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公共区角有效利用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9/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期   作者:支永辉
[导读] 在幼儿园的教育启蒙初期,幼儿教师合理的引导幼儿在园区内科学的学习、游戏、活动,是帮助幼儿在系统化的成长体系中提高初期意识培养的关键.
        支永辉
        (河北省定州市新店子幼儿园,河北 定州 073000)
        摘要:在幼儿园的教育启蒙初期,幼儿教师合理的引导幼儿在园区内科学的学习、游戏、活动,是帮助幼儿在系统化的成长体系中提高初期意识培养的关键,而幼儿在此养成期的最主要活动场所除了教室就是园区的各个公共区角,因此,幼儿教师通过区角教学来完成幼儿在若干室外空间的个性发展,不仅可以良性利用公共区角打破幼儿教育的环境约束性,还可以在区角利用的条件下进行全面、有效的幼儿行为观察,驱使区角利用丰富化。
关键词:幼儿园;公共区角;区角活动;幼儿
前言:
进入集体教育环境后,幼儿在很大程度上会对限制范围的教学环境产生不适,不安、排斥等情绪,再加上幼儿对于自身成长发展的懵懂性,幼儿对于学习的认知往往是模糊的,因此,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发展特点,有效利用公共区角开展教育活动,可以使幼儿无形融于所处环境,从环境中自发吸收纳入自身,潜移默化的在区角教学中提高个人核心素养及综合素养。
1.巧设全园性公共区角,合理利用室外场地
对于大部分的幼儿教师而言,在幼儿园开展幼儿教育,他们更多的会将区角活动限定在室内空间,一方面是室内空间可以有效的保障幼儿的活动安全,在一对多的教育环境下,由环境的范围局限来减少自身对幼儿关注的难以及时性,另一方面是在室内空间开展幼儿教育,幼儿的注意力不会被过多的外来因素所干扰,这样一来,在区角环境中设计区域活动,可以更好的锻炼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的探究心被正确的引导,但是,过于局限的幼儿活动场所极为容易使幼儿产生环境压迫感,尤其是幼儿在园区的活动范围限制与结课后家长接走幼儿,其可参与环境的不设限对比。因此,在幼儿园的区角教学中,幼儿教师应该积极巧妙的创设全园性公共区角,针对性的将园区环境设施等进行对应的主题分类,设计丰富的区域活动主题,以此保障幼儿的“探险精神”可以在园区内被合理挖掘,并且,室内、室外的全面利用、多效利用,可以驱使幼儿人人参与、处处参与,自主锻炼、自主成长。例如:园区内游戏设施的活动融合,主题墙的文化融合、楼梯、走廊等的活动融合、园区其他设施的创新装饰融合等。
2.充分挖掘周边资源,科学投放区角活动材料
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开展一般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因此,在区角活动中会使用到的教育材料都具有针对性,投放活动材料就有了清晰的标准需求。首先,是对于区角活动使用材料选择的目的性,目标是教学开展的前提,幼儿教师带着区角活动开展的目的选择材料载体,才可以在借助活动材料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清晰明了的决定好需用物品的范围,依照能力培养、兴趣培养等目的构建幼儿活动实操过程中活动材料的辅助性实践。其次,为幼儿准备活动材料需要考虑到当幼儿使用活动材料参与活动实操时,该材料对于幼儿而言是否具有探究行为引导的作用,即使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水、瓶子、积木、魔方等,亦需要让幼儿在多变的利用过程中,自主的思考这些材料的其他打造、使用方式,例如:在原有的积木可组合物品中,基于幼儿的拆卸特性,幼儿必然会尝试将其组成其他物品。最后,对于幼儿的活动材料准备要具有生活应用性,使幼儿在区角活动中不仅可以接触到新鲜的、不常见的活动材料,还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意识迁移,多角度的提高幼儿的活动参与度,最终幼儿亦可以自发的在任意生活时间发挥实践动手力,锻炼想象力。例如:废旧材料手作课。


3.开展混龄公共区角活动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幼儿选择区角活动伙伴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班级内部进行组队,对于其他班级或者大班的幼儿较为陌生,几乎不会主动的亲近,因此,对于幼儿园的公共区角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使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更全、更优的感受园区环境,享受区角活动,还可以无形的为幼儿创造混龄环境,让小班幼儿与大班幼儿可以同时处于同一公共区角,借助区角活动主题建立和谐社交关系,为幼儿的社交能力培养做好良性引导,同时,在区角活动中,增强幼儿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模仿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大班的幼儿而言,他们有稍多于小班幼儿的活动经验,以及更为活跃、跳脱的活动思路,在进行区角活动时,可以无形的发挥引带优势,使小班幼儿在结伴中无意识的观察、模仿、学习。例如,在设计区角活动的游戏活动时,幼儿教师提前设计好大班与小班的结合组队人选,按照人数的增多扩展游戏的规则、范围,以“配字大追捕”游戏为例,大班幼儿每人身上贴一张拼音卡,小班幼儿贴上对应字,然后大班幼儿与小班幼儿互相寻找匹配队友,匹配成功之后,取下身上卡片,一对一结合为一组,以此减少有二建的陌生感,使幼儿在交流中互动、自理、思考。

4.有效的观察与指导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合理设计不仅可以实效减低幼儿教师的教育负担,为幼儿教师的整体教育工作提供一定支撑,还可以使幼儿教师在幼儿参与区角活动时更好的观察幼儿行为,有效的将幼儿的探究行为、社交行为、对话行为进行理论性的数据收集,帮助幼儿教师多角度的汇总幼儿在自由活动状态时的行为发展,以此帮助幼儿教师更好的规划后期区角游戏,对于幼儿出现的良性行为更好的引导、深化,对于幼儿出现的不好的、错误的行为及时的引导、纠正,发挥侧面观察、记录的科学优势,这样一来,幼儿教师结合幼儿教育目标,多观察、多思考,设计游戏活动时就不需要过多的让自身参与其中,以语言或者行动干预幼儿的活动行为,而可以在具体的区角活动实操过程中,以灵巧的游戏设计环节无形帮助幼儿转变观念,真正意义上的了解幼儿成长需求、发展需求,从幼儿的需求出发设计幼儿园区角活动,并在最适宜的教学态度、教学理念下配合需求记录幼儿的兴趣点、探究点,在适当的正式教育过程中或者对话中予以一定适时的、契合的幼儿指导及帮助。
5.利用公共区角完善家庭教育
在传统的观念中,幼儿家长将幼儿送至育儿园接受统一的管理教育后,对于家庭教育一般都会更为放松,并且,对于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其实也无太多上心,更多的是关注幼儿在此时期的身心成长,却忽视了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中正确的教育引导的不可或缺性,单纯的将知识基础建立放置于小学时期,造成幼儿学习基础构建的割裂,因此,在幼儿园的区角活动设计或者公共区角的其他利用方式中,幼儿教师需要引起幼儿家长的参与与重视,让幼儿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基础重要性,以及家庭教育的必须持续性,让家长做好幼儿的教师,在言传身教中端正自身也益与幼儿。例如:在幼儿园的园区建设中,于园区大门展示处贴示一些园区规则,幼儿家长在等候接送幼儿时下意识就能注意到,并且,在园区的一些公共区域边角,亦可以设计一些多元的、不固定的家庭教育宣传板块,让幼儿家长在与幼儿教师的沟通之余更好的从自身主动视角关注到家庭教育,并在多看、多思、多用的过程中无形发挥园区暗示作用,当然,幼儿教师也可以在幼儿的区角活动进行过程中邀请家长一起参与,例如:垃圾分类游戏中,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可以无形端正家长的一些垃圾处理观念,更好的助力幼儿正向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有效的利用好幼儿园的公共区角,不仅可以使幼儿在一开始的集体教育环境中放松紧张感,科学融入区角教学,还可以在区角利用的过程中,建立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教师之间的和谐互动关系,给予幼儿最大化的个性发展引导,使幼儿在园区合理化的区角规划、利用中身心健康同步成长,以此构建幼儿的初期个人意识,提升幼儿的自我能力。
参考文献:
[1]钟雨岑,杨卫华.幼儿园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软材料的创新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03):76.
[2]刘丽芳.浅谈幼儿园公共空间导视系统设计[J].大众文艺,2017(02):136.
[3]冯静.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策略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15(05):97-99+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