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儒家“五常”文化对推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期   作者:刘丽
[导读] 儒家“五常”文化即“仁义礼智信”,是影响中华民族发展的主导文化

         刘丽
         山东省泰安市服装职业学院  山东泰安  27100
         摘要:儒家“五常”文化即“仁义礼智信”,是影响中华民族发展的主导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一代代炎黄子孙。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不应急功近利,应在专业技术培养的同时,以儒家文化教育为载体,推进人文素质教育,传递正能量,将仁义礼智信内化为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动力,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仁义礼智信;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儒家“五常”文化,是中国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一方面注重专业教育,另一方面要注重人文素质教育。传承儒家“五常”文化,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启发学生内心的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激励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对于推进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目标
         人文素质,需要把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方法四位一体相结合,是人的内在人格、修养和气质的综合体现。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高素质人才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文化艺术修养、健全人格、良好职业素质等。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高职院校在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积极健康的心态等,引导学生培养内在人格、修养、气质等综合素质,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一)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对人文素质课程不重视。很多高职学生更加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认为将来“有用”,而认为人文类课程“没用”,这种思想认识非常片面。
         (二)学习内在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动力和上进心,惰性大,自律性差。不少学生养成不良习惯,上课做小动作、说话、旷课等,学习逐渐跟不上进度,形成恶性循环。特别是很多学生控制不住地利用手机聊天、玩游戏、看影视剧等消遣娱乐,不能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学习上。
         (三)道德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一部分高职学生道德观念淡薄,心无所畏,对老师无尊敬之意,对同学、班级无爱护之心。脾气暴躁,打架,骂人,公共场所抽烟、乱说话、乱丢垃圾等现象存在,缺乏社会公德和责任感。
         三、儒家五常文化对推进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面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一)把“仁爱”思想贯穿到高职院校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去,提高高职学生道德素质、语言素质、哲学素质。“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基本内涵是“爱人”,具体包括了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礼等内容,表现在具体行为上,就是要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对朋友讲诚信,对国家要忠心爱国,对人则要有爱心,待人接物要讲礼仪。“仁”精神价值在《论语》中出现一百多次,是孔子认为的最高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传承至今的儒家文化名言名句,对于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更是意义重大。
         (二)把崇德重义、修身自律与高职学生文明修身结合起来,提高高职学生道德素质、责任感和自律意识。“义”是儒家文化中的重要概念。中国人讲究为人处世讲“道义”,人与人之间讲“情义”,说活做事要有“意义”。《论语》中“义”的内涵为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如正义,见义勇为,义不容辞,道义,责任等。《大学》中提倡以修身为根本,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曾参注重“三省吾身”,传承这些思想有利于高职学生加强自我修养。


         (三)把重礼仪、讲礼貌的儒家传统道德与当代文明风尚结合起来,提高高职学生懂礼重礼,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礼”是儒家文化中的政治与伦理范畴。礼,由祭器,逐渐演变为祭祀仪式,而后发展成社会生活中的制度以及人们行为的基本规范。儒家所推崇的“礼”,和当时的等级秩序相一致,在传承儒家五常文化的过程中应辩证地结合时代的发展教育学生知礼,守礼。中国乃礼仪之邦,教育高职学生讲礼貌,孝敬父母,尊重老师,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具体事务中,讲究相应的礼仪,把知礼,守礼作为约束自身行为的一种修养,将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把好学重智的儒家传统文化与建设学习型社会相结合,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理性思考。“智”,通“知”,是儒家道德规范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孔子把“智”作为衡量人们行为的一个重要道德标准,同时,把“智”与“仁”、“勇”两个道德规范并举,定位为君子之道,新时期建设学习型社会之际,高职院校可在传承儒家仁义礼智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提倡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开启智慧,提高文化素养。
         (五)把坦诚老实、恪守诚信的儒家思想与如今提倡的“诚实守信”、“公正”、“公平”原则结合起来,提高高职学生讲诚信的职业道德。诚信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范畴。孔子把“信”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文、行、忠、信四科之一,还有恭、宽、信、敏、惠五大规范之一。讲诚信,已成为一个人的基本职业道德。但部分高职学生做出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应制定相应措施,加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传承言而有信、以诚待人、以诚处世等传统美德。
         四、高职教师传承儒家五常文化的方式与途径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高职教师要结合当前教育现状,思考如何传承儒家仁义礼智信的问题,在解读优秀儒家文化的同时,还需结合时代发展特色,创新教育途径、方式和方法,重构儒家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领悟其中的思想精髓,并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儒家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职院校教师要厚积薄发,熟练掌握儒家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人文精神,修养人文情怀,坚持以人为本的态度,传承孔子的“学思结合”,“因材施教”,把儒家仁义礼智信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二)依托“四书”等优秀儒家文学作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深刻阐述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儒家道德教育的当代价值,传播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价值、重大影响和时代意义,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启发、引导高职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
         (三)以儒家仁义礼智信为导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实践,将课堂所学的传统文化知识和人际交往相联系,融入到高职院校的文化艺术节、经典读书月、文明风采等文化活动当中,定期举办诵读比赛、知识竞赛,创新形式、丰富内涵,让学生多实践,在活动中掌握知识、明白道理、受到教育。
         (四)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梅贻琦先生曾提出“大鱼小鱼从游”论,老师为大鱼,学生为小鱼,“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以高职教师的高尚品行来自然地引导学生,达到“不为而成”,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儒家仁义礼智信,深刻影响着当代人的思想行为。高职院校传承优秀儒家文化责无旁贷,加强学生儒家“五常”文化培养,将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有利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涛编著.论语[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安小兰译注.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