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姗姗
山东省夏津县香赵庄镇中学
摘 要:家庭教育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它不仅是一种教育,更是一门艺术。要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家长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教师要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树立思想道德楷模。在当前的背景下,只有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并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才能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小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是小学教育的目标,家庭教育在所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家长的正确教导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实践出发,针对如何有效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出一点自己的建议,和各位教育工作者一同进行探讨。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生阶段;自信心培养
小学生的成长教育对许多家长来说具有较大的引导难度,但是素质教育中强调的是家长对于学生的整体教导和理解能力,这不仅对于学生在学校学好语文、英语、政治、历史有很大作用,而且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降低这些科目中的知识点的学习难度,做到熟练地学以致用,而且家长的教育对于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些科目往往起着很大的鼓舞作用。家长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成为学习的实践者与拥护者。可以说,每个人的道德情操、意识品质、性格气质都受到家庭教育的熏陶和影响。毋庸置疑,家庭教育对于每个人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与教育理念
什么是“个性特长”?简单来说,就是除了文化课以外的课程,学生所具有的爱好、喜欢和天性所学的及获得的最好技能,比如:喜欢音乐,歌曲唱得动听;爱好体育,舞蹈跳得优美;热爱美术,图画画得栩栩如生等等;所有这些具备一门或者几门课程特别的技能称之为“个性特长”。
(一)学生从小不喜欢属于“个性特长”的学科
很多小学生从小在娇惯、溺爱和任性中成长,淘气贪玩、不爱读书、不爱画画、唱歌和跳舞,每天只记得吃好、穿好和玩好;虽然有些小学生喜欢文化课以外的课程,比如画画、唱歌和跳舞,但是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和重视,也就不了了之;长此以往,失去了对自己爱好和兴趣的热爱程度,扼杀了“个性特长”的萌芽阶段,也就把“个性特长”丧失在摇篮中。 (二)家长不支持小学生热爱“个性特长”的学习
很多家长持有“只有学会学好文化课,才能考上大学、才能有出息、才能光宗耀祖、才能更好地生活”這种陈旧理念,对于小学生的个性特长不予支持、甚至横加干涉,认为“没处用”,抹除了幼小心灵中“喜闻乐见”的“个性特长”闪光点,使他们按照家长的思想、意愿和概念,一门心思学习文化课;有的家长认为唱歌、跳舞和跑步挤占文化课的学习时间,影响文化课的学习成绩;甚至有的家长更怕自己的孩子从小喜欢其他除了文化课以外学科的学习而放弃文化课的学习去从事唱歌、跳舞绘画等“不正当”的专业学习,影响一生美好的前途。
(三)学校不重视培养小学生“个性特长”的教学
很多小学,学校、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为了获取奖学金、为了学校的荣誉,只有重视“外语、数学和语文”,轻视“音乐、体育和美术”,并且说“音、体、美”只是一些大学、中专和技术学校这些“特殊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责任,殊不知“万丈高楼平地起”之说,小学生的时代没有“个性特长”培养的萌芽和思考、更谈不上初步练习和具体学习与操作了,等进入初中、升到高中哪有“个性特长”的爱好、兴趣和成长经历呢?
二、家长要对学生进行鼓舞和支持
学生对家长的感情会影响到学生做一件事的热情,当学生与家长关系融洽时,家长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会觉得这件事一定有该做的道理,学生自然也会增加对学习新事物的热情。因此家长也应该放下架子,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和孩子打造良好的亲子关系,甚至与孩子成为朋友。当孩子和家长之间建立了融洽的亲子关系后,也会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在这样开放的家庭环境上,孩子会更加积极配合家长的教育内容,以便于家长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通过亲子之间的密切配合,提高家庭教育的效率,打造高效的家庭教育效果。家长要鼓励孩子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勇于创新,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热情,成为具有探究精神的新时代学生。
例如,家长应该时刻地鼓励学生在学习上课时和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在讲解地理的“巴西和美国”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通过巴西和美国人民的日常生活进行课前导入通过巴西和美国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的比较,使學生更好的了解巴西和美国的生产生活情况,同时使学生根据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美国的比较,了解到,虽然目前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速度十分迅速,但在总体水平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学生胸怀抱负,为实现中国梦燃烧自己的青春,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通过这样学生要充分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将家长的建议用到课堂上来。
三、加大家校合作的力度
学校是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未成年人接受良好教育的重要渠道。学校教育是关键,只有抓好关键,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学校教育代替了大部分学校教育的功能,成为青少年社会化的场所。因此,学校对于一个人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家校联系的目的之一,就是争取家长的工作配合。
针对大多数不知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的现象,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家长准则,要求家长严格实施家长准则,严格遵守,监督学生。教师还可以建立一个家校交流群,一旦家长在家发现问题,就可以通过这个群向教师反映;同样,如果教师在学校发现学生不认真听课、作业频频出错,就可以联系家长了解情况,这样不仅有利于家长和学校的紧密联系与通力合作,也有助于学生转变学习态度、不断完善自身。
也就是说家庭教育是基础和前提,学校教育是巩固和提升,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不少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老师的职责,家长只要是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即可,其实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行为,害人害己。
四、家长要进行生活化的知识教学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激发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兴趣,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集中注意力,积极配合教师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同时可以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自觉实践者。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家长应该主动转换传统的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不是只关教师的事,而是家长和教师共同的责任。教师要大力推动生活化教学,使自己的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并且锻炼学生的主动思考以及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进行高效的家庭教育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家长应该鼓励生活化教学,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并且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生活中所遇到的现象的能力。因此,家长应该积极与学生打造和谐共处的良好关系,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对于孩子来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仅仅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应该被广泛认知。新世纪的中国教育要将家庭教育和学校、社会教育有机融合,促进孩子的全面素质发展。在今天这个现代化的环境中,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各界共谈,所谓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也就是这个意思。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明白要让学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利群.中学教育家校合作的现状调查与推进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2]陆春晔.影响小学家校合作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D].苏州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