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红 李梦茹
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幼儿园
建构区是幼儿通过操作各种基本元件材料进行结构造型游戏的场所,以主动建构、联合建构、角色建构为主要活动形式。建构游戏是融思维、操作、艺术、创造为一体的活动,是幼儿阶段不可缺少的一种体验。在建构游戏中,幼儿既能获得大量数、形、空间的核心经验,又能在搭建和拼插建构材料的过程中,发展动作技能、提升审美和创作意识。建构游戏能极大满足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学习需要,是幼儿最喜欢也经常玩的热门游戏区域。
一、建构区游戏中的常见问题
1.幼儿建构的目的性不强,建构行为具有较大随意性
在建构游戏活动中,教师时常会看到一些幼儿把建构材料进行搭建,然后推倒,再搭建,不断重复。当教师问幼儿“你搭建的是什么?”,此时幼儿才会注意到自己的搭建作品,并去思考自己搭建的是什么。他们目的性不明确,只是根据自己个人意愿来摆弄建构材料随意搭建。
2.幼儿的建构主题较单一,建构过程中缺少有效合作
建构游戏中,幼儿用的最多的材料就是单元积木搭滑滑梯、马路、房子等,建构主题较单一,你搭你的,我搭我的,幼儿与幼儿之间缺少合作,作品之间缺少关联性,经常会因为争抢同款材料而产生矛盾,重复搭建的作品占较大比例。
3.幼儿的建构水平差异大,建构作品细节处理需提升
幼儿会搭建形状各异的楼房,搭建楼房时需要利用“围合”“平铺”等搭建技能的支持,能力较强的幼儿在做围合平铺时密封做的非常好,房子不易倒塌,能力弱的幼儿在拐角处缝隙就比较大,只能做个大概,没有细节的处理,房子也易倒塌,这样的主题建构问题在幼儿园非常普遍。
二、提升建构区游戏质量的策略支持
1.清晰建构游戏的发展目标
(1)从指南中找依据
教师认真学习《指南》从中找到和建构区密切相关的目标内容进行了整理,如:搭建过程中孩子们自主商量,采用图画的形式将所要搭建的建筑物画下来,以便在搭建过程中更加顺利,符合语言领域中目标,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2)从学习中找案例
为了进一步将《指南》理解到位,教师又参考学习了很多关于建构区的指导用书,学习他们是如何对幼儿进行观察分析,并对照建构区的发展目标进行了深度学习,结合案例来理解每一条目标表达的具体意思,指导教师有效观察幼儿搭建活动。
2.引导幼儿做建构游戏计划
“计划”一词来源于高宽课程“计划—工作—回顾”中的学习循环表述。当幼儿进行计划时,他们有一个意图或目的。为了进行计划,幼儿必须能在脑海中勾勒一幅不存在的或者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的图像,它包含了幼儿关于想做什么以及他们将怎样做的具体的思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意向性,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计划会越来越复杂和具体,计划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
(1)丰富幼儿的建构内容
依据班级主题确定建构的内容,并通过社会经验、日常生活、网络传媒等多种形式拓展幼儿建构内容,丰富幼儿对周围生活中物体形象的知识经验,经验积累越深厚,幼儿搭建的内容越丰富。如:教师在开展《我居住的社区》主题活动时,孩子们搭建了各种各样的房子,后来有个小男孩提议我们居住的地方不仅有房子还有公园、有马路等,于是他们又宣布要搭建一个公园,公园里有很多不同的植物和动物。
(2)分析作品的建筑特点
根据建构游戏的特点,教师选择一些能够体验各国建筑文化的知名建筑图例,和幼儿一起分析建筑特点,由于各地生活习性不同建筑物的装饰艺术、形式结构等有所不同,幼儿观察这些建筑物的造型、功能、装饰、色彩等,开拓幼儿的视野。幼儿在熟悉和认识一些几何图形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建构材料的不同组合、拼搭来丰富自己的认知能力,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体验建筑立体造型的美感。
(3)掌握建构的基本技能
有了建构材料,还必须掌握建构的基本技能,幼儿建构的基本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小班幼儿发展平铺、延长、间隔排列、围合、垒高等技能,通过模仿搭建单一结构物体,尝试搭建斜坡和阶梯,能在教师的协助下为屋子盖顶,在用木制积木搭房子的过程中了解对称。中班幼儿培养综合运用排列、组合、接插、镶嵌、编织、黏合、旋转等技能,尝试用搭建斜坡、围墙的方式搭建命题作品,尝试看平面结构图,用不同的材料搭建房子,体验重心和平衡,在游戏过程中进步学习基本的数概念:数、形、比较、对称等,并能在搭建活动中巧妙地运用。大班幼儿在尝试看平面图和范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立体物的搭建,会延长、垒高、架空,体会重心、平衡、对称、色彩调配、比例、分类及空间关系、数量关系等,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进行主题建构,发展基本动作,培养积搭、接插、螺旋、编织、捏造等操作技能,尝试用积木和辅助材料组合进行主题搭建,培养创造性与审美意识。
(4)清楚建构中所需材料
为幼儿提供足量的建构材料和丰富的建构辅助材料,让他们在自由选择的条件下进行游戏,积木柜上张贴图文标记图,相互有关系的积木放在相邻处。如“半单元积木、单元积木、二倍单元积木”。张贴建构技巧图,示范、讲解、或演示建构技巧。就近提供笔、纸,引导幼儿建构前做建构计划,表征能力能看出基本框架即可。
3.支持跟进幼儿的建构过程
建构过程是幼儿实施计划的时间,这部分的活动大约持续45-60分钟。这时候的建构过程更有目的性,因为幼儿在之前已经思考和描述他们的目标。在建构过程中,他们会自然地两两成对或是组成不同规模的小组进行合作,但因为幼儿参与的是自己计划的活动,也有可能会遇到没有预料到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观察、支持以及参与到幼儿的建构游戏中。
(1)认可幼儿建构过程中的行为
在建构过程中,教师关注他们在做什么,可以给予幼儿简单的认可,比如看到幼儿自愿组合,协商分工,明确搭建任务。教师要给予肯定“你们分工非常明确,我知道你是负责修建街道,你是负责修建天桥”
(2)观察并记录幼儿建构过程
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在玩什么、用什么东西玩、怎么玩,从而了解幼儿的兴趣、经验、能力、需要等,以便在他们需要帮助时及时介入游戏,支持他们实现搭建。两名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吵了起来,闹得很不愉快。教师问幼儿:“你想搭什么呀?”幼儿说想造桥,另一名幼儿想搭房子,教师说:“你们可以一起合作呀,就像我们淮安的高架桥,桥旁边有很多楼房。”听了教师的话,幼儿的想法达成一致,马上讨论起来,进行分工,完成任务。案例中教师就是在游戏中关注着幼儿的举动,了解了幼儿的想法,提出一个合理的提议保证了幼儿建构活动的进行,并推进幼儿合作建构意识的发展。
4.支架幼儿做建构游戏分享
分享前幼儿不仅要花时间去想今天在建构区做了什么,还要思考自己学到了什么。教师鼓励幼儿将观察到的东西与教师以及其他幼儿进行分享,这个过程能够促进儿童思维和语言的发展,更有可能帮助幼儿记忆学到的经验并应用于日后的行为和互动中。
(1)保留建构作品或图片
建构时间结束,完成作品的幼儿,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把建构物进行拍照,投放在一体机、粘贴在主题墙、分享给家长、放入儿童成长册,鼓励幼儿反思并讨论建筑物。未完成作品的幼儿,允许幼儿将未完成的建筑物,保留到完成并使用过为止,鼓励儿童书写与他们的建构有关的内容。
(2)进行及时评论和引导
在分享环节,教师可以给每位有意发言的幼儿机会,教师通过倾听幼儿对自己建筑物的描述和解释,可以了解到幼儿的建构语言或是建构期待。从幼儿自评、同伴互评再到教师的点评环节里,教师要注意帮助幼儿回顾建构过程,激发幼儿的学习能力,挖掘幼儿的建构潜能。通过提问等多种方式引发幼儿思考,给幼儿启发引导,促进游戏的开展和延续。