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养探究

发表时间:2020/9/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期   作者:禹亮
[导读] 21世纪是一个开放的时代,责任感将成为现代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会取得更多人的信任,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禹亮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金坪镇中心小学校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开放的时代,责任感将成为现代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会取得更多人的信任,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一个缺少责任感的人是无法与他人真诚合作,更无法与他人分享的。小学阶段正是培养责任感的最佳时期,我们在小学阶段就要为学生打好这个基础,切实培养起小学生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责任意识;培养
责任教育是社会发展向人类提出的要求,实施责任教育是社会、国家赋予学校的责任,开展责任教育研究是扎实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如何使在校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工作的主流。
一、 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必要性
近年来责任教育有逐渐引入小学的趋势,某市某镇小学建立起“不负责——被动负责——主动负责”责任感的内容框架和“立标、明理、示范、训练、考评”的责任感教育模式。研究了在少先队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活动与生活让学生感受责任、体会责任、认识责任、担负责任。某教育学会责任教育操作实验研究,围绕责任教育操作层面的目标与任务,开展实验研究。某小学建立起“认识、情感、行动”的责任感培养模式。某实验小学编写责任教育实施手册,让学生强化规则,明辨责任行为;通过实践,落实责任行动;相机考评,强化责任习惯;这些研究注重实践,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借鉴,给予我们很大的启迪。认识到实施责任教育是社会发展向人类提出的要求,是社会、国家赋予学校的责任,而开展责任教育研究是扎实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一) 引领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责任心的养成是一种内在的自觉行为,靠教师的强迫是无法形成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信任学生,而不能靠各种强制手段。“让学生表达意见,让学生自己选择作决定,尊重学生的选择。”这是培养学生责任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中的引领者,促使他们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对自己负责。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促使他们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就是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一种对自己、对父母、对老师、对祖国的责任感的体现。动机的层次越高,学习动力越强、越持久。因此,我特别重视在学生中开展学习动机教育,为他们树立榜样。我不仅让学生交流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迹,还表彰那些认真学习,大胆发言,作业美观的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是他们的首要责任。
       在语文教学中,我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促使他们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在预习中要求他们读通、讀懂一些部分,对于不懂的知识要做好存疑,为听课做好准备。

课上,我激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他们动脑去思、动手去做、动嘴去说,有问题就问,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后,我让学生明白完成作业完全应该是他自己的事情。从学生进我班学习起,就明确表示,做作业是他自己的责任,他可以选择先玩再做作业,或是先做作业再玩。自己要考虑清楚,想想哪个更重要,自己选择哪个重要,哪个应该先做。对学生能选择后者的并能认真完成的,利用周周家校直通车进行加分,全班评比表扬,并证明他是学习的主人。同时我也要相信每个学生不会生来就厌学,他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多半由于学习上的困难,教师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信任他能完成作业,学生一定能对学习产生责任感的,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有了这种责任感,学习就会有动力,做其他的事情也能负起责任。
(二) 课堂教学中的潜移默化
1.把握好儿童的心理特征。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的弱点是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而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如:我在教《群鸟学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我让学生有意注意使其进入角色,组织学生扮演学艺的群鸟,创造性地加上了学艺的小燕子给没学到艺的那几只鸟说几句安慰的话的这样一个表演内容,教育开导这些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外,就一定能学到真本领。这样,就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必须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才会成功的道理。在语文教学中掌握儿童心理特征,激发兴趣十分重要,学生虽然年幼,可心灵十分纯洁,他们都希望表扬,表扬会使他们自尊自荣。
2.利用好手中的“生本”资源。新课改理念认为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是一种存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通过相互交流能够产生巨大影响力和教育作用的心理因素和精神力量,它来源于课堂“生成”。上好语文课,我们需要“预设”,更需要“生成”,包括教学情境的生成、问题意识的生成、思维能力的生成和实际目标的生成,等。例如:我在教学《我不能失信》中,师生共同生成了许多值得讨论的问题:能不能去伯伯家?该不该放弃那只美丽的鸽子?能不能先去伯伯家再道歉?等等。我紧紧抓住并加以阐释“成”出更多有价值的话题,如:一诺千金的重要性探讨;做一个怎样的人?答应别人的事应该负起怎样的任?等等的问题。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互动。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渗透责任意识的培养。
3.联系实际进行教育。责任,小到对自己负责,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负责;责任,大到对社会负责,对人类生存环境负责。社会学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具有社会性,个人不能离群索居,孤立存在。小学生存在于社会,其个体的成长过程,不仅包括自身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是一个逐步社会化的过程。例如,让学生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极大的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责任感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寻找培养学生责任心的好办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责任心,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诚实、守信、甘于奉献、利国利家的未来好市民。
参考文献:
[1]张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责任意识的培养[J].2017.
[2]刘青云.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J].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