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颖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的民办高校制度几乎趋近完善。但也有不足之处,就目前而言,摆在我们眼前尤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把提升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目标落到实处。也正因如此,人事改革是民办高校必须要进行的一个重要步骤,只有提升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断地创新大学制度,才会实现民办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目标。
关键词:人事改革;民办高校;推进策略
引言:
当今社会发展迅猛,每一个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发严格,因此许多民办高校培养人才的计划在不断调整。每个民办高校进行人事改革的目的在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只有合理的分配和开发人才资源,才会有效推进民办高校的人事改革策略。
一、人事改革的根本
(一)大学生人数增多
近年来由于民办高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致使我国的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也正因如此,大学生这个头衔的含金量逐步减少。所以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会是民办高校的教育目标。尤其是针对“985”“211”这些重点高校而言,实施人事改革的推进策略更是必不可少的。由此也可以了解到,教育改革与人事改革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二)缺少创新意识
民办高校培养人才离不开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每所民办高校都应该注重人才的培养,注重研究水平的提高。由此,民办高校需要引进大批人才,强化学校的管理机制,合理的进行资源分配,保证人才资源能够长期的进行有效发展,确保人才能够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这就需要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具有较强的创造精神,可以直接面对并且及时改善教育与人事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三)管理机制落后
就目前而言,有许多因素制约民办高校的有效发展,对教育改革起到了一定的阻碍,所以我国民办高校应该及时做出调整,也就是打破管理中的传统观念。打破传统观念就需要民办高校重新组织管理结构,这样有助于每个学科相互融合,同时也为民办高校的人事改革策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各地政府管理权力过大
对于某些民办高校而言,政府的管理机制较为老旧,而且缺乏一定的服务理念。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款制约,就某方面上,政府具备使用强制力的权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很难削减传统的民办高校行事风气。也正是因为地方政府管理权过大,才造成各民办高校无法进行人事改革,从而也就没有办法让民办高校有一定的发挥空间。
二、人事改革策略的推进
(一)正视改革思绪
现如今的民办高校正处在教育改革时期,面临的挑战也非常多。为了民办高
校能够长期有效的发展,强化人事改革这一策略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应当注重民办高校以及国家发展二者之间的关联,做好协调工作。其次,应该有效的改善大学制度,创建一定的管理体系。民办高校的管理者与教师需要完成自己的使命,从而让民事改革有效进行。
(二)侧重制度革新
到目前为止,我国民办高校依旧存在着一些古旧的观念,民办高校内的行政管理和文化管理相互影响,阻碍了教育改革。民办高校在改革时首先要完善教育制度和管理制度,创建科学民主的管理体系,平衡好自主性和公共性。因此关于人事改革策略,就是需要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引进各方面专业素质较高的人参加到民办高校的管理体系中,从而完善各项制度中存在的纰漏。
制度精细,责任尽可能具体到个人,并把之前不合理的制度及时清除或修正,将民办高校人事管理规范化,管理人员各司其职,保证人事管理体系稳定。各个民办高校也应当着重有效资源的合理分配,特别是人力资源的分配,应当将责任落实到每位教师的头上,只有这样才会使教育创新与人才共同发展,也会让民办高校有着稳定的发展空间。
(三)促进科研组织体例革新
带动民办高校的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是息息相关的,摆脱传统管理的束缚,吸收大量人才进入民办高校的科研组织中,提升民办高校的科研水平,建造高素质的创新团队,完善教师管理体制都会有效的促进科研组织体例革新。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教学动力,民办高校应当创建一套完备的关于教师的考量与评价体系。每一种类型的教师所要考量的着重点不同,只有这样,民办高校才会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也正是因为民办高校进行体力革新,才会有长期有效的发展空间。其次,应该鼓励校企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民办高校与企业共同营造培养人才的聚集地,创造高素质的创新队伍,队伍里的每位成员,可以互相组合,弥补自己的不足,为队伍提供较为丰富的思考方式。
(四)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某些民办高校把职员制度归入到人事改革中,同时也在创建一种符合自身特点的职员制度,并不断将其完善。要想强化职员制度改革,就要充分考虑利益冲突机制,稳定教师队伍,确保教师可以专心的从事教育研究活动,为创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供保障。
(五)着重以人为本,事业与个人发展相互统一
一方面,国家需要加强大学人力资源的投入比例,按照大学的不同层次,深
入研究人力资源的现状和需求,将其作为学校的发展策略。另一方面,要把以人为本,教师为本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努力创新教育体制,充分调动教师爱岗敬业的积极性以及教师的热情度,才会更好的促进人事改革的推进。比如清华大学原校长阐述了“以人为本”的意义,首先需要在每一项工作中注重人的因素,正确认识、理解人生价值观,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民办高校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人,人是受教育的主体,教育的本质实质上是让人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以学生与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过程,第三,人才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育主体。最后,“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在学术上发挥其作用,也要在教学管理上做出一定的贡献,要明确教师在各民办高校的主导地位。只有着重“以人为本”、将事业与个人的发展相互关联,民办高校才会进一步的发展,才会实施人事改革的推进策略。
三、改革制度供给与社会环境
民办高校改革人事制度应当取决于国家的政策所给予的空间,就目前而言,需要
做的是提升人事管理机制改革的步伐,尤其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应该明确民办高校与政府的管理权限,不可逾越。其次改革制度供给应该取决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程度与民办高校本身的进取意识。
四、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下,教育改革以及人事改革是互相关联、一起发展的。民
办高校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与竞争能力,才可以实现人事改革的推进策略,才可以在众多民办高校中站稳脚跟,脱颖而出。由此可见,改革思维方式的创新,改革制度的创新,科研组织体例的革新是民办高校推动人事改革必不可少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J]. 中国高等教育. 2012(11)
[2] 邓国胜.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与路径[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05)
[3] 赵志鲲,陶勤.高校人事制度改革:30年的回顾与思考[J].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 2009(04)
[4] 刘献君.高校教师聘任制中的若干关系[J]. 高等教育研究. 2008(03)
[5] 黄蔓玲.日本国立大学人事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启示[J]. 高教探索. 2007(04)
[6] 刘剑虹.转型期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过渡性特征与制度重构[J]. 高等教育研究. 2005(03)
[7] 张维迎.探寻大学制度创新的突破口——谈北大改革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意义[J]. 中国高等教育. 2003(23)
[8] 周作宇.美国终身教授制的变迁与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 2001(03)
作者简介:
邹颖(1986.12—),女,汉族,籍贯:辽宁大连人,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学位,专业:信息管理,研究方向:人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