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本教育语文教学工作的看法

发表时间:2020/9/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期   作者:高岩
[导读] 所谓生本教育,是在课堂教学中时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高岩
         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 河南省商丘市 476000

        摘要:所谓生本教育,是在课堂教学中时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使学生在课堂当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探究。在中学语文教学阶段贯彻生本教育理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教学趣味性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效率。本文将生本教育理念作为主要线索,对如何有效开展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生本教育;中学阶段;语文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让生本教育走入中学语文教学课堂已经成为当前愈发被广泛讨论的话题之一。生本教育不支持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它倡导围绕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的教学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融入生本教育理念,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领悟到生本教育的真谛。
一、摒弃“师本教育”传统理念,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中学语文教育模式秉承的是“师本教育”的理念方针,教师将所讲内容浓缩于一节课的45分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地位,学生没有充足的话语权,课堂讲台成为了教师的主战场。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会使课堂氛围变得枯燥无趣,还可能会打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走进生活,在凸显语文学科特色的同时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思考能力,因此,教师要教学中要把以往“师本教育”的理念转变为“生本教育”,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与方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为教学目标。首先教师要思考如何能够利用教材内容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与思考能力,其次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于讨论互动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比如在对一些对话性、情境性较强的文言文进行学习时,教师可组织部分学生朗诵课文,让其他学生关紧课本闭上眼睛,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想象文言文中所描述的对话、景色、人物形态等,朗诵完成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对文本内容进行大致描述。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还能够发掘学生感悟美的能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有的放矢进行情感教学
         在传统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忽略了情感教学的重要性,没有根据学生的情感因素有的放矢的进行授课,导致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对语文学习充满抵触畏惧。中学阶段的学生的思想情感较为活跃多变,其情感的表达方式也大相径庭。针对于不用学生,教师若可以有效运用情感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还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品格,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与积极的作为,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富有纪律性。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电影、音频、纪录片等来渲染课堂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在情感思维的刺激碰撞下快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另外,教师在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时,要有的放矢的给予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如对于优等生来说,教师要注重对他们进行鼓励与肯定,保证他们可以在当前的学习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对于后进生来说,教师要留心观察后进生平日的作为表现,思考如何扭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切记不能急于求成,循序渐进中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与教学中,要时刻留心观察学生们的行为、表情、语言等特征,以良好的情感教学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建立平等师生关系,保证学生有更多的话语权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教学模式受“以师为本”理念的影响,导致当前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地位处于一个不平等的状态,生本教育反对这种“师道尊严”的教学理念,提倡以“尊重每一个学生”为主要教学思想。所以在中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创设平等、欢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学会站在学生立场上看问题、解决问题。为了避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心理落差感和畏惧感,教师要平等看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个体上的差异,做到对每一位学生都有足够的信心、尊重、研究、发展,以生为本,将学生的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接受,在这种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下,学生才能够主动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进而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拥有敢于质疑、敢于发问、敢于表达的权利,
四、带领学生跳脱教材范围,开拓学生学习视野
         生本教育倡导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入手,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教学舒适圈,开发学生创新思维,这不仅满足于当前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也适应新课标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师要将生本教育看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走出课本教材的范围,围绕生活,开拓学生语文学习视野,引导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学会自主探索新知识,在语文这个广袤的领域里,开发出属于自己的小天地。由于中学阶段的学生的求知欲、自尊心较为强烈,因此教师要注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尊重他们的思维差异与品格差异,促使学生在对教材内容已经有了一个良好掌握的同时,自主探究更多的学习资源。
         比如在学到一些具有文化背景、历史底蕴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在挖掘文本重难点的同时,针对于文中所体现出的精神内涵组织学生开展有关学习拓展性活动,引导学生剖析文章中的文化因素、历史因素、中心思想等,并鼓励学生对其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派出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发言,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最后由教师汇总各小组的探究成果,依次进行补充评价。这种在教材内容的背景下,通过合作交流形式,挖掘除课堂之外的学习资源,能够有效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贯彻生本教育以学生长远发展为本的理念。
结语:
         在中学语文教学课堂上,不论采取何种教学策略,都要时时刻刻贯彻“生本教育”的理念。教师要在转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建立良好新型的师生关系,运用情感教学法带领学生走出课本,挖掘更多有价值的学习资源。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保障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拥有足够的话语权选择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马成亮.生本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上),2019,(11):88.
[2]吴明礼.“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06):91.
[3]蒋春红.浅谈生本教育下高中语文教学模式[J].当代教研论丛,2020(05):27.
作者信息:高岩,女(1983.1.24—),汉族,河南商丘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语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