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话·体验”理念的初中化学学案改进策略*     ——以“分子和原子”学案设计为例

发表时间:2020/9/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期   作者: 周 婧1
[导读] 基于“对话·体验”理念的学案首先应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

         周  婧1
         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福建厦门 361006

         摘  要:基于“对话·体验”理念的学案首先应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在此基础上提升学案导学的过程性、情境性、启发性。研究首先采用问卷、访谈形式了解到目前的学案设计存在三个问题:科学探究缺少过程性,素材缺少情境性,问题缺少启发性。其次,结合具体课例提出学案改进策略是:(1)重视知识的生成,提高科学探究的过程性;(2)重视情境素材的挖掘,提高学案教学的情境性;(3)研讨核心问题的设置,提高问题的启发性。最后,研究对改进后的学案进行教学实践并获得效果评价。
         关键词:对话教学;体验教学;学案设计;化学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新课程改革提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理念,倡导以建构主义理论开展教学设计及实施。在化学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导学案教学早已备受推广。然而,就已有研究看,目前导学案的设计仍存在偏重“主动性”,对“合作性”与“情境性”不够重视甚至是习题多、活动少,检查多、生成少等一些问题。[1,2]本校自建校以来化学学科一直采用学案教学,经过多年的摸索,学案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取得一定成效,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切实提升大部分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是备课组一直在思考,只要能提升学生成绩的学案就是好学案吗?什么样的学案才可以称为优秀的学案?学案还可以怎么改进?基于这样的现实考虑,本研究试图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学案设计策略的探索。
         “体验教学”和“对话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兴起的两种教学理念。“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独白式”、“灌输式”的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对话”为本质的教学。它不仅指人与人之间透过语言进行的平等交流,也包括人与文本、人与自我等的理解或反思。[3]“体验教学”是教师以体验教学理论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情境(如实验、学案、多媒体等构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的构建中,最终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因此,基于“对话·体验”理念设计的学案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倡导为学生营造多角度对话交流的契机,有助于提高学生多方面参与度,让学生在构建科学概念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化学知识,更是发展了科思维方法,更是提升了培养学科品质与人文精神。
         基于以上分析,“对话·体验”理念下的学案符合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更能满足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需求。因此,为了了解学案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学案设计以更全面地促进学生发展,也为了对学案设计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价值,本研究将研究目的确定为:从“对话·体验”视角审视当前本校初中化学学案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实践研究提出改进策略。研究首先对目前本校采用的学案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学案是否符合“对话·体验”理念,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以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为例,结合已有优秀教学案例,对学案进行重新设计,经过多次教学实践,在实践中经过三次集备、打磨、再改进,形成本文展示的学案设计,并进行公开课展示以获得同行评议,最终提出初中化学学案改进策略。
1 从“对话·体验”视角审视学案教学的现状
         为了更明确地获悉当前学案是否符合“对话·体验”理念,调查采用访谈、问卷的方式,访谈对象是厦门市7所初中校的化学学科负责人,这7所学校均用本校设计的学案进行教学,访谈目的在于了解:(1)“对话·体验”理念在学案中的具体体现;(2)“对话·体验”理念下学案的改进策略。问卷调查对象是本校学生,问卷调查的目的在于从学生角度了解学生对学案的总体印象、学案中各个环节对学生的帮助以及学生喜欢的体验和对话方式。问卷调查于2019年4月进行,共发放486份问卷,回收443份有效问卷,问卷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学
         基于“对话·体验”理念的学案应提升学案导学的过程性、情境性、启发性。注重学案导学的过程性,针对化学本身的学科性特点,营造实验探究的氛围,引导学生养成相关的学科素养;注重学案导学的情境性,创设与学生已有经验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能动地建构;注重学案导学的启发性,在问题的创设上,重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发挥出学案“脚手架”功能。因此,根据已有访谈与调查数据,研究从学案设计的过程性、情境性和启发性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1.1 陷入知识的“灌输”,忽视科学探究的过程性
         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性是“对话·体验”理念教学的首要特征,如表1所示,当学生被问到“学案上哪个环节对你有帮助?”时,“复习导学”、“课后作业”和“实验探究”是最有帮助的三个环节,分别占比64.17%、62.36%和61.68%。进一步追问“‘实验探究’的使用对你的帮助是?”,学生的答案集中在“掌握相关知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分别占比69.39%和63.95%。然而,学案对于高一层次的教学功能,则没有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学生认为“实验探究”环节的使用对“培养合作的精神”和“培养化学素养”并没有太大作用,分别占比只有32.88%和44.44%。教师访谈结果显示,学案中“实验探究”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实验步骤”框架,但是较深度加工的部分如对实验的观察、记录、类比、分析甚至是想象的空间太少。
1.2 简单“搬抄”课本内容,忽视教学素材的情境性
         情境性是体验教学的显著特征之一,具有情境性的学案应该能够促进学生感受和理解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学案中最有可能创设情境的应该是“阅读归纳”和“迁移应用”两个环节。当学生被问到“学案上‘阅读归纳’的使用对你的帮助是?”时,学生更多的认为是“获取基本知识和概念”(占比73.92%)和“提升文本阅读能力”(占比53.06%),而只有42.63%的人有助于“感受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当学生被问到“学案上‘迁移应用’的使用对你的帮助是?”时,学生更多的认为是“巩固知识”和“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只有50.79%的学生认为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访谈结果也显示,学案上更多的是习题的堆积,而真实情境过少。
1.3 重视结论的得出,忽视核心问题的启发性
         启发性是对话教学理念的关键特征,具有启发性的学案能促进学生思考并主动地与他人交流互动。学案上的多个环节如“阅读归纳”、“讨论交流”、“实验探究”、“迁移应用”甚至是“课后作业”都能够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所以问卷中没有单独针对某个环节进行设问。当被问到“学案上哪个环节对你有帮助?”时,学案中“讨论交流”环节的设计则被认为是最没有帮助的,只占了36.51%。在学生看来,学案最大的优点是“系统全面地把握知识内容”(占比80.05%),说明学案教学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有效夯实;然而,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案的作用相对较弱(占比59.18%);对于学案教学的基本思想——“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只有46.94%的学生选择;学案也较难“增加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占比48.98%)。教师访谈结果显示,虽然学案在多个地方提供很好的对话机会,但存在部分问题答案过于显而易见,无法激发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欲望。
2 基于“对话·体验”理念的学案改进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从“对话·体验”视角来看,当前本校学案的设计缺乏过程性、情境性和启发性,学案设计并不理想。学案设计是学案导学的灵魂,只有渗透先进理念的学案设计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案教学。由此,本研究以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探讨“对话·体验”理念下的学案改进策略。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一级主题“物质构成的奥秘”中指出:本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帮助学习初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 [4]《分子和原子》位于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第三单元课题1。本单元内容带领学生进入微观世界,探索微观粒子的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在促进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物质观和世界观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课题1是起点,应该从学生熟悉的典型生活经验出发,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这些能过证明微观粒子运动的常见现象,将探究活动聚焦于“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这一核心问题。
         本课题的学案教学应该提供有意义的探究活动、适宜的情境以及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最终达到以下四个目标:(1)让学生更加主动且有效地参与体验、对话过程;(2)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及本质区别,知道原子可以结合为分子,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简单的现象并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3)强化观察、想象、类比等方法,初步建立“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意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思维方法;(4)增强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围绕教学目标,学案在“浓氨水与酚酞”实验、“分子间隔”实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微观区别”上进行改进,具体如表2、表3、表4和表5。
2.1重视知识的生成,提高探究的过程性
         基于“对话·体验”理念的学案改进首先应重视知识的生成,提高科学探究的过程性。化学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载体,基于“对话·体验”理念的学案设计更应注重学案导学的过程性,针对化学本身的学科性特点,营造实验探究的氛围,主动与教师、其他学生或环境进行深入对话,从而获得概念的转变,养成相关的学科素养。
表2《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部分学案设计及改进1
                           。
2.2重视情境素材的挖掘,提高学案教学的情境性
         基于“对话·体验”理念的学案改进其次重视情境素材的挖掘,提高学案教学的情境性。“对话·体验”理念下的教学过程不能满足于间接的经验和虚拟的沟通,因为知识的建构有赖于既有知识和直接经验的支撑。[5]适宜的学习情境应该是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息息相关,有利于学生有意义地建构教学内容,让认知过程主动内化为学习体验;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对话过程,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悟,以更深入的对话感受、体验学习的生命意义。[6]
表3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部分学案设计及改进2

2.3研讨核心问题的设置,提高问题的启发性
         学案教学能否帮助学生进行概念转变,有赖于“问题解决活动”的设置是否有利于学生有序整理,形 成 系 统 思 维,不 断 提 升 认 识 能 力 表 现 水 平。[8]基于“对话·体验”理念的学案改进应注重核心问题的设置,提高核心问题的启发性。一个适宜的问题应该是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能发挥出学案“脚手架”功能,驱动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过程,运用科学概念通过与他人、自己的深入对话去分析、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新的认识问题的思路,并提升认识能力。
表4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部分学案设计及改进3



 
3 基于“对话?体验”理念下的学案使用效果评价
         改进后的学案于2019年9月份在本校得到实践反馈,实践班级有12个班(每个约50人),分3组,三个版本学案各实践次数为4次(学案修订过程原始数据见附录),总实践次数12次课,并于2019年10月9日在厦门市湖里区进行公开课展示,获得同行评议。研究于公开课当天采用课堂行为观察、教师访谈的方法,围绕学案的设计理念与教学目标,针对改进后的学案的实际使用效果展开,课堂行为观察主要从学生的语言、行为、书写三个角度,课堂行为观察者为本课题组内成员,教师访谈的对象是区内参与公开课观察的30位教师,访谈内容主要是基于“对话·体验”理念,从过程性、情境性、启发性三个角度来评价本次课中学案教学的目标达成度。
3.1探究的过程性促进思维方法的生成
         课堂行为观察显示,在“浓氨水与酚酞的实验”中,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后,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这会促发学生去实验、观察、描述、类比、想象和论证。接受访谈的教师中有20位教师提出,第一个表格通过分别填写两个烧杯的实验现象,加强了学生对实验当中的控制变量、对照实验等实验意识的强化。由此可见,学案摒弃以往“挖空式”设计后,学生不再是简单地观察实验现象,“填空”回答问题,而更多的是要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之中启动想象、推理、论证和语言组织等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促进化学学思维方法的生成。
3.2 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案摒弃原有的情境设计,敢于采用新情境——“针筒实验”和“酒精气化”。从课堂行为观察看,“针筒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尤其是装水的针筒,戳中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纷纷在比较谁才是真正的“大力士”,也促进学生对“分子具有间隔”的全面理解。受访谈的教师也都指出学生在做这个实验时很兴奋。“塑料袋鼓起”这一直观而熟悉的经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学生观察过程是安静且专注的,他们会主动从微观角度进行解释,愿意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悟。教师访谈结果显示,这个新情境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有助于学生建立“宏微结合”思想。由此可见,学案大胆摒弃原来比较陈旧的情境后,取而代之的新情境得到认可。
3.3 问题的启发性推进了难点的有效突破
         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这个核心内容上,学案要求学生用模型表示出酒精气化与过氧化氢分解的微观示意图。教师访谈结果显示,大部分的教师(共25位)认为,导学案当中创新性地设计了学生画微观示意图的部分,这个部分的设计让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理解,以具象化的、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在教师面前,过程中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得到加强,方便教师在课堂当中进行引导和纠正,学生运用并强化观察、想象、类比等方法,初步建立“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意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思维方法,同时也让概念的转化更有效、更深入。接受访谈的许多教师也表示,“归纳与概括”环节,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值得肯定,学生从宏观、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微观角度要联系本节课所学的分子的特性,宏观角度要联系这些特性在生活中有哪些体现,在归纳、联想过程中,建立起了宏微结合的化学思想。由此可见,学案中问题的创设上,发挥出较好的“脚手架”功能,让学生在多角度对话中突破本节课难点。
4 基于“对话?体验”理念下的学案反思
         在本学案设计的修订、改进、实施与审问过程中,发现有四点值得反思:(1)在试上课时发现,“酒精气化”这个情境虽然直观、真实,但是课堂演示实验效果并不好,如果安排学生实验的话,容易存在安全隐患,建议观看视频;(2)在试上课过程中发现,并不是所有内容都可以借助学案的设置启发出来,“挖空式”并非一无是处,如第二课时的归纳小结,学案改进过程中曾尝试过用与第一课时类似的思维导图,但是课堂上发现学生自己的语言根本无从下手,后面又改回“挖空式”的归纳小结;(3)情境性对于以文本为载体的学案来说是个无法避免的局限,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课堂上,学生最喜欢的体验方式是“实验”和“视频”,分别占比76.87%和76.42%,而较不喜欢“文字”方式,只占了18.29%,如表1所示,文本只能利用有限的文字信息,通过视觉这种单一的感觉通道作用于学生,其体验效果非常有限,课堂中应当补充视频、模型、实验、图片等多种形式创造更丰富的情境;(4)化学学案的理论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效,如学案的设计原则、类型,学案导学的模式等,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很难将一节课的学案简单地归为活动推进式或自主学习式,学案上不同环节往往要采用不同操作手段,也无法将一份学案评价为最优秀的范本,只能在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践不断调整、改进出最适合当时学情的学案。

参考文献:
[1] 庄华清,秦浩正.从建构主义视角分析化学学案[J].化学教学,2012,(12):12-15.
[2] 陆建军,赵华.厘清化学学案导学的几个问题[J].化学教育,2012:3.
[3] 张增田,靳玉乐.论对话教学的课堂实践形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4,(8):42-45.
[4]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2.
[5] 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1,(3):33-39.
[6] 王锋.对话教学视阈下的学案教学及其启示——以中学化学学案教学中开展对话教学为例[J].教育探索,2015,(9):52-55.
[7 ] 唐云波.基于学情诊断科学建构核心概念的教学实践——以“分子和原子”教学为例[J].化学教学,2016(10):28-31.
[8] 孙红保.中学化学导学案教学 “学习任务系统”现状及功能重构[J].化学教育,2016: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