做收获大, 而不至于弄得精疲力竭”。这提醒我们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指导, 又要注意学生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通过怡情养趣, 变“厌作”为“乐作”, 以增强作文教学效果。 如果学生不喜欢《三国演义》, 教师何不给他一本《哈利波特》?不喜欢鲁迅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对韩寒抱有极大的兴趣。 面对这种现象, 我们不能简单压制或者训斥, 而应该尽量从他们的兴趣点出发, 与他们平等沟通, 对比分析这些作品的成功与缺陷, 培养他们正确的读书习惯和兴趣, 使他们学习借鉴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中的写作方式和风格, 为自己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以多媒体为手段, 实现多元化文学创作与作文的联系
教育心理学认为: 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 就会持续、专心致志地钻研它, 从而提能高学习效率。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 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 要让学生持续对作文形成兴趣, 并且把想写作文, 爱写作文当成一种习惯, 并不是一天就可以实现的。 只有让他们时时刻刻意识到作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才能渐渐接受。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遍, 多元化教学形式已经普遍, 我们应该积极利用这些设备为我们的课堂服务。
例如, 在学习四年级语文的《威尼斯小艇》时候, 教师可以先通过介绍小艇的样子, 进而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如可以把它想象成弯弯的月亮、像田沟里的水蛇等等。然后, 教师再组织学生一起观看一段介绍威尼斯河流的视频, 让学生感受在文字基础上形成的画面故事的震撼人心。并且, 教师应要求学生写观后感, 或者用文本中运用过的一些手法来自己尝试创作。如果是《望庐山瀑布》之类的意境非常美妙的诗歌, 教师可以用图片加背景音乐的方式, 让学生感受在简单文字背后那神奇无限的美丽, 启发他们欣赏高雅的能力和兴趣, 激起学生文字表达的欲望, 为作文写作增添精神动力。
总之, 小学作文创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因此, 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科学设计作文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结构,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综合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